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储蓄排行榜出炉 城市进化之躲不过去的车轮




近日,网络平台上流传着这样一份数据,就是过去十年来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居民存款余额变化,以及这些城市2019年的居民存款余额,居民存款说白了就是收入减去开支剩余出来的钱,存款增加也就说明这个地区的薪资水平再不断提高,已经超出了正常生活的水准,同时也说明它未来可开拓的消费市场前景越大。而且结合这组数据,也能看到我们过去十年城市的发展变迁与未来的分布格局,对于年轻人就业选择来说,也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从数据上看,2019年存款余额最多的十个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深圳、成都、天津、杭州、西安和武汉,北京和上海两个超级大都市居民存款都超过了3万亿,一个是3.73万亿,一个是3.17万亿,比第三名广州的1.7万亿多出近一倍,而第四名出人意料的给了重庆,居民存款余额1.78万亿,比第五名的深圳多出1850亿,这里的主要原因就是人口,重庆一个直辖市常住人口超过3000万,是深圳的两倍多,而这里统计的是存款总额,所以并不是说重庆就比深圳强,而是恰恰相反,说明重庆的人均存款还不到深圳人均存款的一半。其它万亿以上的城市还包括成都的1.49万亿,天津的1.26万亿和杭州的1.16万亿,总计8个,剩下都是一万亿以下的了。而居民存款余额最少的城市基本就是西北和偏远地区的省会城市,分别是呼和浩特2391亿,银川1867亿,海口的1838亿,西宁1548亿和拉萨的471亿,这些地区要么地处偏远,要么资源匮乏,总之就是产业相对薄弱,又缺乏竞争优势,收入较低,居民存款也就高不上来。还有一个就是2019年相比2010年居民存款余额的变化,也就是上升幅度,跟上个榜单就有了本质差别。排名第一的是中部省会城市合肥,相比2010年的存款余额上升了278.3%,第二名是重庆,增涨205.8%,第三名是长沙,增幅200.7%,这是三个涨幅超过两倍的城市,也是近些年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合肥排名第一,是因为这些年依靠着优势人才资源,背靠着中科大这个奶爸源源不断的给合肥输送人才,依靠这种优势合肥也快速建立起了以光伏显示,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为主的科技创新产业,也都是当前最热门的新兴行业,水涨船高,人均收入自然也就跟上去了。第二名的重庆则是因为科技互利网企业的深入布局,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代表的科技互利网公司纷纷将西南重心放在这里,带动当地的科技产业升级和人员薪资提升。第三名的长沙是比较特殊的,它的优势就是房价,我们说居民存款的增加,一方面是薪资增加,另一方面则是支出减少,长沙大概率是属于后者,它是目前全国房价调控最为得力的城市,没有之一,同时它也是全国房价比上收入最低的城市。居民少了买房贷款上的支出,即使收入没有增加,相比其它城市存款也会多很多。 增速高的另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基数低,反之,基数高的城市存款涨起来也就要慢很多,毕竟从1万涨到2万很容易,但是再想翻一倍就得从2万涨到4万,这难度可不止翻了一倍。所以10年来存款余额涨幅最慢的城市里北京、上海、广州和大连位列前四,但这四个城市却有着本质区别,北京、上海是由于发展规模太大,这几年一直在控制人口流入,属于主动遏制了人口数据的增长,但是广州和大连就不一样了,这两个城市衰落的原因则是被时代和科技的变迁所抛弃导致的,广州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我们的传统商业贸易正是在那个地方生根发芽,但是随着互联网和科技产业革命的到来,传统商业饱受摧残,这几年广州的人口也一直在向深圳流出,原来的北上广也变成了现在的北上深。大连相比广州要更加悲壮,曾经的东北第一重镇,占据了全国化工能源的头把交椅,随着技术能源的不断革新,十年便是一个鸿沟,大连也成了整个东北重工业的缩影。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能看到以下一些变化: 第一,头部龙头效应明显,北京和上海的领先地位无可撼动。3万多亿的存款的余额比第三名多出近一倍,这不但是规模上的碾压,更多的是对于未来消费和经济刺激潜力的象征,其它城市要么人口跟不上,要么收入有差距,所以在总量上都难以进入第一阵营。目前看来最有希望的就是深圳,但考虑到目前深圳人口总计也只有1300多万,估计要想追上这个数据要等到很多年以后了。 第二,地区差异越来越大。我们看到在存款余额的前十名中除了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外,北方只有一个西安入围,它的优势也是吸纳了整个西北地区的人才资源,剩余的7个城市全部位于南方,这也正说明我们的经济产业和商业贸易开始逐渐南移,未来的发展重心肯定是以长三角、珠三角和大湾区这些地方为主,背后就是日益增进的科技创新和良好的资本环境,这种产业经济大迁徙的变局在其它国家也都经历过,我们似乎也不可避免。再有就是产业变迁是任何国家都躲不过去的车轮。在存款增幅最低的城市当中我们看到了大连、太原这样的传统工业和能源城市,与之对应的就是依靠科技和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比如杭州、合肥、宁波,这里边蕴藏着的正是产业升级和劳动者行为变迁产生的变化,也是我们经济结构重心偏移的结果,最初我们是要解决吃饱穿暖住好的问题,所以农业能源和重工业蓬勃发展,顺势也带动了一大批的能源城市发展,但是随着这些都得到保障,人们也开始追逐更好的生活,与之对应的就是科技互联网带来的更加便利和优质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于是就有了珠三角和长三角,而这种趋势还在不断进化。 对于投资者来说要善于发现这种结构性的变化,如今是科技产业创新的时代,你再去投资煤炭钢铁明显就不合时宜了。同样的地域角度我们也更应该关注东南沿海地区的创新企业和消费习惯,毕竟未来的青年才俊都会涌向那个地方。同时对于那些要找工作的人来说,要尽量往两个方向挤,一个是产业,一个地域,站在产业红利的趋势上,即使你很平庸也能被潮流裹挟到一个更高的阶层,收入也不会差到哪去。同样如果你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城市,哪怕你是卖包子的,价格也比一些小城市要贵几块钱,利润也会高出很多。所以选择一个有潜力的行业,或者一个新兴的城市,相当于是有了第二次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这种选择的机会,放在国外也是上百年才有的机会,而我们这四十年已经经历了三次,就看你能不能把握的住。
延伸阅读:
整治金融乱象 防止金融平台大而不能倒 前财长在深圳都说了啥?
全面推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 未来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基调全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