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初印象之风土人情篇
西双版纳给我的感觉是舒适、静谧、云很近、天很蓝、视野很广阔。

仿佛伸手就能抓到一朵云

朋友家所在小区
朋友是湖南人,只是爸妈早先去云南那边谋生,自此在那边定居了,家里边大部分亲戚也在版纳结婚生子。到版纳当天,带着我们吃烧烤的她两个堂妹,一个是傣族,一个是哈尼族。我们饶有兴致地听着她们讲述着这边的风土民情。
关于文化侵蚀。朋友和她的堂妹们小时候上学,周围同学也都是讲傣语,这样的语言环境下,她们的傣语也是讲得溜溜的,但是现在,因为外出求学和工作,接触的几乎都是汉族文化,哈尼族的堂妹已经不会讲哈尼话了,另外俩的傣语也不顺畅了。并且,包括哈尼族在内的好些少数民族虽然还有自己的语言,但是已经没有文字了。19年,为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发展,云南省出台了《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云南省少数民族教育促进条例》。教育部门也积极推进民汉“双语”教学,编制了一些傣语教材,学会一本就有一定的奖励。
关于建筑。大象和孔雀是西双版纳的特色。我们这边在建筑的大门两边,喜欢放两个石狮,而版纳则是两头大象。在建筑的尖顶处总会有一只金色的孔雀。干栏式建筑是傣族居住的特点。版纳的傣族人民信佛教,几乎每个寨子都会有一个寺庙,寺庙好像偏爱金色。

嘎洒机场一对金色的孔雀

干栏式的一层

曼真村的寺庙
关于姓氏。版纳傣族男性一般姓“刀”、“岩(ai)”,刀姓一般是贵族后代。女性一般姓“玉”。
关于嗜酒。嗜酒是傣族的古老风俗。他们不仅节庆宴会要痛饮,平日三餐也要整点助兴。他们不仅能喝也能劝,“今天是个好日子喝一个”、“唱歌唱得好喝一个”、“啥也不说喝一个”……不知不觉就会沉浸在他们这种欢乐的氛围里喝上了。
在西双版纳生活多年的朋友父亲,用了两个字形容那边的人--“实在”。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