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伴侣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执着的自己,那就是自己对自己的定义,和自己去努力成为的人,做一个这样的人,会让人们感觉安全甚至自豪,例如,有些人觉得自己是开朗热情的,同时喜欢成为一个开朗热情的人,排斥自己是个内向文静的人,但是,一旦有这样的执着,我们就会不得不在日常生活中持续不断的放弃另外的可能,因为我们需要自己的安全感和成就感,因此,为了确保自己的安全和成就,一个愿意开朗热情的人,他必然就需要放弃所有内向文静可以带给人的轻松和安抚。所以,有不少人看起来很开朗快乐,其实为了这个开朗快乐的面具,他放弃了自己另外一半本该可以获得的快乐,实际上也并不是那么快乐。所以我们找伴侣只会找两种人,一种是觉得自己的面具很好的人,但他却无法成为自己这样的人,这样的伴侣会给自己安全感和自豪感,但不好的是,自己会在关系中觉得自己的付出越来越多,越来越累,而更加无法休息,无法偶尔偷偷的放纵自己做一下相反的人,于是,他就会开始羡慕自己的伴侣,有一个像自己一样的人爱。另一种,则是愿意成为像自己所执着的面具的人,也就是觉得和自己有共同的爱好、理想和价值观的人,这样,似乎就觉得,当对方可以承担自己的面具,自己就可以放下自己的面具,去做那些过去自己不敢做和不能做的事情,但是如此,自己就会失去自己给自己安全感和自豪感的能力,不断的需要对方保证自己的安全和保证对自己的尊重。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可以让自己燃起火花的,就可以让对方着火,但实际情况可能并不如此。于是,我们都更加执着的去做那个自己执着的自己,同时更执着的要求对方也可做个像自己一样的人,和自己一样因为自己所执着的自己而燃起熊熊大火。希望对方承担自己的一切,给自己提供安全感和自豪感,这样,自己就可以做回一个放松的什么都不用在意的孩子,只是玩乐享受,或者任性的去做那些自己以前不敢做的事情,又可以获得伴侣的支持和包容。 我们永远不会满足,因为当我们找了第一种伴侣,我们就总是想要他可以成为像自己一样的人,当我们找了第二种伴侣,我们又总是想要他可以支持和包容自己的任性 互有好感的人,多数都是如此,互相契合,意识和阴影互相相对,只是看一个人有多大的程度可以放下自己的执着和面具,多大的程度可以接纳自己的阴影,在适当的时候,可以放下自己的执着,成为像对方的人,给对方更多的安全感和尊重,让对方可以放下负担,可以做一个更真实的自己,或是在适当的时候,可以支持和包容对方的执着,让对方可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可以做一个更有意义的自己。 如果无法放下执着和面具,对方就会觉得自己的这一部分特质不被承认,感受到被贬低。如果无法接纳阴影,对方就会觉得自己需要不断的包容,感受到过度付出和累 。
文/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