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 户外旅行这么穿搭:稳当
本文内容:
户外穿搭:衣、裤、鞋袜、帽子、手套
户外背包:种类、装包、适应性背负
扫描文末二维码,加入成都户外圈子
此文5400字,阅读需9分钟
初次登山的人,首先考虑到的就是服装问题。 服装往往是一种关系着生命安危的登山装备,在选择登山服装的时候,不仅在外表上赶时髦、求新颖,更要以生命的安全为第一要素。正确的衣着应以轻暖舒适及方便活动为标准。为了应付山上的天气变化确实达到保温的目的,应以多层穿衣法为佳,包括内衣、有领长袖衬衫、御寒衣物、风雨衣等。主要可分3层:排汗层、保暖层、防风雨层。

排汗层贴身不紧绷,舒适透气,有很好的排汗功能。

快干衣物由来
所谓“快干”,实际上是英文QUICK DRY或DRY EASY等类似单词的直译,而“快干”也实际上是指该种衣物与棉质或毛质衣物相比,在同等条件下更快散失水分,达到干燥。属于化纤面料的衣物,面料多种多样,有些是醋酸黏纤,有些是混纺,掺了些棉或其他成分,不胜枚举,但总体特性大致相同:不防水,不吸水,遇小雨有一定的防泼水功能,有一定的透气性,在体温或是风力的作用下,很快干燥。穿着舒适度就因面料而异了。
保暖层
中间层服装的主要材料可以分为自然材质和人工材质两种。自然材质包括羽绒、动物皮毛和棉花制品。

材 料 ①羽绒。由于羽毛具有许多微孔,膨胀起来能容纳很多空气,所以具有极佳的保暖效果,是最为常用的保暖材料。羽绒制品既可以将体积压缩到极小,又能迅速膨胀起来,收纳、使用都很方便。但其缺点是被打湿后就不再具有保暖效果,并且不易干;穿着也比较臃肿,行动不太方便。基于这些特点,羽绒服不适合在户外的运动过程(尤其是负重运动行进)中做保暖层,而比较适合在休息时或露营后的穿着。 ②动物皮毛。动物皮毛也是优良的自然保暖材质,但皮质衣物重量较大,且保养不易,价格昂贵。目前羊毛制品使用得比较多,因它能够提供较好的保暖效果,但是遇到水之后,性能也会受到影响。另外,有些人可能会对皮毛制品过敏。 ③棉花制品。最传统的保暖产品,价格便宜但是保暖效果不够理想,户外活动中已经较少用到。 人工材质中最为常用的是 抓绒:抓绒只是对一类材料的统称,其总体的优点是质轻、穿着舒适、易清洗、保温性好,同等重量的抓绒的保暖性甚至会超过同等的羊毛。另外,抓绒在打湿的情况下,还能有一定的保暖性,其排汗性能也很不错。抓绒的缺点是防风性能比较差,通常需要加上一层防风外套,另外,抓绒在干燥的情况下易起静电。
防风雨层
最好挑选鲜艳的颜色。因为当你在野外陷入困境时,醒目的颜色更容易被发现。此外,出发时一定不要忘了带雨衣,这是户外活动的必需品。雨衣的选择可以是单件式,也可以选两件式,以质量好、易折叠和重量轻为标准。

首先衣服的布料要结实耐磨、抗拉扯,尤其是肩部和肘部易磨损部位,最好采用耐磨设计。其次,外衣既要防风又要透气,并有防小雨的作用,这样如果在户外遇上小雨天气,也能保持里层衣物干爽。 如何检查防风衣质量1. 在衣面上撒些水,不会渗漏到衣面下;2. 在衣面下放一盆有热气的热水,衣面上可见冒出的热蒸汽。只有通过以上两项测试的防风衣,才算是合格产品。
材 料 GORE-TEX是户外材料里的佼佼者,当然还有CONDUIT, OMNI TECH, MRMO-TEX, POWER-TEX, HYDRO-DRY, WEATHERTITE等等。这些面料总的特点是防水透气,不谈枯燥的性能数据,在使用方面,它们的性能没有很大的差异。
验证:用硬物(比如指甲尖)在它的涂层上用力一划,会在上面留下一道黑印,好像划断的感觉。有这种现象的一般为GORE-TEX,同样也适用于GORE-DRYLOFT,但会损坏自己的爱衣。谈论GORE-TEX时,主要指的是在外层尼龙布料上面的那层膜,也称涂层,不是指整个面料。至于最外层的尼龙布,有带格的和不带格的,一般带格的防撕性更好一点,因为格子处采用了强度更大的纤维丝。RIPSTOP就是比较好的外层料。冲锋衣的另外一个关键是压胶条,也就是接缝处压在上面防止漏水的胶条,真货在出工厂的时候都经过严格的防水测试,压胶处一般不会漏水。好的胶条都是透气的,但不透气的胶条对整体透气性影响不是很大。冲锋衣的里衬采用的也是透气材料,一般是COOLMAX,主要是为了加强导汗性与保暖性。轻型冲锋衣采用网状纤维,不粘身。也有不用里衬的,即是所谓的三层压胶与两层半压胶之类。三层压胶是在防水透气膜的里面直接压上一层透气的材料,保护透气膜不被磨损。两层半压胶主要是指GORE公司的GORE-TEXPAC,原理与三层压胶类似,从里面看起来是网点状的。这类衣服的特点是整衣重量有所减轻,透气性更好,缺点是价格较贵。
穿衣注意事项由于野外蚊虫较多,敏感的皮肤容易受伤,所以无论多么炎热,都尽可能不要大面积地暴露皮肤,另外,气温较低时也不建议穿过厚的衣物,最好穿数件单薄宽松的衣服,以便根据气温变化做必要的调节。
裤 子在面料的选择上,裤子和外衣的要求基本相同,要耐磨、防风、透气、防雨。除了具备上述功能之外,裤子的设计最好多些口袋和挂扣,这样可以方便地放置需要经常使用的东西。
鞋 子
要想保证户外探险顺利完成,一双舒服实用的鞋子无疑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来说,适合野外行走的鞋子要具备以下特点:大小合适、透气性好,脚感松软舒适,养脚又不磨脚。此外,还要经磨耐用,走路轻便,这样可以节省体力。以上只是选择野外活动专用鞋子的基本标准,接下来我们再结合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穿鞋技巧
若是特意为出门探险置办的新鞋,那么最好在动身前两周开始试穿,穿到合脚以后再用于野外行走。此外,为了避免泥巴、沙子和雪进入鞋子,最好在出行时带上一些鞋套,会大有用处。在买鞋时,不要偷懒,一定要亲自挑选并试穿,这样才能保证鞋子完全合脚。
购鞋指南
试鞋时,首先分别穿好一双薄袜子和厚袜子,再穿鞋子。看看脚趾能不能在鞋内自由活动。如果脚尖能够碰到鞋尖,就说明鞋子偏小。再者最好穿上鞋子试走一下,如果鞋不跟脚,就容易擦伤,这样的鞋子也不适合。
① 远足靴的特点:高帮设计,在脚踝处有衬垫,能保护脚踝不易受伤,也可防蛇咬伤。这种鞋的鞋底有12个防滑凸起,能有效防滑。

② 山地鞋的特点:鞋帮硬朗,有固定的内板,能保护脚踝。面料防水又透气,鞋底有16~18个防滑凸起,特别适于在山坡或岩石上登爬。

③ 沙漠靴的特点:鞋底坚硬,可以减轻足踏软沙上造成的脚掌疲劳。高帮设计,既可保护脚踝又能防止沙子进入鞋内。缺点是弄湿以后不易晾干。

④ 涉水鞋的特点:挂胶布面,低帮,方便排水,也容易晾干。鞋底有多个防滑凸起和众多小型橡胶齿,防滑效果很好。

⑤ 雪地靴的特点:靴子分为内外两层,内靴主要是保暖,在帐篷内时可穿内靴;外靴装上冰爪和滑雪板,可用于登爬雪坡或雪地行走。因为靴底有钉,所以在冰雪路面行进不会打滑。

帽 子
根据研究,头部的表面积占整个体表面积不到十分之一,然而在15℃时,人体所产生的热量有三分之一是从头部散失。在零下15℃时,即有四分之三的热量经由头部散失。如果在零下40℃头部未加保护,全部的热量从头部散失。所以头部的保暖防寒,在越冷的环境越应该注意。登山行军时一般戴有帽檐、配有护耳及护颈的垂折帽子。在更高海拔及较寒冷的营地帐篷内,睡觉时戴套头露脸的保暖帽,它可以包住头、颈部。 手 套
手指是最难保暖的部位,因为寒冷时身体会减少四肢末端的血液流量,血液流量减少,手指的灵活度就减弱,使一般的操作变得困难,所以手套的选择安全性非常重要。很多登山者手指冻伤的原因与自身的保暖措施和手套的质量有直接关系。手套分并指手套和分指手套,登山行军时在寒冷的情况下先戴一个较薄的分指手套,再戴一个并指手套。行军时所戴的分指手套一般是聚酯羊毛料,不仅具有隔离空气的效果,而且易干。而并指的防风、防水手套是外保护层,手背部分要防水防风透气的材料,手掌部分另加有防滑的附加层,这样使用登山装备时抓得更牢固,手套口应盖过冲锋衣的袖口。
袜 子
登山时一般穿两双袜子,因为高山鞋几乎不透气,脚上的汗水会逐渐聚集,直到有机会脱下高山鞋为止,所以内穿聚酯纤维料的袜子,可以将汗水传到外层的袜子,使足部保持干爽,外层可以再穿一双毛袜。毛袜的功能除了脚部的保暖作用外,还能相对避免登山鞋的磨脚。但是袜子穿多了,导致鞋内过紧,若脚趾不能动会阻碍血液循环,这样不但没能保暖,脚趾更容易冻伤。
背包的选择方法 背包是户外活动中最重要、最基础的装备之一。户外运动中,通常需要携带大量的物品,如帐篷、睡袋、食物、衣物等。这时,专用的背包就可发挥很大作用。根据背包容积的不同,一般可把背包分为大、中、小三类。
大型背包
容积在50升以上,适用于中长距离的旅行和比较专业的探险活动。比如要去西藏这样的地区作长途旅行或登山探险时,无疑应选择容积在50升以上的大型背包。一些中短期旅行如果需要在户外露营时也需要大型背包,因为只有它能装下露营所需的帐篷、睡袋和睡垫。大型背包根据用途不同又可分为登山包和长途旅行用背包。

大型背包
登山包一般包体瘦长,以便通过狭窄的地形。包体分为上下两层,中间用一个带拉链的夹层分开,这样在取放物品时十分方便。背包的侧面和顶部可外绑帐篷和垫子,无形中增大了背包的容积。背包外还有冰镐套,可供捆绑冰镐、雪杖之用。
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背包的背部结构:包内有支撑包体的轻质铝合金内架;背部的形状是按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的,背带宽而厚,形状采用符合人体生理曲线的S形设计,并且还有防止背带向两边侧滑的胸带,使背包者感到十分舒适。而且这类背包全都有一个结实、宽厚而舒适的腰带。背带的高度是可以调节的。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身材很方便地将背带调节到适合自己的高度。通常说来,背包的底部位于臀部以上,这样可将背包重量的一半以上转移到腰部,从而大大减轻肩部的负担,减少了因长期负重造成的肩部受损。


中型背包
中型背包的容积一般在30~50升之间。这些背包的用途更加广泛。2~4天的户外旅行,城市之间的旅行及一些远途的非露营的自助旅行,中型背包是再合适不过了。随身带的衣物和一些日常用品都能装得下。中型背包的式样和种类更加多样。有些背包增加了一些侧袋,更加利于分装物品。这些背包的背部结构和大型背包大致相同。

小型背包
小型背包的容积在30升以下。这些背包一般大多在城市中使用,当然,用于1~2天的郊游也非常合适。
特殊用途背包
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背包,如自行车包和背架包。自行车包是专为骑车旅游而设计的,分为前挂包和后挂包。前挂包较小,可挂在自行车的前梁上,放一些随手取用的物品,后挂包容积较大,通常为一对,分别挂在自行车后架的两侧,盛放较大较重的物品。背架包是登山时常用的。背架是用轻质铝合金制成的梯状金属架,用来运输较大型的物品,如箱子等。背架包就是在此基础上设计而成的,即在背包外加上了一个可拆卸的金属架。这类包较适合背重物时使用。 背包重量
户外旅行时不要一味往登山包里塞物品,而忽略登山包的重量,因为一旦背包重量超过了身体承受能力,会对身体造成损伤。据科学测算,户外包的最大重量在体重的三分之一左右为最佳,这是人体负重的上限,在整理背包时,最好不要超过此上限。几组重要的数据杜邦尼龙布:这种布料要比普通尼龙布耐磨度高很多。PU涂层:低档背包多用PVC涂层面料,受冷会变硬,而高档背包多用PU涂层面料,遇冷硬度也没什么变化,且防水性能好。
背包存放窍门
背包须存放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以避免发霉损害背包布外层的防水镀膜。平日检查主要支撑点,如腰带、肩带,背负系统的稳定性,避免垫片恶化或硬化而不知。拉链要定期更换,不要等到东西溜出背包才补救。
打包的技巧
野外探险时,需要携带物品,而背包的空间有限,所以若是物品摆放的不合理,往往会造成取用的不便。为了避免这种困扰,在出发之前,掌握一些必要的打包技巧是十分有用的。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正确的打包方法。
重物在上,轻物在下。人在走坡路或登山的时候,身体会不自觉地向前弯曲,这时若重物在上,脚步会更容易踏稳;反之,若重物在下,身体会有下坠感,脚步会变得沉重。

打包原则
1. 背包不要过高,否则在途中遭遇大风的时候,会很难保持平衡,容易造成体能的耗费。
2. 背包里的物品最好先用塑料袋包好再放进背包,否则途中下雨或遇水,可能会导致物品变湿。
打包注意事项
所有物品中重量较大的一个,最好把它放在背包中部,这使得整个背包的重心在中部偏上,这样会有最佳的舒适性。至于装水的容器最好选用方形的,这样可以减少容器所占的体积,也会减少间隙。
取用最方便。像炉子和炊具等常用物品,要放在侧袋,这样能在停下来时,可以很方便地取出使用。而手套、雨衣等小物件也要放在最容易拿到的地方,否则使用时会措手不及。
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从哪里拿出来的东西,用完后再放回那里去,这样能更方便拿取,即使在黑暗处,也能很快找到想用的东西。
调整装包 行进

1.首先松开所有的束带
2.背上背包,先收紧腰带。腰带的中央部位应该在髋骨的地方,不要太高。腰带位置太高会压迫胃部而不舒服
3.束紧肩带,但不要太紧,因为背包的大部分重量应该放在腰带上
4.将背包的背负系统长度调整至正确的位置。肩带与背包的连接点应该在锁骨以下
5.调整肩带到正确的位置,一般来说,肩带沿着肩膀的弧度会比较舒适
6.扎紧腰带两旁的稳定带及肩带上的两条稳定带,这样做可让重心更靠近背部。在并让崎重岖心的在地背方部行中进间时,可将束带拉紧,使背包重心更贴身稳定;在平坦的地区,可将束带放松一点,让背后更透气
成都户外圈子
角马青年所发起的户外活动,倡导“自然、环保、健康、自由”的生活态度,崇尚“平等、真诚、互助”的人文精神,使人们通过亲近自然、挑战自我的形式,还原人类生存的本质意义,对人的生理及心理健康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扫码-加入成都最年轻的户外圈子
专业知识、户外旅行、中英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