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南教育:2020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公布! 有些已经考了好多次了!
1月5日下午,《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20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其中包括“新冠”的“冠”误读为guàn,“戴口罩”误为“带口罩”等等。你要是一下子记不住也没关系,小编将它们汇总整理了,赶紧保存收藏起来,涨涨知识吧!
1.“新冠”的“冠”误读为guàn。
“冠”是个多音字:读guān,名词,指帽子或形似帽子的东西;读guàn,动词,指戴帽子。“新冠”的“冠”取“王冠”之义,名词,当读guān。

2.“戴口罩”误为“带口罩”。
“戴口罩”指将口罩正确地加于口鼻之上,“带口罩”即随身携带、拿着口罩。显然,“戴口罩”能阻止病毒入侵呼吸系统,而“带口罩”无法隔绝病毒。

3.“共渡难关”误为“共度难关”。
“度”与时间概念搭配,如度日、欢度佳节;“渡”与空间概念搭配,如渡河、远渡重洋。难关,本义指难通过的关口,是空间概念,与之搭配的应是“渡”。

4.“杏林”误为“杏坛”。
“杏林”与三国吴人董奉有关,据说他看病不收钱,只要求病愈的人在他家附近种杏树,病重者种五棵,轻者种一棵,日久蔚然成林。“杏坛”则与孔子有关,相传孔子曾于杏坛之上授业,后世便称讲学之地为“杏坛”,现泛指教育界。

5.“宵禁”误为“霄禁”。
“宵”指夜晚,“霄”指云、天空。

6.“挤兑”误为“挤对”。
“挤兑”本指银行券持有人争相向发行银行兑换现金的现象,严重时会使银行崩溃,失去兑付能力。医疗资源被挤占,可类比为“挤兑”。

7.“副作用”误为“负作用”。
任何药物的药理作用都不是单一的,对特定的疾病而言,起治疗作用的是“主作用”,对治疗无效的其他作用是“副作用”。

8.误用“叹为观止”形容疫情失控。
新冠疫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是人类历史上的大灾难,不能用“叹为观止”形容。

9.“科创板”误为“科创版”。
“主板”“科创板”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板”取“板块”之义。

10.“螺蛳粉”误为“螺丝粉”。
螺蛳,淡水螺的通称;螺丝,是螺钉的俗称。螺蛳粉以螺蛳为主要食材,和螺丝无关。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