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帮助GMAT备考的一些生活规划(一,早起)
其实我并不太愿意将这篇文章题目加上GMAT的标签,因为我对调整自己生活作息和习惯规划已经持续进行了很多年了。
首先想申明的是,我不是一个学霸,从小以来都不是;相反,学习还挺渣,因为我既不聪明还人懒。最近小红书很火的 “鱼太闲” 就是我的写照。不过总算有一点好的:我所有的脑细胞和精力都放在了研究如何可以通过某些方法或是捷径,让自己可以更好地偷懒,顺便还能有一个不错的成绩。毕竟我还是希望自己成为社会群体中被人看得起,不愿意被轻易比下去的那个俗人。
一 “早起”。
我的第一个闹钟设在早晨6:30已经有三年了,虽然我几乎没有一天6:30前起床过,甚至有想过要6:30起床。就为了每天早上有一个外力可以让自己再6:30被吵醒,习惯这个节奏,持续了两年。然后在最近一年,我才开始慢慢有胆将这个6:30早起的计划拿到台面上来尝试。网上很多人的建议是:1. 有一个很好的可以让自己早起的理由;2. 前一晚提前做好准备,包括前一晚一定要早睡;3. 不要一次性提早太多,要循序渐进。等等。
直到最近我看到一个播主在小红书上揭示了一个掏心掏肺的真理:不要妄想任何方式的早起可以没有一点痛苦!这也是我这最近一年来的体会:不幸的是-无论怎样,早起都是非常痛苦的!尤其是长期坚持早起,更痛苦!所有我们能想到和不能想到的方法,只能小程度地让自己减轻这份痛苦。有了这个心理准备,接受这项挑战,更有可能会成功。
找个好的早起理由
人都是目的性动物。我们需要的早起是一个需要长期养成的习惯,不是两天打渔三天晒网,不是做身体运动,做五天休两天,来个大姨妈还要暂停。所以理由一定要充分且持续。
网上有人问,如果某天需要早起赶飞机,参加一个重要会议见一个重要的人,自己总能立刻从床上起来。因为这一点的认同,我也尝试过自己心理暗示,这个早起计划,我只坚持一天。结果失败。不要试图骗自己就坚持一天。因为第二天用同一个理由来匡自己的时候,效力就会下降。
当我们找到一个好的理由的时候,最好是一早起来立刻就能实现这个理由。比如,我想好了早上最想吃的美味早餐,想好一起床就立刻去做了吃。注意:重点往往不是为了早起,而是为了实现这个理由。所以不要自欺欺人。如果我不爱运动,就不要用去运动来作为早起的理由,不是仅仅为了骗自己说因为别的人觉得运动能让自己显得积极健康。
没有一个理由是永久的,因为总有目标实现的一天,如果一个理由不能实现,那就没有意义也不会去坚持了。所以早起的理由,总要不停的更换,不停地保持新鲜。这样,决定了我们阶段性的要在早起后安排不同的规划。这是非常正常的。
到底该几点起床?
很多人6点起床,5:30起床,还有甚者4点起床。这些都取决于个人需要,除了每个人所需每日睡眠量是固定值,睡眠时间的起始终止都是变量。所谓时差不仅在地域上存在,也因人而异。所谓中医里几点哪个器官排毒等等,我相信,将作息包括睡眠,进食,工作等作为一个整体往前往后移动几小时,只要不是完全日夜颠倒,应该没有多大影响。因为太阳光是可以导致人体褪黑素的产生的因素。加上每个地域在纬度上的差异,日夜长度也是有差别的。
这里的早起时间,也还要考虑到整个生活作息的时间规划。比如在周末,市场的开放时间会比较晚,如果我有安排周末上午出去散步或买菜,发现超市都还没有开放,就会大大影响整个时间规划,导致浪费时间和破坏整体时间规划的安排,让自己在精神上受挫。
因为有选择才会痛苦
人就是因为有太多选择才会痛苦。选择不能减少,但我们可以扼杀时间。不要给做选择留时间!闹铃一响,立刻进入程序状态,一件接一件做规划好的事情。我们没有时间到那个时候再去翻看计划列表。列表在前一天晚上入睡前,已经在脑海里演练了四五遍。我保证第二天醒来,潜意识自动运行每项程序,一气呵成。还没意识到痛苦,一切已经结束了。
收获好处
仔细想想早起带来的好处,除了一个理由以外,一整天的规划也很重要。一些好处是我们要经过复盘总结出来的,因为很多短期效果不能见。也许是一天之内做了很多原本没时间做的活,那就要保证除了早起外,其他一天内的时间也要高效利用,才对得起早起的付出。这样良性循环,会让自己更有动力。比如一个临时安排的事件原本会打乱了一天的计划,因为早起,把最重要的事情在早晨做完了,这样给了之后一天剩余的时间更多的灵活机动,可以更好的安排放松玩耍和朋友聚会社交的时间。比如早起出门散步,适合喜欢安静的人。可以感受宽敞的室外自由空间。就好像小时候我们总喜欢周末的时候去学校操场和教室里玩耍。比如写作,画画。早起的时间,我个人觉得用在输出创作上更有动力,因为收获比较显而易见比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