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水彩小画241-260(零基础水彩人物篇)
新年的第一篇,先㊗️大家和自己新年快乐!
新的一年能顺利健康的做自己。
先回顾一下2020年,下半年只更新了三篇,其实这半年完全没有懈怠,反而是一直沉浸在赶作业的紧张氛围中,从7月开始周2回街景课,无缝穿插人物课直到年底。这两轮课的难度比较大,几乎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在作业上了,没有总结和思考,只有不停的下笔。
街景课直播时会作一些截图。花一晚的时候做线稿以及修正(水平线的位置对于画面效果的重要性);一晚的时间铺底色;接着就是反复看视频和完成画面了。一张大约总共需要3-4天的时间完成。
人物课的话线稿需要2晚,加上上色林林总总1周的时间正正好。对于完成度来讲并不是很宽裕,每每因为卡到交作业的节点了,就放过自己硬是按了暂停。
就这样快节奏的度过了2020的下半年~
人物课之后开始改绘练习,近期在一张画面上遇到了瓶颈,思考着怎么继续下去时突然发现好久没有总结了。到了⏸️、总结、再前行的时候了!!!
本章是零基础水彩人物篇
简单说下为什么我会学水彩人物?
画到目前小300张画面都是风景街景怎么会想到画水彩人物的呢
因为追星了 hhhhhh
之前没想过画人物是在新闻里看到的艺考人物的画面给我的印象太深了 ,大家明明画的都是同一个人,但怎么效果会差那么多。普通人不知道画成什么样了,对自己的实力是完全没有信心。
何况要把人画好看,画的像?别想了
但是,追星女孩的精神是很可怕的,鸡自己最在行! (鸡血的火焰熊熊燃烧🔥
选择水彩人物而不是素描或彩铅等一方面是因为水彩接触的比较多,二是觉得水彩方便啊,一笔下去皮肤做好了,在画两笔眼影眼线OK
想当然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
特别是发现我报了一门写实课以及老师很严格后(特别感谢老师的认真和严格!)
我会具体记录一些我反复裂开的瞬间
这种分裂感源于知识的缺失以及认知上的断层所造成
最后会在结尾总结心得
📖课程安排是务虚摸底3节课/单色五官及人像/彩色五官/进阶(背光/冷色皮肤/老人小孩/少数民族)
大致分为这4个阶段(课前担心完整头像练习不够的同学完全不用担心,作业做到崩溃,难度直接裂开)
⏩开始画面

摸底1 测试一下班里对水彩这种媒介的熟练程度

摸底2 看看大家对人像的理解
这个时候,我对人像的理解就是 眼睛鼻子嘴
只要具备了这些要素,加之肉色的脸,红色的嘴,谁敢说这不是一张脸
画完拍照,瞧!手机都说这是人脸诶!双重认证妥妥的
啪啪 上完点评课后 打脸打得巨响
在大致了解了办理同学们的水平后,开始了单色五官的练习

这轮课程一周两节,分成画面和点评,不同于我之前的上课形式。
两次课程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画面课 学技术照着画
点评课 横向比较查缺补漏
你不画你怎么知道问题在哪里
老师说不要画线
好家伙!双眼皮不是一条线吗?眼线和睫毛不都是一根根的线吗?
不是!
双眼皮是个褶子,是两层皮挤出了一条线,闭眼就没线了
眼线那是化了妆的,咱们画什么,画卸了妆的脸,顺便把假睫毛也去掉

我第一次知道鼻梁摸起来不是一样粗细的,有一块地方摸起来粗一些
鼻孔也不是全黑的,那是里面照不到光
要用块面去营造立体感
这时候我还找不到哪里有面

嘴巴和耳朵
不要涂了口红的嘴(至今还没掌握
耳朵的结构就像迷宫
这段时间我把部门同事的脸盯了个遍

五官学完了我们把它组合起来
哗!第二个头像完成了,感觉单色挺好玩的嘛(当时的我已经很满意了)
近视的朋友们可以把眼镜脱了看
隐约能看到两块俄罗斯方块
分别是倒过来的凸和凹
当时上课的我对人脸的认知还是眼睛、鼻子、嘴的结合
加上一丢丢深色,不知道为什么,但要在这里加点
ps一个小插曲:
当时课上到这里已经过去7节课了,小一半了。
有些同学觉得我是来学彩色的水彩人像的,快一半课了还是单色的有些心急呀
事实证明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我们继续按照时间线往下走
⏩我是彩色的分割线

结束了单色(熟赫)之后
开始进入彩色的阶段
先讲肤色的表达
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自己画过人像
我讲讲自己的经历吧
我觉得脸是肉色的黄色的,于是我用了黄色,红色等等
画完了直接送去杜莎夫人蜡像馆
为什么那么像蜡像,因为不透气,没有色彩关系,没有冷暖的冲突
简单粗暴的总结如下图

在作品赏析课里看到了用各种颜色表达肤色的画面
又鲜艳又好看
但胆子不肥是不敢尝试的
老师说她最早也是不敢在脸上加颜色的,反复的操作了之后形成了现在的用色习惯。
还是老套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勇于尝试

这节课开始带入头发和颈部的结构了
说实话我从来不知道喉结这个位置有三个球
没想到人物课让我丰富了这些知识
画的是表面,看不到底下的部分。若观察能力够强,能表达出个七七八八来。
但一旦了解了骨骼和肌肉,那就是开了天眼,画面的地基就稳了。
是时候放上这个链接了

哎!上张还不是整个头像嘛
怎么一夜回到解放前,又开始局部了呢?
从节课开始彩色局部五官练习
复习之前的知识,强化具体肌肉结构的表现。
有没有感觉比之前的画面要精细很多?
没有的话脱掉你的眼镜,不近视的朋友眯起你的眼睛
朦朦胧胧中是不是觉得有点立体
从这节课开始,我感觉人脸不再是眼睛鼻子嘴的组合
是给我平地建高楼的感觉了(叠加),反之是从一块原石打磨一个雕像(去除)。
一张张脸仿佛一个海拔地图。

原本就难得画面再开了死亡难度buff⛄️
主要刻画鼻唇 另外撒点其他的 上一张半张脸在暗部里,下一张体现环境光
我没有学过素描,我体会不了黑白灰,以及反光、环境光
了解需要时间,输出更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大量经验的积累
于是我毫无悬念的翻车了
我的暗面一样黑,一样黑的后果就是半张脸塌下去了
黑,要分最黑,很黑,一点黑和不怎么黑
就和满分10分的调查问卷一样
不满意-不怎么满意-一半-满意-很满意
那细腻的画面给黑白灰三着都进行了满分十分的细分
那就是张精确度极高的海拔图了

冷色皮肤的表达
这个小哥哥是冷白皮的
羡慕吧,流行的冷白皮,穿什么都好看的冷白皮
好的,那基调是蓝色,暗部用红色
我看东西一向比较浓艳,不够蓝我就给你加,加到看到蓝色为止。
于是我不遗余力的画了好几天创造了一个阿凡达小哥

我忘记我是用mg还是什么颜色做的了
反正蓝是够蓝了
一周已经过去大半,剩余做作业的时间不多了
而且考虑到用了阿诗的成本问题
我不想也不能重画了☃️☃️
于是我开始洗,我拿了只笔蘸了水,反复擦蓝色的部分(确实擦浅了不少
在画上头发和背景
最终get了一个地球小哥
问题来了:蓝色到底怎么用
湿画的时候用!纯蓝色(沉淀不明显的)!点着用!
干了以后会显示成无色/白色⬅️

头发的表现
和脸色一样的思路,如果用一个颜色去表达脸部会蜡黄
头部是个球体,也要区分两面和暗面,用对比色来增强感觉

Q:老人还是小孩子难画?
A:老人,脸上东西多啊
老师:小孩更难画。老人脸上东西多,那就表达好了。如果脸上结构少,怎么去表达呢?
又是半张脸在暗部的
此刻的我已经有了前车的经验,即 就算黑也要黑出层次!黑的五彩斑斓!
所以经验的积累必须先done,画了才能看到问题,并且渐渐的会用身体去记住这种感觉。

开头提到了裂开的感觉
我原本想给画面打个裂开程度排比,结果发现既然每节课都裂开,打分也失去了意义
但这张要重点拿出来打上最炸裂☃️☃️☃️
全部打给她的小卷毛!
画到一半她的小九九有中芥末章鱼的感觉,窒息

说了那么多,终于来到了最后一课
所以开头觉得练习不够的同学到了这一课,都觉得够了吧
来画一位少数民族的姑娘
我把最后一课的作业发给我朋友看之后,她给我发了丁真小哥哥的照片说配不配。
我jio得,天仙配
跟着我啰里八嗦的心路历程走完了4个月的光景
水彩人物课结束了
我也找到了我今后的课题:素描
老师一点就看穿了我没有素描功底的本质
回到开头提到的认知的断层
没有这方面的认知导致我压根看不到
老师指出了以后也理解不了
路是一步步走的,现在我已经报了素描课。要开始黑手手赶作业的日子了。
课上完了有点空虚
我就找了很多小姐姐的照片(如下)


加工完了(如上
意外的发现这样对比还挺有意思挺好看的(厚脸皮的嘿嘿

课后改绘第一张练习
画完线稿觉得无从下手,脑子发懵
习惯了跟着老师的视频画作业,甚至一节课的视频会看很多遍,就算脑子没跟上,手也能模仿着老师的下笔点去画
最终没有再翻视频,回忆着这几个月作业的感受,一步步画完了
还挺满意的

第二张选了个死亡角度的小姐姐
线稿修了很久

第三张还是死亡角度➕非常模糊的原图
大体表现出了想要表达的感觉
ps:这时发现这本风琴本有点点小啊 19.5*14.5,之前课上的基本都是8k的

画完前三张发现还是素描关系的缺失,说白了就是不立体
颜色都涂了,但不立体。
想要立体感?雕塑走一个(其实原画是何石磊老师的色粉,当时惊艳过了头以为是个雕塑的照片)
画完感觉自己开挂了,什么画雕像无聊,完全没有的事情。
太美,太香了😍
来看一个过程图

为了解决立体这个问题
铺完底色以后我就从画面最深的地方开始画
于是就顶着一个黑鼻子顶了很久
在用了好多天做头,周二烫个刘海,周三做一下左边,周四做完右边,周五在整体修复一下
最终效果很满意
回顾了一下为什么做头做了那么久,因为纸太小了T T 原本就不灵活的手简直卡了壳

一口气写20张有点虚,写到后面略有胡言乱语之嫌疑
画完雕像感觉稍微了解了一点点变立体的方法,找到了一些有的放矢的感觉。
人物课结束以后最深的一个感受就是思维上的缺失会导致完全无法理解一些问题。
老师讲给你听了,但是因为两个大脑的认知水平差了好几个层次,不光是想不明白,连带眼睛看不到,手更是做不到。
同理,很多事情皆是如此,没有经历过无法感同身受。
学画画的道路上多次有过这种感觉,这次因为人物课的难度摆在那里,问题更是毫无保留的暴露在了眼前。这也是学习一门全新的知识带来的不同体验。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废话不多说、我去二刷课程了!
PS:在回顾2020年的画面时,我有了很多新的感受
接下去会用其他颜色或斜体字去更新之前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