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
作者严飞硕士在牛津读,之后在香港,之后又去了美国7年读博士、博士后。这本《穿透》是个普及社会学的平易浅显之作,对深度知识爱好者可能略显单薄,但对刚入学问之门的人来说,也是拉开一扇新的鲜亮视野。那些曾偶尔掠过脑际却不知道答案的问题、那些新鲜的网络词汇背后的理论依据,回到书本之中时,都是那么顺理成章。天下本无惊扰之事,只是你还没有看到那本书,或这本。
读书笔记:
第一章
1、社会学创立之初实际上是social phisics。工业革命以后,人们认为物理学乃世间学问的king,解读远到行星之运转, 近到自身之动静。而社会学对于人类行为的研究是仅次于物理学,但远高于政治、工程、化学等学科的queen。工业革命带来科学研究的发展,启蒙哲学运动中的孟德斯鸠、狄德罗和卢梭的哲学思想,让人们从宗教社会走向世俗社会。
2、孔德是第一位使用“社会学”的人,1838年,发表《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正式提出“社会学”,“以重建法国社会”为己任。自孔德起,实证主义发展成为一种思考方式。今天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有两种:1、定量研究(用统计模型);2、定性研究(用个体 讲故事)。soci是拉丁语词头,ology是希腊语词尾。
3、为何达尔文的进化论可以解释社会?斯宾塞(赫胥黎好友)在《第一原理》中首次提出“适者生存”(并非达尔文首次提出),斯宾塞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严复的《天演论》译自Thomas Henry Huxley的《evolution and ethics》,当时中国一批进步青年首影响很大,胡适看后把自己名字胡洪梓改为“胡适”。
第二章 金钱是我们时代的上帝
1、富士康工人买不起苹果手机引发的哲学溯源:古典社会学领域的三巨匠:德国的马克思、法国的涂尔干、德国的韦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异化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力量,作为外部力量反过来支配人类。三种异化: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劳动过程、人和人之间。“那些你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永远值得思考”
2、为什么永远在剁手?《资本论》中有商品拜物教,淘宝看不到真假的区别,只能看到关注度和点击量的高低。
3、知识是一种可以买卖的商品吗?关于知识付费,知识产品的生产与一般商品不一样,是一种依赖于个别劳动的生产,具有唯一性。科技的发明和发展是无价的。(这是马克思没有料到的,他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学说显然不能解释这些)
4、婚姻里谁的收入高谁就更有话语权吗?我感觉电影电视应该为结婚承担责任,电影里求婚结婚的场景总是在说完yes之后,云蒸霞蔚、百鸟朝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实际上呢?就像休格兰特说《诺丁山》幸亏只是电影,否则的话两个人正在请着最昂贵的律师打着丑陋不堪的离婚官司。
5、为什么资本主义没有诞生在中国?1997年,票选20世纪最重要著作,排名第一的是韦伯的《经济与社会》,第四的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韦伯是马克思的对立面,他一生都在探讨“何谓理性”,他认为富兰克林的道德箴言是资本主义精神的最好体现。资本主义精神是现代理性经济的体现,是一套理性、有系统的体系。是一套追求利润同时又自律节俭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新教改革后,天主教的赎罪观被天职观所取代,人们得救的状态不再是赎罪,而是努力做好人间本质工作,这样才能成为上帝的选民。
中国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的原因:1、社会结构的障碍,一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结构严格规定了登记制度,不可逾越雷池半步;2、政府世袭,人治的社会,不理性;3、儒家思想,考试都是通过考察经义诗赋的记忆来选拔人才,都是书呆子式的文学教育,这种教育对理性的经济体系、政策制定、科技发展等都没有兴趣,也没有能力去管理。儒教强调的是适应社会而不是改造社会,儒教奉行古法、不喜变革,重义轻利,这种思想不利于追逐利益、强调经济的资本主义的产生。儒教:人性本善;新教:人性本恶。
为什么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都没有出现在中国(著名的李约瑟难题)?林毅夫在解释的时候说,中国实行了以解释《四书》《五经》为目的的教育科考制度,只强调背诵,不强调实验。另外,道教的出世,无法引导人们走向理性。
对韦伯精神的批判性思维和发展观点:不是看不见的所谓“新教伦理”而是新教对教育的投资,“无论是19世纪的法国,还是如今,新教徒越多的地方,就越需要提高教徒们阅读圣经的能力,其结果就是当地学校的数量增加,从而导致新教教徒较多的地区,教育水平普遍偏高。教育水平提高后,自然带动地方经济的蓬勃发展。”
“大获全胜的资本主义,因其以机器为自己赖以生存的基础,已经不再需要新教禁欲主义的支持了”,由新教伦理所影响的经济理性主义,在机器生产与经济制度出现后,固化为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在这个秩序下的每一个人,不再以来世得救的信念履行天职,而是逐渐陷套在无法逃脱的“人性铁笼”中。
佛系:可能就是懒惰的保护色。
第三章
社会秩序的基础是道德。
1、为何不愿助人?记忆犹新的彭宇案。
涂尔干1887--1902年在波尔多大学创办社会学系,他认为道德科学就是社会学的别名。
彭宇案的社会学解释:制度与法律的设计有违社会内在的道德精神。
2、回归家庭 经济压力
3、自杀 我们如何与世界相处?四种自杀形态:利己型、利他型(军人)、失范型(经济危机 )、中国式自杀(女性、农村人口、年轻人),中国乡土自杀,有社会失范引起的,比如甘肃1母4子喝农药,就是因为政策改变取消了低保。
4、选择信任别人,到底有多难?陌生:遥远的人在眼前。
第四章
1、每个人都成了机器上的齿轮。平庸之恶,没有反抗的勇气,没有承担起作为一个人的道德责任,从而丧失了作为人的尊严和品格;
2、人性善VS人性恶 :霍布斯VS卢梭,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起点就是人性本善,如果是恶就无法遵守契约,一切都无从谈起;霍布斯的《列维坦》中提到三种激情:竞争、猜疑、荣誉;
3、人性如何被教育?罗素曾在1927年创办beacon hill school,是十九世纪上半期英国最著名的学校之一;
4、家庭主妇,不是996,是007;
5、两艘沉船的比较,泰坦尼克号和,泰坦尼克号救出了更多的妇女儿童,是因为沉船时间持续2个多小时,秩序得以实施。而 号则只有18分钟。
社会学研究的视角:1、宏大的社会转型和变迁、2、社区、社群、3、 个体层面,韦伯就是研究个体层面的。
6、过度理性的时代 人类已经沦为乖巧的消费者;
7、人类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成为自己的造物主吗?韦伯”世界的祛魅“,理性成为生活的智慧标准,《以学术为业》中提到理性的终点是”鼓荡心灵的诗歌和宗教化为虚空“;
8、小鲜肉--克里斯马型(charismatic)权威 , 克里斯马型的困境:可以领导革命,但不知如何维持统治。列宁、戴高乐、罗斯福、阿拉法特、卡斯特罗都是此型。
书中提到的书目:
《第一原理》《人口原理》《天演论》《单身女性的时代》《我需要一个柏金包》《富兰克林自传》《儒教与道教》《货币哲学》《现代文化中的金钱》《金钱 性别 现代生活风格》《社会分工论》《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54种孤单》《人之彼案》《暴力 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邻人 波兰小镇耶德瓦布内中犹太人的灭亡》 《档案 一部个人史》《滕尼斯传--佛利斯兰与世界公民》《共同体与社会》《新时代与精神》《社会学引论》《礼治秩序》《列维坦》《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西方现代建筑史》《巴黎--现代性之都》《康德》齐美尔 《全球城市史》《论集体记忆》《学问的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