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2014年开始每年都写一篇,2019-2020那年断掉了很是遗憾,2019-2020年是非常快的一年,2019年我春节过完就背起书包去了医院,在同仁七楼那个小教室写毕业论文,准备考博,其实内心是知道考不上的,非常焦灼,必须要考,必须要为之付出努力,因为机会只有一次,没有去为之争取是遗憾的。现在想想,那时候应该再自信一点,也许就能考上了,因为分数确实只差一点点,是没有遗憾中的遗憾。
2020年年初,全国弥漫在恐慌之中,疫情爆发,谁也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老贺说,大流行十几年就应该有一次,这都十几年没有了。疫情也让2020年过的非常快,快到我觉得仿佛这一年是像在电影中快进一样。年初,借着疫情的借口,我的生活也跟着停下来,好好休息了一下,做了一些想做的事情,比如锻炼,比如学基础医学知识,疫情期间学了免疫学,虽然过了一遍脑子,但是仍然觉得那些知识没有对我的专业有什么帮助。大约四五月份的时候,胖胖从家里来陪了我一段时间,就回学校准备毕业了,毕业期间,我艰难的抽了一个周末跟胖胖拍了毕业照,幸好拍了毕业照,否则就要留下许多的遗憾。下半年,我们在适应工作状态、准备结婚中匆忙的生活,七月胖胖就来了南京,八月胖胖入职。工作一直很艰难,很忙碌,有很多与专业不相关的杂活需要做。
2019年毕业后开始,就觉得在专业上按下了暂停键。三年的研究生生活,把我拖得精疲力尽,在一潭死水里用力搅和,想找到出路,但是始终没有找到,不知道该做什么,不知道怎么做,连医院里跑报销这种事情,都能让我用尽全身力气。老板总有许多超出规则的要求,我总要为这些超出规则的要求去跟各个行政办公室的老师磨耗时间精力。我想要做一点研究生应该能做到的水平的研究,但是我没有同道交流,没有师兄师姐引导,我在一个圈子里用力的寻找突破口。
毕业后,终于知道了文献管理和阅读文献的方法,毕业后,终于知道怎么去找资源怎么去学习。在和胖胖恋爱的这三年里,我所有的孤独和无助都找到了寄托的对象,我被同仁打碎的自信一点点拼凑了回来,我享受和胖胖恋爱的简单、纯粹、幸福,就像孤独的小鱼终于遇到了同伴。胖胖教会我运用工具,教会我学习的方法,改正我消费无计划的习惯,将我从无序的生活中拯救出来,让我在孤独的那些日子里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有了意义。
因为家庭、学习环境的变故,我变得不太好相处。我喜欢吐槽,我总是抱怨,但凡环境中有一点让人不满意的人或事情,我可以用最极致的语言去形容它,唾弃它。研究生室友形容我焦虑。焦虑让我产生紧迫感,让我这样一个很难毕业的学生,在同届中成为很早就完成毕业论文的那一批。我与我的焦虑友好相处。
在工作以后,我也任由自己的冲动随意发展,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在同事眼里是一个冲动,胆子大,做事急躁的人。我依然在工作中斤斤计较,我明明知道有些话说了同事会不高兴,我还是不过脑子的说了,我明明知道应该要让人觉得舒服,我使用了让人感到push的语气。我在胖胖的保护下,任意发展,幼稚冲动。因为胖胖把我保护的太好了,让我有安全感,不害怕后果。
以上是我的反思。
人的成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因环境的剧烈变化被迫成长,一种是被保护的很好但经过反思需要成长。很幸运,我即将成为后者。
停滞了一年半的生活即将继续,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想要去尝试一些新事物,想要做成一些事情。陶勇真的是个厉害的人,他是不是也经历了许多浪费精力浪费时间的事情,在时间的缝隙中成为一个博学的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他是不是永远不会吐槽自己的同事、同学,是不是可以永远像春风一样待人。
要学习陶勇,学习张阳老师,像春风一样待人。少吐槽,多站在好的方面去化解这些戾气。要向两位老师学习,能静下心来钻研专业知识。
年初在b站上看了很多厉害的up的视频,尤其是何同学的视频启发了我,何同学一条5G可以带来什么,引发了剧烈的讨论,后面何同学也做了一些视频,量不是很大,但是可以看得出来,每一条何同学都很有质量的去完成了,他的视频角度越来越独特,他的表达方式越来越有趣生动,他所探讨的问题越来越深刻,何同学是一个仅仅在读本科的同学,但是他的思维、创造力、学习能力、执行能力已经远远的超越了许多人。同时,也需知,对任何年龄的人都要保持敬畏和尊重,更何况过了20岁,知识储备和年龄就更不会成正比增长了。
2021年的年底,我就可以再次报考博士了,很快,只有不到11个月的时间了。 这一年,要达到规培应该达到的水平;要以博士入学的标准,去做科研方面的准备;要解锁一些新技能,将所学的知识用一种新的方式表达出来;要在语言方面有所突破;要在同事、领导面前,表现的稳重,要用其他途径将自己的怨气发泄出来,然后继续好好工作;最最重要的,要照顾好胖胖的身体,要保重自己的身体,这是一切成长的基石。希望下一年度我写年终总结的时候,可以很自豪的说,这一年,我在飞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