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对话杨玏丨时刻保持「海绵吸水」的状态,塑造「有法可依」的真实人物
《流金岁月》里的章安仁已经下线了,但是关于「章安仁们」的讨论并没有停止。
第一次看杨玏老师演戏是《大丈夫》,后来又关注了《小丈夫》,特别喜欢他和俞飞鸿老师恋爱的感觉。
后来,又关注了《匆匆那年》、《致青春》、《三十而已》、《流金岁月》,总之他演的角色我都很喜欢。
当然了,这些角色在生活中都不讨喜,被称为是「渣男」,但在杨玏老师塑造下能让人又爱又恨,足见杨玏的表演功力。

众所周知,他出生在表演世家,父亲是杨立新。他从不避讳自己的家庭,也经常谈到父亲,父子俩的相处像哥们,也造就了他活泼开朗又幽默可亲的性格。
近日,梗姐约了杨玏老师的采访,此时他正在拍摄《纵有疾风起》,趁着午休的时间,我们聊了聊陈屿和章安仁的塑造过程,以及他一路走来的成长经历。
杨玏老师真的非常亲切、接地气,没有任何架子,偶尔会跟着网友的节奏一起骂骂自己演过的角色,论起「自黑」,真的没有人能比得过他。
梗姐:最近《流金岁月》热播,网友都讨论觉得章安仁比陈屿还气人,对此您有什么样的感想吗?
杨玏:气人啊,我都觉得烦,我比观众还烦。
梗姐:在您眼中章安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杨玏:大家老说所谓的「凤凰男」,我觉得「凤凰男」说的不是一类人,而是我们的成长环境带给我们的自卑。章安仁的自卑在这个剧里显得特别明显,尤其是他碰到蒋南孙这样一个出身很好,成长在物质条件很优渥的家庭里面,他面对这样一个女朋友他还是选择了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了自己的欲望,包括他的「步步为营」,他每一步的选择都谨小慎微,我觉得这不是缺点,而是他的原罪,因为他的成长环境和生活就是这样的。
梗姐:其实你和章安仁是完全不一样的人。
杨玏:对,所以我想我尽量把自己的脚穿进他的鞋里,陪他走一段路吧。

梗姐:章安仁和陈屿都是有缺点的男性,当初在拿到剧本、开始准备角色的时候,有想过会引起观众这么大的讨论量吗?
杨玏:我没想这种事儿,因为不管男人还是女人,谁生活中没有缺点呢?我觉得我工作很大一部分是把可恨的人身上可爱的地方演出来,也把可爱的人身上可恨的地方演出来。我觉得这才是演员的本职工作,演个纸片人,人性上没有任何缺点,光芒万丈,这是不对的。所以还是能把职业价值体现一点,至于播出后会不会被骂,这也不是我的考虑范围,我也控制不了,这戏能成功拍完成功播出,我就已经很感恩了。
梗姐:我发现很多网友都说感觉杨玏总演这种令人窒息的角色,有些定型了,对此您有什么想要回应大家的吗?
杨玏:我觉得我职业生涯这么长,我可能会拍到60岁、70岁,慢慢来呗,可能这段时间就赶上了。我觉得现在对我来说要保持一个海面吸水的状态,能够和好的导演和团队合作,慢慢来呗。这段时间这几个角色对于我来说就是沧海一粟。

梗姐:你会接角色的时候规避掉以前演过的角色类型吗?
杨玏:没有,我觉得能够有好的角色和剧作找到我,对于我来说这事儿就很感恩了。不会说这个角色我演过我就不接了,我计划不了那么远,因为演员这个职业就是这样的,我觉得也就计划三个月半年的时间,可能我只能想想我下一部戏是什么样的,但是明年或者更远的事情我考虑不了。
梗姐:在《流金岁月》里好像戏份并不是太多,跟蒋南孙分手后就出镜很少了,当初为什么会接这部戏呢?
杨玏:首先是沈严导演对我发出了邀请,我特别希望和沈严导演以及他的团队合作,而且我看了剧本,觉得人物写得很真实,不是那种虚假繁荣、高大上,而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章安仁可能是这一系列的人物当中第一个出来接受暴击的,我觉得还挺有趣的,于是就接了。包括章安仁写得很真实,人有欲望不怕,他只不过是放在命运的轮回里,他一直在被甩干,让大家看到沥出来的这些水,我觉得人物写得挺好。(突然变文艺,不知道该接什么……)
梗姐:在塑造角色的过程中会从身边的人上汲取灵感吗?您是如何塑造陈屿和章安仁的呢?
杨玏:从生活中来,我个人觉得作为一个演员,如果不能好好生活好好观察生活,是不能塑造好角色的。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原生家庭、待人接物的态度都是不同的,还是得从生活中观察。还有和好的工作同事一起也是能从他们生活中观察到的,比如我现在和田雨、靳东老师合作,可能我自己对戏的时候会想着说他们可能这样演,但是到了现场发现对方演出了另外一种感觉,这些都是观察的一部分。

陈屿和章安仁可能有一面是我可以从生活中汲取的,但生活中完完全全一样的人可能是没有的。拍陈屿的时候我会和我身边结了婚的男性朋友聊天,我觉得陈屿还是代表了生活中男性朋友的某一面或某一个角度的,他们会对婚姻有所抱怨,会对生活中的无奈和压力有所抱怨。跟他们聊天的时候感受到生活的无奈是对塑造角色很有帮助的。
梗姐:在《流金岁月》里您和何泓姗有对手戏,她演您大学时候的前女友,之前你们还合作过《匆匆那年》,那么这次再合作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杨玏:之前拍戏的时候我不知道何泓姗演袁媛,后来进组拍戏,我们都对完剧本了,突然有一天我问说「袁媛谁演啊」,后来沈严导演说选角导演找的泓姗。我说「真会找,全连上了」。
其实这么多年我们也没联系,一直都没见过,我觉得泓姗状态保持得真好。她基本上没变样,我们拍《匆匆那年》的时候是13年,何泓姗完全没变样。性格还是那样,挺开朗的。
梗姐:很多网友看完《三十而已》里钟晓芹和陈屿这对都觉得自己要恐婚了,拍完之后您有什么感受吗?
梗姐:我都不是拍完那段时间,我是拍的时候天天和张晓波导演聊,主要还是从角色出发,我说「小两口怎么能把日子过程这样」,但实际上后来我自己拍那段戏的时候我也琢磨,我后来明白了,不是他们把生活过成这样了,而是他们对待自己、对待这份情感和对待对方的态度应该是什么样的。这和进不进入婚姻的关系其实没那么大,而是说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生活,我们面对生活当中的种种焦虑和烦厌,我们应该怎么做。
我们无论如何都是和另外一个人相处,无论如何要面对另一个人,婚姻就是各种小细节,日常中每分每秒累积下来的。

梗姐:在择戏方面您有什么标准吗?您好像不是特别执着于主角。
杨玏:我觉得对于我来讲,目前的工作状态和接戏标准还是和专业的团队和导演合作,能够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因为专业的导演和专业的团队必然会请专业的演员,我能从这些前辈身上学到一些东西。我觉得能够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下工作,拍每部戏都能有收获是最重要的。
还有剧作的人物,我比较追求复杂一点的人物,别太单薄,即便是单面的人物,在阳光下也要有阴影。我觉得能把阴影展现给观众,是这个职业必要的。
梗姐:去年您还播出过一部戏《黑色灯塔》,您饰演的是高级检察官李旭尧,塑造这个角色是不是需要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呢?您有做什么功课吗?
杨玏:这部戏更职业剧一点,很强情节,因为不同的案件把人物职业的那一面带出来,我那个时候狂看刑法什么的,我之前对检察官这个行业不是很了解,虽然我从小一直看法制栏目,但看节目和日常生活中的庭审工作还是差挺远的。所以我就狂补知识,包括庭审的步骤、日常生活节奏,那个时候在厦门拍戏的时候看了好几个庭审,在剧组有高法的执导,一直在学习。
我觉得拍每一个角色不只是陪他们走一段路,而是要理解这个人物,与他产生共情,包括他的人生境遇、情感关系,要体会他的人生。
梗姐:我第一次看您演戏是《大丈夫》,您和俞飞鸿老师演对手戏,后来又合作了《小丈夫》,演姐弟恋的感受是怎样的呢?生活中能接受姐弟恋吗?
杨玏:我没谈过姐弟恋,所以拍那个戏的时候就觉得既然接到了这个角色,就好好珍惜。我跟飞鸿姐交流没什么代沟,她也是个少女,心里住着一个小姑娘,在业务上肯定是她带着我,我那个时候还小,飞鸿姐是个很有经验的演员,自己也做导演,实际上还是她带着我,生活中的交流没有任何的问题。
姐弟恋这个事儿我觉得我能接受,因为感情太个人了,可以自私一点,我爸妈对这事儿也不反对。
梗姐:您还演了一部古装轻喜剧《欢乐英雄》,还没有播出,能简单介绍一下您饰演的角色吗?这个角色会为观众带来怎样的惊喜呢?
杨玏:那是一个古龙先生小说改编的,我们拍了大概半年的时间,每天跟上班一样,早上起来大家都在棚里化妆,我觉得多少尝到了一点尚敬导演拍《武林外传》的滋味。
梗姐:都说喜剧很难演,您觉得呢?我看过您《三十而已》的花絮,感觉您也是个挺搞笑的人。第一次演纯喜剧的作品有什么感受?
杨玏:我觉得喜剧就是要时刻动脑子,在肢体上能够达到那个节奏和要求,喜剧还是挺累的。有时候演正剧把台词记下来,还有一些细节都装在脑子里以后就照本宣科,该怎么演怎么演就行了。喜剧就是要掌握节奏,如果节奏压不上,观众看着就不好笑。

这部戏有很多专业的喜剧演员,包括贾冰老师啊之类的,他们时不常的就会即兴演一段,至于能不能接住就得考验自己的本事和经验了。
梗姐:您现在正在拍《纵有疾风起》吧?能介绍一下这部戏吗?还有您现在演的角色祝燃。
杨玏:我觉得祝燃也有点偏喜剧,他是个律师,实际上是个妻管严,所以他太憋闷了,没事儿就会找点乐子,比如看小姐姐直播、女团、小视频之类的,然后在仅有的每个月的零花钱下还得给人家打赏、买礼物,这点小恶趣味最后还被爱人抓包了。最后就被迫进入公关公司,让自己能够直起腰来生活,让自己励志。
梗姐:您还是演现代戏比较多一些,之前看过您演的《九州缥缈录》还有《清平乐》,对自己的古装造型满意吗?感觉演古装戏和现代戏的区别在哪儿呢?
杨玏:谈不上什么满不满意的,我就这么一块料,量体裁衣,造型老师看怎么舒服怎么来。
我觉得古装和现代是天平的两边,一边是古装,类似于《清平乐》这种,我接古装戏还是挺有要求的,我希望接一些稍微正一些的,有法可依,得是原来就有的真人,真正存在过。另一边就是生活戏,贴近生活,这种就离生活太近了,怎么演出来才能让观众「共情」。所以两边都不容易,如果生活戏演得不生活就悬浮了,这个根就扎不下去了。
梗姐:演古装戏会花更多的时间准备吗?
杨玏:会,因为我会逼着自己多看点,包括了解当时整个世界是什么样的,让这个人物有法可依。人的生活节奏和每天面对的焦虑,包括整体的氛围是什么样的。
梗姐:您现在已经是经验很丰富的演员了,那么在接到每一个角色之前还会做很多功课吗?还是已经信手拈来了?一般都会准备一些什么呢?
杨玏:我觉得这是做演员的乐趣之一,如果不干这些事儿,只是说些台词,演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惊恐悲」,我觉得没多大意思。我觉得我还是挺享受做功课这件事儿的。

梗姐:目前有想要尝试的角色类型吗?
杨玏:之前拍《九州》的时候我演了个反派,但我觉得戏份太少了,一个大boss就最后等着吕归尘呢。我想演个彻彻底底的反派角色,类似张东升这种,我觉得这事儿应该挺过瘾的。
梗姐:我看您之前的简历也担任过执行导演,以后想要转行幕后吗?当初为什么会去做执行导演呢?
杨玏:那个时候在上大学呢,因为电视剧怎么拍的我了解,但是对于电影的拍摄我还挺好奇的。我当时学的是戏剧专业,我就想了解一下电影的工业化过程,正好那个时候小刚导演在拍《唐山大地震》,我就让我爸舔着脸给冯小刚老师打了个电话,说能不能让儿子去你那看看去。然后人家就欣然答应了,但是那个时候也不知道应该干嘛,完全是小朋友甩膀子卖力气。
后来拍完我就回去上学了,然后同事给我打电话说我们这儿又筹备了新戏《非诚勿扰2》,我想了想就跟学校提休学一个学期,把这事儿就干了,《非诚勿扰2》是完全从筹备到拍摄再到后期上院线的过程。
我觉得当不当导演看缘分,任何一个艺术作品都不是一个人完成的,得看团队是什么样,慢慢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