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s in Week 12/28-1/3
新年的头一天经历了宿醉、厕所水浸、网络断线等家中难题, 硬着头皮处理、打扫。感慨2021似乎跟几个小时前没什么太大的区别。这个元旦假期过得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见了新朋友出去玩、跳舞,也因为独自一人在家一度状态不太好,感觉到孤单。
New Year's resolution到现在还没想好,新的一年的一天又一天已经飞快地涌向自己。近期得把这件事完成才好啊。

因为十二月工作压力的缘故,果然自己的生理期被影响到了,有经前不适的身体症状,但是迟迟还没来。大概也因为如此,情绪上的起伏能明显被自己察觉到。并且因为在想着工作的事情而影响到睡眠也似乎发生得频繁。不管是心理,还是身体都还处于对新环境和新生活得适应阶段。有些无奈,深呼吸。
一个展览 | 三部电影
ONE | “会动的房间:张恩利个展” @ PSA
在Artforum文章末尾看了无数次展览广告之后,终于在假期跟朋友一起跋涉去看了展览。不得不感慨实在是有点偏远,而且周边的园区环境让人感觉很有距离感。又是一例跟周边社区环境彻底脱节的艺术机构和建筑。电厂是真的大,可以同期办好几个展,内部环境让我想起了MassMoCA。除了张恩利的展览是免费的,剩下的“M/M上海制造”和一个Valentino展览都是要收费的,应该利用商业展览来支持对公众免费的项目模式。因为空间很大,所以用来做艺术家的个展还挺合适的。张恩利的展分别分布在两层展厅中。原先对张恩利不熟悉的,只听说他在上海很长时间了。这次展出的作品尺寸都很大,粗略看下来有几个反复出现的主题:格子构成的几何空间,绳或线的形式。绘画的用色是偏大地色系,饱和度较低的,对于颜料的把控有些接近水彩的质感,让人联想到Color Field艺术家在大画布上对稀释颜料的运用。张恩利在画布上对于空间的再现,和现存空间的延申无疑是在创造一种由视觉陷阱带来的移不开眼的观感。而他很多空间和非人像的画作构成,都保留了格子线稿,观者能够从这些痕迹中推断出视觉陷阱效果的步骤。在关于城市环境和空间的描绘中,颜料的质感,一些褪色开裂的效果很好地辅助了画中捕捉的空间感觉。这些环境都是脏差的,缺乏照料的,我边看边跟朋友感慨,这样的洗手间环境应该是每个看房人的噩梦吧。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对于东北的某种刻板印象,张恩利画中的遗弃和漠然,似乎让我能在班宇的小说中,或者《白日焰火》里看到相似的特质。在人像画中,群像的活动场景里,也延续了相同的感觉。展出的几个系列的人像中,人的圆润肢体和五官一点也不中国,绘画风格上有种德国表现主义的味道,再加上一些北方文艺复兴中的荒诞怪异感。人像是较早期的作品,而非人像的静物和抽象画都是比较近的。从展览角度而言,人像这批作品跟展览主题的关联性不是很强。而纸盒装置和表现主义装饰并不是很能说服我。让人不太理解还有一个放作品PPT的展厅,这样的补充材料似乎在为整个展览里出现的实物做减分。虽然有一些艺术家工作室照片和城市图景能起来帮助观者来理解艺术家的创作逻辑,但是这样的背景资料直接作为一个展厅存在似乎是有些偷懒的做法。
THREE | 《Sylvie's Love》《菊石》《The Booksellers》
《Sylvie's Love》
看了《西部世界》再看Tessa Thompson演戏总感觉她很完美,完美机器人的感觉。这部爱情片实际上挺轻松易看的。因为讲的是60年代的故事,在一些情节的处理上还是遵从了时代背景。不得不说,我在看到失业的爵士乐手丈夫和事业有成的制片人太太因为性别分工谁来养家而吵架的时候还是捏了一把汗。这个电影大概就是现代人对过去或者“复古”爱情故事的一个完美想象,除此之外,我感觉意义不太大。最让我感到奇妙的一幕就是女主和姐妹在城市楼顶天台躺着,默默希望是在致敬Faith Ringgold的“Tar Beach”(1988)啊!
《菊石》
原本还挺期待的,但是看的过程中险些睡着,感觉剧情的发展不免有些拖沓和莫名其妙,比方说两个女主之前的感情发展。而两个女主的亲密戏让我感觉到有种male gaze的不自在感,而果不其然,导演是位男性。看完电影之后,变得对英国的海边乡镇有些好奇,同时感慨还好生活在现代,有供暖条件!
《The Booksellers》
当时刚在线上放映的时候有考虑过要买票看,但是因为室友没兴趣,于是就作罢。结果最近在Amazon Prime上看到这部片子。整体的观感还可以,作为一个了解古书古籍收藏和市场的渠道还算不错。看起来应该是偏独立制作的风格,片子的剪辑有些牵强,人物和人物之间的过门处理我不是很喜欢。除了不同代的同行对行业的看法不同之外,片子并没有呈现出很多复杂的问题和观点,讲的东西还挺浅显的。稍微谈了一点女性、少数群体书商的境遇,对于我认为比较重要的阶级和相应的文化资本并没有多提,但我觉得相比艺术收藏,古书收藏的理解门槛并没有那么高。从收藏角度来讲,多少给了本画廊从业者一些新的信息。最后,Fran Lebowitz真可爱啊。
今天去菜市买鱼,独居这几个月来第一次打算吃鱼。鱼贩给拿挑了一条小的,称好,15,我开始纠结,他又试了一条更小的,十块钱。旁边的师奶阿姨纷纷说,十五块不贵的呀,哎呀,你一个人吧,小姑娘多吃鱼好的呀。我买了一条十块钱的白鲳鱼,开始回忆要怎么香煎,好期待呀。
草莓当季,太好吃了!已经买了两回。
2020年12月31日的早餐:

终于邀到第一位来家里吃饭的客人!酸汤真美味啊!

最后还是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