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和长安

长白和长安是张爱玲笔下的悲情人物。长白是哥哥,长安是妹妹,他们是亲兄妹。
就像不幸的源头往往成因于原生家庭一样,他们悲情的源头是他们的母亲——七巧。
01七巧
七巧的命运无疑是一个悲剧,更为悲剧的,是她导演长白和长安的悲剧人生。
在我看来,七巧这样的家长,在如今的万千家庭中依稀还能找出影子。
七巧做姑娘的时候是快乐的。虽然家里只是开麻油店的,但是有人爱、有人疼,比如肉店的朝禄,哥哥的好朋友丁玉根,张少泉,还有沈裁缝的儿子。
不幸的是,七巧被哥哥卖到豪门大族姜家,嫁了个残疾的丈夫。门不当,户不对,自然少不了磨合。七巧说话行事,在姜家显得粗俗无礼,与妯娌、小姑子格格不入。
她在家族里没地位,满屋子的人都瞧不起她,心里的苦闷是可以想见的。
守着残疾的丈夫,守着活寡,长夜漫漫,丈夫能做的就是和她一起吸鸦片——鸦片为她疗伤。七巧变得一开口就是满肚子的牢骚,没人想听,没人同情她,没人理解她。
三五年后,哥嫂去看她,她疯疯傻傻,说话有一句没一句,就没一点儿得人心的地方,俨然成为了一位深闺怨妇。
终于守寡了。
婆婆也过世了。
分家产的时候,七巧闹了一场,终究没有多拿分毫。
上天眷顾,她有一双儿女,儿子长白和女儿长安,她要牢牢的抓住他们。
02长白
男大当婚。
长白讨媳妇了。
婚礼当天,七巧就当着宾客和新娘芝寿的面笑话新娘(不怕她听见):厚嘴唇,切切倒有一大碟子。这样的调笑毫无节操,从一开始就没有把媳妇当成自己人。
婆婆和媳妇是天敌。
七巧嫌媳妇笨。到处诉说媳妇欲望太强,折射的是七巧年轻时总不能被满足,投射到对媳妇芝寿的怨恨中。
她从内心中不希望有人和他分享自己的儿子,于是处处打压、时时压制媳妇。
七巧盘问儿子,诱导儿子说出媳妇的不好来,然后公之于众,让媳妇无法做人。
在七巧的挑动下,夫妻终于不和,七巧也不希望他们太和。
长白又开始往烟花柳巷中走动。为了留儿子在家,七巧给他娶了个妾,还是留不住,就让他吸鸦片。
吸得多了,长白也就收了心不往外跑,在家守着母亲和新姨太太。
在长白的心中,从此没有了媳妇芝寿的位置。
芝寿得了肺痨,七巧嫌她乔张做致,太享福,自己一赌气也生病了,将家里支使得团团转,没人顾得上芝寿。
在姨太太娟姑娘生了个少爷后的半个月,芝寿死了。
娟姑娘做了正房,不到一年就吞食生鸦片死了——必定是受了无法承受的精神折磨,来自于婆婆七巧。
长白不敢再娶,他明白,他的娘,七巧,不会让任何人抢走她的儿子。
03长安
女大却不当嫁——我始终无法理解七巧的心思。
长安从十二三岁开始,七巧就告诉长安说男人都不是好东西——防男人像防狼,这恐怕是长安30多岁未嫁的主要原因吧?
长安进了学校,不上半年,脸色红润了,胳膊腿腕也变粗了。美中不足的,是在学校里常丢物品。
一次,又丢了被套,七巧要跑到学校兴师问罪。长安实在丢不起这个脸,想了一晚上,决定退学。七巧倒要到学校闹着退学费。
长安断了和学校老师、同学的联系,失去了自己的朋友圈子。
从此,长安像变了一个人:“她渐渐放弃了一些上进的思想,安分守己起来。她学会了挑是非,使小坏,干涉家里的行政。她不时的和母亲怄气,可是她的言谈举止越来越像她母亲了。”
等到婚配年纪,有人做媒。家境差的,说人家贪她的钱。家境好的,别人家又不热心。
女儿20多岁的时候,做娘的不担心,说是养着她没问题,等到近30多岁,注定成为老姑娘的时候,七巧的风凉话就来了:“自己长得不好,嫁不掉,还怨做娘的耽搁了她”。
堂妹可怜长安,张罗着给她介绍了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男人童世舫。
见了一面,双方有意。
长安和童世舫订婚,但七巧因为有病,并没有出席订婚仪式。
订婚了,还是偷偷的约会。感情上有了寄托,长安渐渐有了笑脸。
七巧看着有气,冷言冷语如是:以前怠慢了,如今要出了门,趁了心愿。
她千方百计拆散长安和童世舫的姻缘——这是全天下最让人费解的事情了。
七巧安排了一场酒席,告诉男方说长安吸食鸦片,吸吸戒戒已有10来年。
就此,姻缘告吹,七巧得逞。
04后记
七巧在自家的深庭大院,就像慈禧太后在深宫,将长安和长白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牢牢的抓住,不放手。
长白和长安,就像孙悟空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他们也逃不过父母的掌控。
当今这个时代,这样的父母和子女何其多也。
---THE END---
声明:文字原创,图片如侵权,敬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