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作坊】超越自然与文化:控制论、生机论、器官学!
Descola的《超越自然与文化》,正如陆老师在会议前好像又关注了一下的,真的与许煜的《递归与偶然》在某个重要话题上是珠联璧合的作品——对当代两个垂直维度人-自然,人-机械的各种超越。
超越人-机械当然不是《递归与偶然》最富创见的部分,但是整合论述的基石。如果借助Déscolarise的模版,我觉得能对许老师的有机论(包括机械有机即控制论,器官学和生机论三种)有些明晰效果。
控制论下,机械拥有了跟人“类似”的有机性——递归,但借助Descola类比主义的观点,此时在本体上其实是人-机械之间最不连续的状态。因为这就像中国古代从人体中发现了阴阳,在山水里发现了阴阳,然后把它们类比一样。通过同构获得的联系是跳跃的。人-机械在控制论下并未获得了具体的一致性——人的有机、机械的有机、自然的有机依旧是一个分层系统,尽管结合的相当致密,但层与层之间还是不延续的。
生机论下,机械系统和人仿佛都有某种奇妙的灵韵,这种不可理解的有机性将两者联系起来。但机械和人在物质/身体上却是异质的。这类似于Descola的泛灵主义,此种超越没有肉身的具体性。
器官学下,不管是人把机械纳入自己主导的生命系统,机械作为人的工具,或者反过来技术体系把人当作环节。我认为导致的都是线性因果的发展,反而是回到了很纯正的机械主义。大概只有另一种,当机械和人无论内在性还是物理性都是延续的,此时机械技术相当于从人的灵魂血肉里长出来的时候,才真正实现了对人-机械的超越,根据Descola图腾主义,机械是人的兄弟姐妹或父辈。
我们发展出对人-机械的新认识论的之后呢?我从读书会得到的答案是——此种感知作为新的公式(不断变动的)带入到递归。
在许煜看来,递归(循环的因果)是有机区别于无机(线性的因果)的关键。但我们知道作为算法的递归至少有三个限制:有限的次数,可知的公式,确定的初值,算法递归完全是可计算的。那么人作为递归的有机体的怎么就能开展出另一个不可计算的维度?也就是说人的递归(反身性)的偶然来自哪里?大概是这样吧,我想。我们开发出一种新认识论就相当于开发出新的递归公式,这个公式是不可把握的,导致我们的值(递归过程的某一点)也是不可把握的。感知可能是人唯一能召唤出的偶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