扎针记
回国就免不了要测核算,抽血,体检。再加上旅程不顺,来来回回,国内国外一测了六次核酸,抽了四次静脉血。四次抽血,一次在瑞典,一次在丹麦,两次在上海。
在瑞典抽血的是一个上了年纪的护士,头发全白,身材魁伟,看上去至少有六十岁。老太太看我进来抽血,简简单单招呼我坐下,用橡皮绳绑起我左手前臂,拍了两下血管,下针,一针见血。从我进门到出门,前后不过五分钟。
丹麦的那次是在机场医生那里抽的。临时搭起的采血房里坐着一个年轻的亚裔姑娘。小姑娘温和有礼,先问了我基本信息,做了记录,然后开始抽血。小姑娘绑好橡皮绳后,就开始琢磨我的血管。她左右端详,拍了几拍,似乎不得要领,只好叹一口气说我的血管太细了。无奈,硬着头皮取出针头,下针之前告诉我说会有一些痛。我说没关系。然后下针,没见血,抽出一半换个方向再下针,还是没见血。如此反复了三四次,我手臂开始有些受不住了(本人还是相当能忍痛的),就说,有些痛,换个地方吧。小姑娘点点头,拔出针,绑起我另一只手臂,犹犹豫豫的下了针。针头在我手臂里打了小半个圈,却依然没有找到血管。至此,小姑娘已经有些坐不住了,便叫来了另一个年纪稍大的男护士A。男护士A围着我的手臂端详了半天,也只是叹了口气,为难的告诉我说,血管实在太细了。然后男护士A叫来了留着络腮胡的男护士B。男护士B看了看我的手臂,又看了看我的手腕,当机立断要对我手腕上的血管下针。下针之前,还专门准备了一个热水袋(一个灌满热水的橡胶手套)让我拿在手里,好让血管扩张。于是我忍着烫,握着热水袋看男护士B扎针。扎针的时候,针头有点哆嗦,可毕竟见血了。于是这三个护士和我就默默的注视着那来之不易的一点静脉血缓缓的流到试管里,一管,两管,三管,终于结束。三个护士抱歉的问,要不要来点果汁,一块饼干?我摆摆手,不麻烦你们了,辛苦了。这时手臂手腕上的三个针眼已在隐隐做痛,自刚入采血房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近40分钟。
上海的两次抽血的经历和丹麦类似。一次是两个护士会诊,扎了两针以后,决定在我的手背上扎第三针,终于成功。另一次是一个护士试了两次以后放弃,请来了另一个更有经验的护士,一针见血。如此,每次抽血都至少需要20分钟,扎三个针眼。
于是这件事给我了两个启发: 1. 世上有些事情是靠经验积累的,比如扎针,而且年份越久越靠谱,比如老护士。2. 我手臂上的血管实在是太细了,下次不能直接抽脚腕吗?
-
昵称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10 17:27:25
-
豆友185253447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24 00:10:05
-
豆浆牛奶橙汁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20 04:28:21
-
花京院典明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19 13:38:46
-
自在水心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17 21:45:43
-
蓝蓝at圣何塞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8 21:28:23
-
wulala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7 23:47:10
-
Joanna Lo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6 16:35:04
-
豆友219384710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6 16:16:46
-
holy_smoke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6 08:36:18
-
_Northmud_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6 01:04:30
-
Olivia_0713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6 00:01:19
-
大白糖奶兔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5 18:22:09
-
豆友130965727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1-05 17:4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