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围城》有感
围城这本书,印象里几年前是读过的。但是当时是把它作为畅销书来读的,对书中描绘的人情世故并没有多大感悟。几年后重读,有了不一样的体会,可见,时间确实能改变很多东西。能把人曾经笃信的信念变为怀疑乃至否定,甚至世界也不再是非黑即白。不禁感叹,大人的世界,真的挺复杂的。

故事背景是发生在1937年及以后的若干年,正是中国遭遇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时期,以一个留学生方鸿渐回国、找工作、友情、亲情与爱情展开,故事高潮迭起,文笔生动诙谐,人物跃然纸上。
追求刺激,方与鲍小姐回国船上偷情贪欢;怕伤人心,一直不肯明确拒绝对自己有好感的苏文纨,采用拖延战术使对方误会,最后不得已才道出自己的真心,苏闪电嫁人并与方反目;与两情相悦的唐晓芙也因为误会没有解开而分道扬镳;最后,与善解人意的孙结婚。
其实,方的感情线是挺有代表性的。因为阴差阳错,人最终很难与自己的挚爱步入婚姻。或是来早了,少年年轻气盛,不知爱情像一朵娇艳的花似的需要精心呵护而错过;或是来晚了,早前到了要结婚的年纪未觅得佳人所以只选择了一个合适的人相伴。
所以我明白了书中所讲,爱情之于婚姻,从来都不是必需品,自己也学会了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放在十八岁,谁告诉我这话,我肯定觉得不可思议。不爱为什么可以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大半辈子?以前我喜欢拿自己的标准去定义所有的事情,但是现在我明白了,我只能代表自己,并不能代表全世界。我只有权力要求自己该做个什么样子的人,该拥有什么样子的婚姻与爱情,却没办法要求别人。
自认为是个少数派,没有爱情的婚姻是断然无法接受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理解书中描写的婚姻的本质。可能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婚姻就是意外着陪伴与安定,意味着柴米油盐,意味着家长里短,意味着基因延续,唯独跟爱情几乎不沾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承诺本身而言,何其美。
夸自己一下,你理解别人的样子,真的很酷。以后希望自己的思想可以更丰盈,更能理解人生百态。可以理解,但是绝不接受,这依然是我这堂课要交的答卷。
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