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拍国家元首
由于机缘际遇,我曾两次做过瑞士联邦主席访华的随行摄影师。在此就用最近一次,也就是2019年时任瑞士联邦主席于利•毛雷尔(Ueli Maurer)的上海行作解。废话不多说,上干货。

首先,你需要两台高速相机双机作战,佳能1系自然是不二的选择。调到M档,快门速度设定为1/200s, 开启自动ISO, 上限设为6400。自定义多功能摇杆为直接选择焦点,切到Ai Servo,拍摄模式设为高速连拍。
镜头呢?大三元自然是一个经典的选择,不过呢,我喜欢用定焦镜头,24/1.4,50/1.4,135/1.8.
(在这种场合用定焦镜头是危险操作,非专业人士请勿模仿)
硬件到位后就要解决拍什么?怎么拍?
此次事件主题是瑞士联邦主席访问上海,那么你的镜头自然是用不同景别的镜头语言交代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中国/上海), 人物与人物的关系(主席会见了哪些人,与他们进行了怎样的互动)。
这个时候的摄影应该是文字性的,相机就如同作家的笔,只不过照片是更为直观的表达方式。
与环境的关系



与人物的关系
见了哪些人?




做了哪些事?







摄影师是可以走在主席前面的,前提是你需要提前到位,一旦你错过了这个时间点,当警卫切断了路线,你就只能望影兴叹了


有时候现场的情况很复杂,你不知道主席下一步要做什么怎么面对镜头。如果你能提前作出预判,那么就掌握了先机,拍到最佳角度最佳瞬间。 如同网球,大部分球员在击球的时候的神态都是比较狰狞的,只有费德勒从容优雅,就是因为费德勒拥有极佳的预判能力,眼到心到手到。
特写
特写是点睛之笔,它把人物从事件中剥离出来,能够最大限度的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人格魅力,眼神又是重中之重。


特写从技术上来说,最好是用现场光,不要打闪光灯,因为特写的精髓就是氛围感,闪光灯会把一切打平,是破坏氛围的,这个时候就是大光圈定焦镜头的天下了。
好了,要点就讲这么多了,下面开始找国家元首拍起来吧。。。
不过呢,你首先需要给领馆申请审核,然后领馆再给外交部发照会,之后就是耐心等待外交部的审核批准啦。
最后的最后,再分享一下2016时任瑞士联邦主席约翰•施耐德-阿曼 (Johann N. Schneider-Ammann)访沪时的作品。









摄影/文字 | Hugo
独立摄影师
Gettyimages签约摄影师
合作联系:+86 13818835441
Wechat:314258840
Email: dazuhero@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