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激那些伤害过我的人?别开玩笑了!
“这福气给你要不要啊?”

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要给别人伤害你第二次的机会。
也可以理解为,在这个人身上已经吃过这样的亏,在其他人身上就尽量避免。
这里的伤害,是指来自身边人的冒犯和欺压。比如同学、朋友、同事这类和我们建立过短期、长期关系的人。
不是那类大型的、突发的事故、事件。
之所以能被伤害,因为他们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或者彼此间日常活动发生了交集。
某种程度上,这些伤害让我们学会了规避风险、增加了应付类似挫折的技能。所以那些制造伤害的人是不是值得感激的?
亲戚家有几个小孩已经在读小学,过年、假期回老家时见到他们,我从来不问成绩。 因为不用问也能从他们父母的嘴里知道一点。而且除非经常考前几名,小孩子向来不喜欢被问成绩。
我会问他们跟同桌、同学关系怎么样,在班里有没有被欺负。
会告诉他们在学校不要惹事,但更不要被欺负,不要害怕其他同学。
因为我上学的时候被同桌欺负过,所以很不希望这类事情再发生在别的孩子身上。
告诉老师和家长也许能暂时缓解,但如果能靠自己主动反击、让对方见识到你的底线的话,也许更能解决问题。
自己站起来,总比家长在后面扶着走得更快一点。毕竟不可能随时随地都有人替我们出头。
之前看到一个说法:坏人其实很会挑选他们要欺负的对象。
他们似乎能看穿你的心思,知道你不敢反抗、不好意思争取、不好意思拒绝。
这么说不是站在了“受害者有罪论”那边。
而是说,事情既然已经发生,而且是按照不被预期的情况发生,那就说明有某一环节可以改变。
下次再有可能被伤害的时候,我们可以做点什么,让对方知道我们的界限和开玩笑能接受的程度,以免再次被冒犯。 “感激给过你伤害的人,他让你成为了今天的你”。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我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我,靠的是我自己。
如果对这句话持肯定的态度,只需要问:你希望你的父母、爱人、孩子遇到这类“能带给他们伤害,但也帮助他们成长”的人吗?
应该不会有人这么想。
或许有人说,确实是他们带来的伤害,才让我们有了升级打怪的机会,才有了改变自己的念头。
我们也许因为他们而成长,但他们的行为不值得感谢。因为他们的动机不是帮助,他们的初衷是伤害与冒犯。
没有人会感激任何程度的冒犯。
之前工作的地方,有一个向来很文静的女孩工作没到3个月就主动离职。临走前还和她的直属领导吵了一架。
女孩离职那天在公司群里发了很长一段话,列举了这个领导报销造假、逼她出面向客户要回扣等等让她为难又担风险、还挨骂的事情。
后来私下问她,会不会后悔?毕竟这个领导在公司多年,一个小实习生所说的话对他不会有太大影响,反而他可能会在同行业里诋毁女孩,让她不好找工作。
她说:你知道我为什么非要那么做吗?他说我得感谢他,要不是他历练我,我不可能成长这么快。 我怎么可能感谢他?他除了让我处处受阻,什么都没有教过我。所有的工作内容、合同流程、部门交接,都是我在公司一口一个哥、姐喊出来的。
我做这些的时候,这个所谓创造困难但逼我成长的领导,只是在看笑话,等着我出错然后骂我。我只后悔没有早点撕破他的嘴脸。
我们不苛求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善良美好,也不指望伤害过我们的人会心怀愧意。
同样不能奢求所有人都对我们友善,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容忍别人对我们不尊重。
我们要感谢的是那些给予我们鼓励、积极引导的人,而不是故意使绊、故意造成伤害的人。 更应该感谢的,是那个没有去报复、没有转而伤害周围的人、没有因此一蹶不振,一步一步从谷底走出来的自己。
苦难是自己克服的,领悟和成长是一个个不眠之夜换来的。
至于那些制造痛苦、伤害的人,我们也许不会回过头去计较、不会再去理论。但要说“感激”,是不可能的。
不是所有人都合得来,大大方方讨厌彼此,互不参与互不干扰,是一种省时又有效的生活方式。
友好、宽容和感激,应该留给喜欢、带着善意相处的人。
这个世界上没有原谅,只有算了吧。
微信公众号:十七亚,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