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2021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真题(回忆版)分析(勤思)
四川大学2021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已经结束。勤思考研汉硕团队从试卷结构、题型分布、分值详解等方式,为大家带来备考建议。为了让同学们尽快看到分析,因为时间仓促,如果大家对于其中某些内容有疑问,欢迎大家积极反馈给我们;我们会尽快修订出最新版;




三、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一)总体难度及考查特色
四川大学2021年整体试卷题型难度不大,但题量较多。
从题型上来看,专业一主观题和客观题结合考查,专业二均以主观题为主。
从内容上来看,专业一现代汉语比重大,其中语音、词汇、语法等内容是考查重点,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专业二以简答题和案例分析为主。客观题针对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进行考查。
此外,关于“给”的词性、词义的性质、成都话所属的方言、“臧”的笔画等考点在勤思21年四川大学模拟试卷中有所涉及,具体答案,勤思学员可以参考;
(二)各科目考查分析
【汉语基础】
从2021年最新的汉硕考题来看,现代汉语依然是考查重点。客观题偏向于考查基础知识,主观题中考试内容覆盖面广,分布均衡。尤其是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例如:
两个人约好中午见面。一个人十二点到,另一个人一点到,体现了词义的( )。(2021年川大选择题)
A.模糊性 B.概括性 C.民族性 D.时代性
【勤思解析要点】词义有精确性和模糊性,有些词是表义明确的,如声母、骆驼等,有些词表义模糊。
词义的模糊性指的是词义的界限有不确定性。它来源于词所指的事物边界不清。例如“中午”同“上午”“下午”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我们不知道几点几分钟到几点几分钟是中午。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专业二注重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和对外汉语教学能力的考查,题型主客观题结合考查。希望大家在备考过程中增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可以参考勤思提供的相关真题,模拟题等资料进行积累;
关于文化知识的考察,就今年的题目给大家举两个小例子:
例1:文以载道。(2021年川大名词解释)
【勤思解析】文以载道,是中唐时期韩愈和柳宗元掀起的“古文运动”所提出的口号,提倡文章必须有思想性,必须表达和宣扬儒家的道统,反对空洞无物,反对因袭模仿,反对矫揉造作。这次古文运动的根本性质是恢复儒家道统,改变文体、文风。
例2:崔莺莺是哪部戏剧的主人公:( )。(2021年川大填空题)
【勤思解析】《西厢记》。崔莺莺,元代王实甫杂剧《西厢记》中的女主人公,前朝崔相国的女儿,父亲死后随母扶柩回乡﹐暂住普救寺西厢下,与张生产生爱情。她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典型形象之一,聪慧机敏、美丽多情,具有顽强的反封建斗争精神。
(三)其他备考注意事项
从21年川大考题来看,分析类题目,语音分析、病句修改、歧义分析法、词语辨析等题目要多练习,形成做题思路。同时也要注意中外文化知识的积累。
此外,川大题量较大,题型丰富,建议考生在复习时练习答题速度,把握答题节奏。
最后,大家要结合历年真题,把握学校的出题特色,有针对性、有方法地备考!
(四)关于初试查分排名
一般会在每年的2月份,公布成绩;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保持平稳心态,对于分数高还是低等都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因为有些学校的录取分数就偏高,有些就偏低。从出分到复试,1个月的时间,足够让准备充分的你实现逆袭!大家最好能看到与你报考同一个院校与专业的排名情况,这样会更有一些胜算;可以搜索公益的“勤思考研院校报考助手”,来进行提前关注,出分后,进行排名。
-
长弓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08 10: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