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以腰4~5,腰5~骶1间隙发病率最高,约占90%~96%,多个椎间隙同时发病者仅占5%~22%。腰椎间盘突出症以青壮年为最多,男性较女性多,20岁以内占6%左右,老年人发病率低。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时有一定的规律可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性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腰椎间盘突出前期
髓核因退变和损伤可变成碎块,或呈瘢痕样结缔组织;变性的纤维环可因反复损伤而变薄变软或产生裂隙。这些变化可引起腰部不适和疼痛。青少年患者可在无退变时,因强大暴力引起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
2、椎间盘突出期
外伤或正常的活动使椎间盘内压力增加时,髓核从纤维环薄弱处或破裂处突出。突出物刺激或压迫神经组织引起腰腿痛,严重者引起大小便功能障碍。在老年患者,整个纤维环变得软弱松弛,椎间盘可向周围膨出,该平面椎管前后径变小。
3、腰椎间盘突出晚期
腰椎间盘突出后,病程较长者,其椎间盘本身和其他邻近结构均可发生各种继发性病理改变。
⑴椎间盘突出物纤维化或钙化。
⑵椎间隙变窄,椎体骨质增生。
⑶后纵韧带增厚和骨化。
⑷黄韧带肥厚、钙化,甚至骨化。
⑸椎小关节退变:因椎间隙变窄和失稳,椎小关节负荷增加,引起关节突过度骑跨、肥大、增生、关节囊韧带增生骨化,发生骨关节炎。
⑹继发椎管狭窄。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