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善丸设计世界·前言
(自作聪明分的段)
我认为成长环境和习惯是缔造人的个性的精神构造之根源所在。人确实有其他人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入的某个部分的感觉。这体现在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中也同样如此,并且非常具有魅力。
个性的差异能够使邂逅成为快乐,地域风俗的差异能够使旅行充满惊奇,同样的,符合各自地域的民族和情况、以获得更高层次的共鸣为目的的对美的感受和表现方法能够酝酿文化。
媒介如此发达的今天,世界各地域和文化的特性及多样性愈来愈少。其结果是,各自的意识和思维趋于共同化,交流也变得更加容易,这一点是有利的。
然而,我不禁对连文化也会趋于共同化产生疑问。这似乎意味着文化的形成形态中产生了些许变化,即用地域作分母的创造力变成了用流行这个时间作分母的创造力。
也就是说,价值观和审美意识并非是随着地点的变化而变化,而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价值观就会改变。也可以解释为文化本身与其说是日趋成熟,不如说是被当成了一次性物品。
于是,大众不得不不停地追赶流行的脚步。当今的日本可谓是最显著的范例。追根溯源,日本文化的源流是从中国和韩国传入的,之后经过自己的培育形成了本国文化。
然而,众所周知,100年前从闭关锁国到对外开放时,受到了强烈冲击,突然对本国文化产生了很强的劣等感,开始全面洗手西方文化,甚至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如今,试图表现日本文化时,不得不搬出100多年以前的古典文化。
可是,仅仅是浮世绘和歌舞伎,日本人对它们的感受尚且变得越来越模糊。创造新的文化不用多言,我认为对这些传统文化,一味地继承或消费是不够的,应该通过美术印刷设计使其呈现出新的一面,并且得以发展。
譬如,不管是展览会还是戏剧表演,为舞台所设计的宣传海报,是舞台的入口的同时,对于用户来说,它的存在已经是一个模拟舞台。正因为如此,应该在那里创造一个超越信息告之的情感世界。
此外,所要告之的活动的设计如果不能跳出用户既有的形象范围,就只能停留在对一部分固有的爱好者的参加动员,最终会走向衰退。想要扩大新的爱好者的范围,吸收新生代的参与,还是需要使海报本身能散发出一种能唤起用户的兴趣,独立的标新立异的印象。
可以说被告之的对象是文化,那么告之它的海报本身也应该创造出文化。日本文化原本并不是西欧一样由王族保护培育下来,浮世绘也好,歌舞伎也好,都是从民众中作为大众娱乐诞生出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不把同生活紧密相连的美术印刷设计简单地看作是以广告为目的的一种交流手段,而是基于使其发展成为讲述自信的时代和地域的文化的认识。
高桥善丸
拍了几张内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