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华语年度唱片盘点 | 剧变之年的伤痛应激与话语权更迭
2020是一个必将被历史不断提起的年份。以全人类为尺度,过去的30年间我们从未经受过如此的剧变冲击。
依靠卫星、飞机、互联网贯通的世界突然坍缩,原本我们的生活尺度是整个地球,在这一年正式退回自己的城市、自己的家中。
剧变之下,2020年的乐界最显著的主题是伤痛应激之下的失去感,话语权更迭之际的批判性与冲突之内的女性觉醒。
「伤痛应激之下的失去感」
今年的盘点中,很大一部分优秀作品都在探讨我们如何面对无常与失去,甚至带有些许末日情绪。末日不是会倒数的仪式,而是瞬间降临的崩毁。在歌舞升平的年代,我们不会想到有一天我们习惯的一切会骤然收起颜色,巨大的落差催生了一系列对衰老、死亡、命运等议题的思考。有趣的是,音乐家们在这一题材的表达上常常带着内敛、淡然与自嘲,试图让无常变成一种必将接受的生命惯性,苍凉中有温度。
「话语权更迭之际的批判性」
资源的紧张、彼此的隔离让原本隐而不发的冲突变成难休难止的偏见展览,噪音之下,话语权的更迭正在慢慢发生。乐夏之后,原本身处主流视野边缘的小众音乐依靠强曝光的综艺运作开始抢夺定义流行的资本,这一进程目前看来会持续发生,带动整个乐坛的系统性变化。他们不受控的血性和批判力成为互联楚门世界里我们得以嗅到真实感的关键,不吝与现实连接的意象和隐喻让音乐参与了现实变化链本身,造就了这个独立音乐大年。
「冲突之内的女性觉醒」
甚嚣尘上的冲突除了松动我们的话语世界,也正在动摇音乐界的潜规则。长久以来,华语严肃音乐界都少有女性的声音出现,她们常常作为装点、作为10%不到的润色,却甚少成为主角。此处的“女性”甚至不只是单纯的性别意义,而是代表整个文化圈内偏柔性、阴性的那一部分。我们太习惯于在严肃音乐的领域崇尚深沉、冷冽、暴力的声音,那些同属于人性的温柔、脆弱、敏感却总被带女字偏旁的贬义词羞辱。这或许部分根源于北方本位的文化主体意识,但并不合理。因此,对固有严肃音乐标准的消解以及对柔性之声的推崇,是这个榜单的另一层内在关怀。
无论是「伤痛应激之下的失去感」,「话语权更迭之际的批判性」还是「冲突之内的女性觉醒」,它们在音乐中的形态都是这个年代的抽象缩影。
下面就让我们开始,聆听2020。
【年度唱片】(1-20)
20、郑兴《眼泪博物馆》
「2020主流抒情男声代表作」
2020年最佳流行男声抒情基底专辑,或许少些新锐少些棱角,但亲和细腻的样貌保管着普世大众心中最柔软的角落,动听之余又没有太多功利商业的痕迹。由《恋物癖》引入,一件件回忆物件牵扯的情感碎片集合成的《眼泪博物馆》,直指属于每个人卸下心防后的敏感时刻。
比起首专,陈君豪、秦旭章、锺潍宇等人的加入,让郑兴的音乐在制作上有了相当的进步,多元又一贯的编配大大拓展了他审美统一的清新系创作。最终呈现出的质感,让“儿时的偶像在眼前慢慢消失”等字句在被他温暖的声线唱出来时,能够以一种平淡又惊心的姿态连接起在旧物里受折磨的心,慢慢地覆盖需要被治愈的角落。
推荐曲:《阳台》《恋物癖》《过于喧嚣的孤独》
19、?te 坏特《A Bedroom of One's Own》
「洋派复古慵懒系流行新女声」
专辑名就揭示了这张唱片的卧室音乐属性,在复古味、灵魂乐、R&B乃至Hip-hop中吸取营养打磨成慵懒样貌已是9m88等互联网起家的新歌手走过的路,?te 坏特作为新声,连同前辈一起占据着新的青年潮流。
从艺名到视觉到专辑的打磨都透着完整的指向性,浸染着些微华语化的pitchfork审美,在创作上不时透出的女性主义色彩让她在嗓音之外具备了更多的辨识度。但若要更证明自己不可复刻的潜力,除了加入福音采样、爵士元素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创作和演绎上具备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掌控力——毕竟在全球背景之下,同类曲风中与她竞争的其实是SZA、Solange等艺术家。
推荐曲:《Seh Ah Seh》《Shadow》《Santé》
18、祁紫檀《爱之颤》
「在脆弱与浪漫间颤动的女性之爱」
祁紫檀的声线是极度稀有的天赋,仿佛在极纤细的边缘行走、随时会坠落却又悬着一丝脆弱的坚决,在稚气天真与清冷鬼魅的人格特质之间游走着,能把他人口中的平淡旋律唱到令人心神荡漾,是她打通小众到主流之间的钥匙。
《爱之颤》最大的魅力依然基于她的演唱。这次的她呈现出的状态统一了不少,舍弃了过多飘渺暗面的部分,沉浸在恋爱中的那些敏感、不确定、渴望、悲伤在歌声里化为透着微光的暖流,卸下先锋另类姿态堆起层层温柔,谱着从本能流出的爱之歌,制作简单趋同却难掩真挚,背后是她炽热颤动的浪漫,以歌声记录着一颗沉浸在爱里的心脏跳动的轨迹,闪烁出脆弱又迷人的女性特质。
推荐曲:《难忘那夜色如水荡漾》《爱之颤》《比海更深》
17、椅子乐团《Real Love Is...》
「复古流行乐的硬水准顶层」
在复古流行概念被超量贩卖的今天,椅子乐团以细节繁密的音乐编排和气质统一的夏日情调稳居同类曲风的硬水准顶层,深入而浅出。音乐上依然是the Beach Boys般唯美的60年代气氛混杂属于海岛的小确幸文艺气息,对动听这件事有着近乎完美主义的自我要求,好在执行力精准。
专辑中咏靖和仲颖尽管创作走向些微不同,却能无违和感地流动在同一条情绪线中,在一片甜甜的诗意中,他们借和弦的润色搭配与器乐的音色层次把温软的甜味做出了五光十色的璀璨感,如同以声音筑起一个令人沉浸的海滨空间,让复古之所以为复古的疗愈意义如乌托邦一般漂浮在半空。他们因悬空于冰冷现实而远离宏大深刻的赋义,却也因悬空于冰冷现实而能够成为悲伤逃向的美妙庇护所。
推荐曲:《给 来自月球的L》《看不见的人》《巴黎德州》
16、孙盛希《出没地带Where is SHI?》
「于真诚写实中暗藏反骨的多元化女子R&B」
在《希游记》的高度之后,《出没地带Where is SHI?》依然在编曲制作和嗓音表达中都找到了一个足够舒服的立足点,制作思路现代,暗藏反骨。孙盛希擅长用生活化、口语化的笔触去书写自我,前半段慵懒忧郁氛围化如同泥沼,偶尔点缀戏谑,从《啦哩邋遢》大方袒露自暴自弃的勇敢后,后半张在更为强势鲜明的音乐表现里透出了熟悉的锐气与酣畅。这转变正应了专辑书写名利光芒背后的立意,是一场逐渐从迷茫走向自我肯定的内心成长路程。
整张的线索从游移不定的内心状态,走到一点点确证自己的情绪合理性,听完就像陪着她从声名的浓雾里一点点走到了暂时的出口,在特定曲风框架内维持了完整的情感拼图,在惊艳和攻击性之外更难得的是对阴霾情绪的质朴揭示与探索,她最终在零碎的思绪里确证了自己脆弱、迷茫和发泄的权利。
推荐曲:《啦哩邋遢》《还不够》《潜伏期》
15、曾轶可《情绪禁区》
「坚决坦然的异类赞歌」
浪漫、温柔、细腻对作为创作者的曾轶可而言已非新鲜事,《情绪禁区》的特别之处在于,制作水准的跃进让她越来越具备挖掘情绪深度的可能。《彩虹》《雌雄同体》《水的记忆》构成了几近完美的专辑开场,她立足边缘、以自我撞击现实的态度在沉重而激烈的编曲衬托中比以往都要坚决,迷幻摇滚、另类流行、梦幻流行等多元制作元素的包裹下,专辑如同一曲曲嚣张的异类赞歌,而那些身处骤雨的暗面棱角在《初吻》这样的歌中融化成一滩温柔的时刻,是这张专辑的最动人瞬间。
虽然几乎横跨两年、单曲一一打散的发行方式未能呈现出更震撼、更具凝聚感的聆听体验,但部分作品的高水准加持之下,这依然是一张气质独特、不应被忽视的女唱作人专辑。少有歌手能像她如此坦然地身处禁区、毫无保留地说出那些禁忌的隐喻,赋予它们浪漫的合法性,她绵软的声线与语气的坚决之间形成的矛盾张力是她身上最宝贵的艺术人格表现。
推荐曲:《彩虹》《雌雄同体》《水的记忆》
14、韦礼安《Sounds of My Life》
「以极简R&B还原私人记忆的“声音相簿”」
碎片化的记忆是极难模拟呈现的事物,但韦礼安用这张整体感与私人感同样强烈的“声音相簿”实现了一场动人的自我还原。他铺满生活的采样碎片,保留适当的演绎瑕疵,打破工业流行的给人造成的疏离,营造出在声音夹缝中探入他人生活领域的真实感。
纵观整张专辑,韦礼安在“声音相簿”的概念下,以极简R&B为主要材料,辅以摇滚、乡村元素,构造了一张整体听感舒适、陪伴感强烈的作品。采样的加入和制作中的“随机因素”塑造出了一种自由而生活化的气质。在这样的气氛中,他仿佛回到了起点,从头开始分享自己的人生,如同一本私人日记,这种奇妙的私人特质随之而来的陪伴感,是这张专辑最大的魅力。
推荐曲:《一口一口》《See You on Monday》《记得回来》《I Wrote a Song for You》
13、海朋森《成长小说》
「刺开固有话语体系的诗性利刃」
在中国“严肃摇滚”的语境内,女性的声音长期缺位。她们的声音总被认为幼稚,她们的文字总被认为造作,甚至当一个女声主唱的乐队做出了优秀作品时,所谓的乐迷们还总在想象,换成男声会不会更好——因为我们关于这类音乐的审美某种意义上已经被来自男性特质的声音“格式化”了,当有人试图逃脱那一套仿佛深沉厚重的审美时,就容易招来两极撕扯。
很多人批评海朋森的理由,恰恰是海朋森有生命力的地方。阴暗的后朋包裹着陈思江写下的那些几乎已经脱离隐喻的歌词,她吟诵的姿态,她的挑衅,她的直接,她的戏剧性,她的女性特质,让部分人不适的同时也正在松动那一套僵化的话语体系。无论是从审美形态还是从文本载义的角度,成长中的他们都是刺开某层透明墙的利刃。
推荐曲:《新都人》《我们的歌谣》《每天的行军》《春风》
12、Howie Lee《某种武器》
「连通世界与未来的亚洲之声」
Howie Lee将亚洲民族元素融入电子音乐的功力几年来不仅未见疲态,甚至愈见深厚。如今的他编织音色的技法越来越纯熟,形态越来越自由,内核越来越野性,以一种类似即兴的角度,将诸多奇诡采样抽丝剥茧后,以模糊原始与现代界限的方式,穿梭在藏地的神秘色彩乃至泛亚洲的异域风情中,游荡在梦幻和丛林之间,让东方的声音也能成为另一种与西方根基抗衡的本能之色,串联成一种纯粹的、以感官侵入、调动起丰富意象连接的声响,它根植于民族根本,却能够联通世界与未来。
推荐曲:《无由颂》《蜿蜒风》《干涸流》
11、Gatsby In A Daze《432》
「任性天然的迷幻新声」
没有大部分迷幻乐队看似独立实则媚俗的毛病,他们的音乐兼备爵士的风骨和天然的质朴,自由解构,自由融合,溢出的绚烂即兴色彩忽而水墨山水写意,忽而又荡去苦涩布鲁斯情感的那一面,意图升仙又不舍其形。他们是暧昧的、模糊的、出世的,没有什么宣说大道理的需求,仿佛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对个人感受的抽象描摹上,拧不成系统,只有一片烟幕幻境——这种放弃理性工笔、意图把一切交给自然感知的境界又是一种难得。
推荐曲:《苍南夜语》《夏虫》《Home》
10、吴青峰《册叶一:一与一》
「于音符和字词间愈加鲜明的敏感之声」
在这张旧作重制专辑中,吴青峰作为华语世界不吝展现个人敏感特质的男歌手,其人声演绎风格和词曲创作风格都进一步得到了多向的强化。
比起追溯伤痕、呈现完整故事的《太空人》,《册叶一:一与一》侧重于用曲集的形式发散、归拢那些吴青峰与其他曲作者、词作者的碰撞,来探讨更多他的音乐、嗓音及文本上的可能性,但背后将一切聚合的是他的优美诗性与敏感人格,《费洛蒙小姐》《迷幻》的同志主题则是延伸开去的现实关怀。
面对珠玉在前的原作,这张专辑势必面对诸多比较和责难,上半张的外放与下半张的内收在传统角度审视或许也会有所诟病,似乎上册理应拥有更强的统一性,下册又可以具备更多的想象力,但似乎吴青峰偏要让两部分都往“合适”的边界外推一推,去突出整体的意图,突出多元统一的作者性,这又是于自身于听众的挑战。
但对于这位刚来到第二张专辑的“solo新人”,这种没有历史包袱的挑战或许才是他想要的结果。
推荐曲:《阿兹海默》《等》《费洛蒙小姐》《沙滩上的佛洛一德》
9、谭维维《3811》
「年度女性大碟,现实关怀典范」
年度女性概念大碟,以字间血泪输出文本血性的典范。散落的女性人物主题因《小娟(化名)》的痛泪而被合理化地牵引成了一张2020年最成功的女性作品,如社会新闻般的文本概念让各个阶层的女性得以通过音乐在主流平台上得到关注,让音乐变成了传导现实关怀的载体,题材的现实意义超越了音乐的完整度,于一片纸醉金迷里,用带着血腥味的歌声揭破了社会表象,歌词与选题的锐利成就了它的特殊意义。
推荐曲:《小娟(化名)》《鱼玄机》《谭艳梅》
8、寸铁《近人可读》
「私人角度切入的凝视死亡之诗」
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面对人生中的无常,恐怕是2020笼罩在整个世界的议题之一。寸铁提出了自己的解法。将专辑命名为“近人可读”,或许就意在表明这是一张由私人化小切口感受为出发点的作品,没有那么多征服大环境的野心,同时也暗示了它浓厚的文本属性。
从腰乐队到如今的寸铁,他们在音乐上越来越倾向于化繁为简,把配器和旋律变成某种与诗歌共生的事物,类似Leonrad Cohen的路数,以慢热温和的姿态去还原字里行间的力道,让关于老去、死亡和告别的主题能够以最凝重、质朴的形式流淌出来。
《目击你刚刚完成这一跳》里他们用极少出现的高声区沙哑地唱着“这一定是你一生唯一次/站在了比别人高的地方”,在《旅途愉快》中与故友依次告别时写道“好多就此别过的人和名/爆炸在曾同行的长短程”……他们以各种角度观察着死亡,直到死亡可以被诗意融化、被幽默调侃,让音乐直视命运的同时尽力地散发属于人性的余温。
推荐曲:《目击你刚刚完成这一跳》《旅途愉快》《道别时想说些什么》
7、九连真人《阿民》
「客语音乐的艺术生命力与表达使命感」
立足客家音乐,吸收摇滚精神,又远不止于此。对各种风格的化用基于年轻一代的广阔视野,涉足大量现实议题的同时有着成为刀刃的意愿,在精神上继承了交工乐队和崔健的传统,野心十足。音乐内容涉及留守儿童、男尊女卑、校园暴力、工薪压力、社会现实……他们旺盛的表达欲和观察力被装进了一个名为“阿民”的抽象角色中,吸收各个阶层的痛苦面。
妙处在于,当这些话题被以客语唱出来时,他们天然地具备了主流之外的边缘视角,也天然地具备了旁观者的视角,让每个人心中被光鲜主流不容的那一部分都能在《阿民》里找到实际的对照,他们以此承载了生活的愤懑和忧虑,在一声声呐喊里把阿民唱成了每个普通人急切希望打碎的镜子。在九连真人身上,我们能够听到真正的艺术生命力和表达使命感,这一层光芒足以填补所有暂时的青涩。
推荐曲:《招娣》《三斤狗》《夜游神》《莫欺少年穷》
6、飞鸿FayeHong《看望》
「深入文化潜意识的融合新典范」
如今提到本土民乐,大多情况下要么是成为转基因国风流行乐的音色点缀,要么干脆就和行将消逝的民间喜丧连在一起,要么被同化扭曲,要么被所谓的现代正统边缘化。而飞鸿作为新乐队,却难得地在东西方融合之中,让本土民乐与本土的文化和精神深度绑定,触及了前人很少涉足的层面,即东方生死轮回概念的探讨。
在他们的音乐中,东方色彩的神秘、深刻与沉重将西方通俗音乐范式和编排思路化为己用,浓厚的民族气息不再是音色或氛围的装点,而是在摇滚、迷幻、民谣的基础上成为了最主要的着色点,立足在我们对生命无常、负重前行的痛苦觉知上。当这种怅然和那些已被边缘化且常与民间喜丧相连的民间配器连在一起时,飞鸿的音乐在质朴的声响中获得了超脱于一般摇滚/民谣之上的迷幻气息和厚重气质。那些声音描绘的周遭世界行走着一个个无奈负重前行的苦命轮回者,那是纯东方的世界观,对梦魂的追寻之下满是对生命何所去的悲感,呼应着我们文化之根中的潜意识。若说大部分东西方融合都浮于表面、顶多探至皮下三寸,那飞鸿的融合意图则深入到了脑髓之中。
推荐曲:《少年仔》《我想要和你换》《梦》
5、田馥甄《无人知晓》
「2020年平衡流行性与艺术性的主流佳作」
今年主流大牌发行作品中唯一在传播度和艺术性做到有效平衡的专辑。这张专辑标志着田馥甄在专辑统筹上的成长,可以有《田》《底里歇斯》半疯癫半超然的实验感,也可以有《无人知晓》《悬日》唱进深夜KTV的煽情,这都是田馥甄的可能面,这一次的她在和诸多新音乐伙伴的合作中做到了专辑听感的多元统一。
这对于流行歌手来说很难得,她需要既热爱表达、又能够保持部分疏离感,既趋向成熟、又能保留部分青涩,而田馥甄用自己声音人格中的矛盾特质做到了对繁杂风格的驾驭,同时在Deca Joins贡献的歌曲中,让专辑成为了一个首尾相接的圆,实现了概念的自洽。《无人知晓》可以解读为她歌者灵魂的一次传记式倾诉,在谋篇布局和最终成品上来看,都是平衡流行性和艺术性的主流代表。
推荐曲:《一一》《田》《无人知晓》《讽刺的情书》
4、夏之禹《Young Fresh Chin》
「2020街头文学型说唱代表作」
说唱是极易承载文学性的音乐形式,只是太多时候好体裁都被浪费在了不思进取的内容表述上。但夏之禹却抓住了使之成为市民文学、伤痕文学、街头文学的可能性。在他的音乐中,说唱变成了抑扬顿挫的故事载体,用音乐绘出了一幅幅鲜活的青年画像,把厚重的社会脉络藏在了轻盈的叙事口吻下。并不繁复的制作和并不花哨的flow却让夏之禹在故事建构方面的才华更为突出,可以在《Hometown》中以硬质笔触探入下岗潮线索中的时代深处,也可以在《地主街》《Young OG》里借助特定物体于社会图景里书写众生相,更可以不时在《Hey You》《Young Lovers in Da Hood》的情歌里透出难以复刻的灵光与浪漫,个性丰满。在口号漫天、沉淀麻麻的华语说唱野蛮生长期过后,这样的街头文人属性或许又会是另一种得以沉淀拓展的新解法。
推荐曲:《Hometown》《地主街》《Young OG》
3、万芳《给你们》
「跨越民歌时代而来的2020感伤缩影」
这张专辑仿佛是2020我们经历过的那些感伤与错乱的缩影。它沿着万芳对衰老的思索而来,不断围绕着时间带给我们的变化和失去展开,不断涉及那些我们未必会在日常谈话中提及的老去、死亡以及永恒的缺憾。
专辑封面上的永生花,仿佛献给我们永远能够在伤痕中滴出温柔的心。专辑之中,以生活化的平实白描、承自民歌时代的文学化诗意、把惆怅染出多层色彩的制作结合万芳把皱纹坦然刻在文艺腔咽喉之上的嗓音,谱出了一长串这个年份里唱给那些无常与离别的挽歌。她没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宣泄,但正是这种自然质朴的倾诉,却能给那些未曾经历、正在经历这一切业海翻涌的我们以坦率直面的勇敢。
推荐曲:《模样》《阿峰今天没有来》《时间梯》
2、生祥乐队《野莲出庄》
「特定群体文化叙事典范」
特定群体文化叙事典范,以平易姿态进入,关联生活情景,却能在细嚼中品出丰富现实指涉。全专以看似小切口的客家“B级食物”为线索,在一片田园气氛里四两拨千斤地承托起人文关怀意象,对故土乡村如桃源般的描绘衬出都市背景下的冰冷与乡愁,同时以同名曲、《菜干》为代表的作品也毫不隐藏地勾画出围绕着在地作物而来的地域势力纠葛、自然灾害侵袭等现实层面叙事。
细究之下,它表面和煦的田园气息混杂着轻松的热带感,实际上藏着根茎硬朗的文化认同,代表着难以被泯灭的本土意识,对人口流动、外来劳工、文化趋同等议题的冷静审视,在亲和的外表下,内在力道却一点不减——它为“B级食物”立传的同时,也是在为主流光芒隐藏下的我们自己争取被描绘的可能性,它作为食物、作为音乐被接纳的历史,就是边缘群体文化向主流而去的历史。
推荐曲:《野莲出庄》《大封》《对面乌》
1、万能青年旅店《冀西南林路行》
「史诗般的现代文明批判之作」
足以流传下一个十年的作品,一场如电影般的完整叙事,直指现代文明对自然的戕害。《冀西南林路行》真正精彩的部分,是那些游走于多元融合之下的层次感,室内乐、民谣、爵士、蓝调、摇滚的融合比起首专容量更广,让难以被语言文字具像化的内心挣扎被毫不隐忍的器乐传达得更加充沛。
比起以人声为主线的亲民国摇,万青选择以一种更富释义可能和情绪容量的方式在演绎那些属人的或非人的苦难,虽然少了石家庄时期那般直白到鲜血淋漓的痛感,却在另一个层次的叙事上做出了难以逾越的作品,如一张指涉丰富的史诗。
《冀西南林路行》或许未必像首专那样具备大众的传唱可能,靠向了曲高和寡的严肃音乐的范畴,但专辑格格不入的慢热感正代表了他们歌颂的理想自然,这本身就是一种更为尖锐的反叛。“西郊有密林/助君出重围”,那试图逃脱重围、回归自然的,是万青在专辑中投射的自我,那个以慢热姿态对抗浮躁大千的他们,也是每一个在聆听中被触动的我们。它以绵里藏针的姿态聚合志同道合之人,以丰富的言外之意对抗着这个极速人工的时代,伸向下一个十年。
推荐曲:《河北墨麒麟》《采石》《郊眠寺》
【其他推荐】(排序无先后)
优秀唱片
李泉《十日弹》
周士爵《母语》
马海平《遗落边境 Lost Frontier》
Ice Paper《寒木居士》
巴奈《爱,不到》
朱婧汐《塑胶天堂》
YoungQueenz《神隱 Spirited Away》
PeaceHotel和平饭店《隐藏菜单》
苏慧伦《面面》
旅行团《似近似远》
EP推荐
表情银行《维他命D》
飞椒《洄响集》
PO8《血钻》
苏诗丁《三更子》
新势力
《Zam》Yider(伊德尔)
《Mandarin》Mandarin
《我想在城市里当一个乡下人》小米
《K.ILA》K.ila
《陈婧霏》陈婧霏
特别关注
《怎么能够说我爱你》舌头
《得力量 pulu’em》桑布伊
《GSG MIXTAPE》窦靖童
《噢!脏手指:杭州的现场 (Live)》脏手指
《Neon Donuts》BowAsWell
感谢这些作品为我们记录下了这个错乱轰鸣、荒诞扭曲的年份。
2020,我们终于可以正式与你说一声再见了。
THE END
作者:木一
编辑:洗澡
-
囧xqdjx2009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1-12 08:05:00
-
uponrainbow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1-05 13:30:40
-
neverever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1-05 12:35:51
-
溺水之咸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1-05 12:28:56
-
finddevil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1-05 10:08:11
-
Rya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1-05 09:49:53
-
鸩羽千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1-05 09:11:09
-
凹凸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1-05 08:44:56
-
世纪末烟火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1-05 08:05:56
-
Richard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1-05 07:40:12
-
斯 琰 🌈 🍭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1-05 07:3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