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读书单及心得
《一句顶一万句》:人生一辈子不过找个说的着话的人,来排解自己无边的孤独。爱人、朋友、亲人,所求不过是能说到一块去。对友情对爱情对亲情,所求的就是交心。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两年的理解和领悟和这本书很好的契合了。自己想要的都在身边,要珍惜。
《小王子》:孩子的纯粹、直接和爱。我之前看不懂也看不下去,看懂看的下去的时候,就是已经永远失去的时候了。
《跳出猴子思维》:花花倾情推荐,确实是本好书。反思焦虑的来源,不再被皮下的小猴子操控,增加自我认同。
《一本小小的情绪管理书》:工具书,情绪阈值的概念让自己知道这两年来为什么易激怒易发火。情绪桶满了,不该责备自己是坏脾气的人,是情绪从来没有被清理、处理的原因。接纳情绪,和自己和解。
《自卑与超越》:这两年自卑情绪爆棚,自我认同全面崩塌,本来企图用此本书自救,结果看到一半,心态变得更崩溃,觉得自己一切的问题都从幼年有起源,再改如何来得及。后面慢慢能静下心来后,觉得这是一本很好的教育指导书,教自己养娃。还有就是要相信意识到就是改变的开始,人定胜天,要自洽自得。
《挪威的森林》:真的很会写,抑郁心态下看这本书简直不能更有共鸣了。一直羡慕别人活得积极向上有目标,原来有和我一样迷茫、自我贬低、挣扎着活的人。也描写了抑郁的传染性,有抑郁倾向的人接触了这种湿淋淋的心态,会像被吸到了黑洞里,简直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
《人间便利店》:这本和挪威的森林差不多时候读的,都是丧丧的书。最大的帮助是了解到人生怎样活都是都是可以的。自我的一切不必分正面负面,接纳自我本身就是救赎。
《你的自卑感只是一种妄想》:佛教的心灵指导书。内核很好,不与人争,当自己人生的主角。但内容觉得偏鸡汤,无法被说服,不信不灵。
《正见》《人间是剧场》:佛教理论书,人生观迷茫时候对佛教感兴趣买的,想看看是否能接受这种观念。后来很快重归共产主义怀抱,书没看多少。2021年要研究下。
《亲密关系》《热锅上的蚂蚁》《你的亲子关系价值千金》:纠结家庭关系时看的书,通过看别人的故事,理解家庭问题的共病。归根都是爱自己才是家庭和睦的首要条件,自己成长强大了,家庭才有可能处理的好,寄希望于他人是混乱的开始。
《你的2岁孩子》:师姐推荐的育儿书,感觉与其说是引导书,不如说是解惑书。告诉你孩子大体的波浪式发育轨线,以及她可能也不遵从这个,都正常。她一切的情绪问题、臭毛病、让你抓狂的行为都是她发育过程中自然的过程,都正常。不要过分焦虑,尊重、接纳、爱她加适度引导就好了。
《82年生的金智英》:感觉好像是2020年女权讨论兴起的某一个起点,讲在家庭中女性的消音、奉献和牺牲。支持女权或者说平权现在更清晰了的一个想法和理念。人先是人才分男女,万事可奉献可牺牲但要是自愿和欢喜的,不能是被环境和他人逼迫,或者糊里糊涂自我意识不到就做了的。和小毕深夜讨论过,避免的最大方法就是富养女儿,让她从爱里长大,知道自尊自强,以自我感受为先。知道人与人之间的爱和友好,从来不需要报答和感到亏欠的。
延伸,2020年成功做到的另外一件事就是摆脱外貌焦虑。这个也是在豆瓣和b站看了大量的关于外貌焦虑的讨论、视频和美妆穿衣up主视频,以及通过和好友半年多的OOTD分享完成的。外貌焦虑的话题豆瓣有很多,不仅是女权一直讨伐的焦点,也是消费主义讨伐的焦点。通过外貌焦虑增强女性的不自信,降低自我认可,进而为焦虑买单。当然这种现象有社会影响也有家庭原因。摆脱的方法是认可自己是个普普通通人,寻找到自己的内在的闪光点和外在好看的地方。和自己和解,更努力以及更好的爱自己。
《把控体重,把握人生》《过简单而有品质的生活》《用极简主义改变生活》《断舍离》:极简是很好的生活理念。书都是差不多的,关于物与我,我对生活该如何把控,如何从整理物品开始整理生活,整理人生理念。理解和实践最重要,还在开始阶段。包括丧心病狂攒钱小组和极简生活小组都是今年开始加入的。关于物欲,同样延伸看了很多关于消费主义的讨论,意识到自己算是被消费注意洗脑的了。爱物没错,但爱消费,爱花钱的快感,相信买了什么我就能成为什么,既荒唐又过于空虚浅薄了。同样有很多消费是因为外貌焦虑作祟。从3月份开始记录自己的享受型购物消费,从为了买而买过度到现在买有用买喜欢,没有彻底摆脱消费主义的影响,但已比之前克制和理性。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了不起的中年妇女》:鸡汤文,不好看,归根都是一句话,认可自己,把控生活。
《小狗钱钱》:疫情期间开始关注理财,认真看的入门级书。钱要分类,建一个金鹅基金,用来生蛋。这本书也很适合自我成长,怎样在对金钱的掌控中获得自信和对生活的掌控感。
《半小时漫画经济学1,2》:疫情期间看的书,出于对世界经济崩溃,大萧条来临的恐慌去看的。看完觉得历史规律要顺应,中国能走到今天很不容易,对国家的相信很重要。在资本位和人本位之间的平衡很重要。另外,从勤俭节约到号召消费,很多自以为的美德不必上升到价值评判,可能不过是国家发展,经济发展需要而已。不被环境影响,有自我的判断很重要,随波逐流定会迷茫。
接着这种思想去看了b站对资本论和共产主义的解读。 对共产主义的目标是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实现人类自我解放的社会,这些政治课本上的话产生了真正的理解和认同。希望真的世界最终能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这真的是理想国,也是对我工作以来对于工作目的,人生意义所有迷茫,所有又怎样呢最好的解决答案。ps:小猪佩奇堪称理想的共产主义理想国,物质极度丰富,人民高度文明,不铺张浪费,各取所需,各尽所能,用爱好引导生活,积极向上,充满爱和包容。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热闹眼皮看的,讲东周列国的事,记得好像接着还看了关于魏晋南北朝的一些小说。感触就是,历史是强者智者的,他们决定了时代的走向和背景墙一样普罗大众的生活。
《张大小姐》:忘了为啥,对洪晃好奇,所以去看了这本书。写太一般了,故事乱糟糟,还不如晋江的小说。不过能看到,上层阶级的强大和随意,生活在他们那里太容易,别人的一生、幸福和不幸对他们不过是冒险的经历和谈资而已。目前对这个还是没能理解,人生是否真的就是普通人是被观察的小蚂蚁,强者是看透真相的引导者,如果是这样未免太可悲可怜。
《过午不食》:短篇文集,蛮好看的,看过不记得内容了,就记得是关于生活的无序、混乱、茫然,以及背后的一丢丢的爱和希望。
《喜宝》《承欢记》《我的前半生》:集中看的亦舒的书,文笔很好,也讨论了一些问题,关于原生家庭,关于夫妻关系,关于独立。但本质还是言情小说,女猪脚的人生不可复刻,永远有奇遇。感触是女生要有点小骄傲和自矜,自己当自己是女主角最重要。
还有几部电视剧:
《小欢喜》《新结婚时代》《安家》:年头疫情期间在家看的,那段时间情绪很紧张、容易崩溃和抓狂。娃在山东,和小毕为了缓解关系,决定一起看些家庭剧,看看大家是怎么生活的。没啥心得,热热闹闹的生活,总体都是向上积极的,有小烦恼,都会用爱化解和包容。方圆简直是我的老公理想型。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剧很棒,没有主角光环,个人都有个人生活的好坏,要多大的荣光就要承受多大的痛苦。万事计深远的克制,对于自己底线的维护和坚持,有得必有失的领悟,人活以后,生活要往前看。二叔也是理想老公了。电视剧能不能改改完美男主的毛病,简直挑起家庭矛盾的利器。
2020年读了不少书,也谢谢这些作者们,引导我自我救赎、成长。读书是好事情,越是迷茫,越要静下心读书!2021年,要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