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的本质
一、
时常困惑,是最近生活的一个常态。
为了从困惑中走出来,最近也是做了不少的尝试。虽然一天一天的,日子似乎都差不多,但是每一天还是有一些微小的不同。
今天看过的两个视频,让我感触有点深。
一个是关于副业的。
常常在网上看到很多关于副业的视频和文章,介绍的副业方式有配音、写文章等等。这些内容大多都有很吸引人的标题,让你忍不住去点,但是,看完之后,你确总会发现,这些方法要么是根本不可行,要么就是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做,有时候花了很多的时间精力,也不一定能够赚到钱。
真的有那么赚钱,别人为什么要告诉你呢?
道理其实都懂,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仍然是无法战胜自己的好奇心,以及,不劳而获或者付出极小的成本,获得很大的收益。如果理性一些,我们应该能够意识到,这原本就是不可能。
所以,做什么事情,脚踏实地还是最重要。
另一个,是关于租房改造的话题。
之前很流行一个观点: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
于是,在这样的理念引导下,很多人尝试改造出租房,改造后的房间,自然居住起来会更加舒适,但是,万一哪一天,你要搬家呢?
在外漂泊的人,多少都会经历一两次搬家吧?
搬家的话,一两次还好,如果经常搬家,家里的东西多的话,搬家的痛苦,我想,每一个经历过的人,应该都深有体会。
租来的房子,当然也是家,但是,我觉得这个“家”是存在很多不确认因素的,有的时候,你也可能遇到让你搬就得搬的状况。
为了应对这种突发状况,平时的购物,我也是会尽量精简,尽量的不买一些太占用空间的东西。
不过,尽管这样,还是累积了不少的东西。
想想刚毕业时,也就一个小箱子带出来,不知不觉间,房间里已经购置了不少的东西。
断舍离,我想我是得好好考虑一下了。
二、
关于失语症。
裸辞以来,生活社交方面变得越来越少,变得几乎是接近于零的状态。
现在每天除了跟我妈有些沟通之外,也就只有跟快递站点的大姐有些交流了。
最近看一些关于失语症方面的问题,突然产生了一个认知:为什么很多时候,我想说的话总是说不出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缺乏练习。
我不否认有些人天生就善于与人交流,但是对于交流能力弱一些的人来说,不断的练习,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如果因为自己不会说话,就不去说,最后,只会不断向内循环,沟通能力变得越来越差。
越是处于失语的状态,越是要不断的练习,让自己产生一种快速组织语言的惯性,这样,那些需要沟通交流的场合,你才能很好的应对。
另外,我还想到之前看过一本书,是一个近代的作家学习语言的方法。里面说到,为了学好英语,作者会先将英文原文按自己的语言翻译一遍,过一段时间,再把这些翻译过后的语言重新翻译回英文,这种往复进行几次,英文的表达能力便会得到提高。
在学习语言这方面,我有一个问题就是,看一个英文句子,我会读,也会根据英文单词翻译出中文,虽然准确度没那么高,但也并不算太差,但是,给我一段中文,让我翻译成英文,我却似乎完全不会了。
今天,我思考了一下其中的原因,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一个是缺乏练习,另一个就是,我并没有用英文思考的意识。
总结一点就是,我还是需要在许多方面加强练习,让自己能够用相应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去形成肌肉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