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这一年来的就医经历
因为从小身体素质还不错,我几乎没进过医院,这一年因为怀孕生子,多了许多与医院打交道的经历,也见识了医疗行业的真实情况。
最早是孕12周,计划去二附院建档,做免费的NT检查。超声大夫右手在我的肚皮上摁着,左手时不时就要停下来看一下手机,期间问了六七次我叫什么名字,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最后给了个NT3.1的报告。门诊大夫(我挂的是二附院主任医师的号)看完报告就说提示染色体异常,需要做无创。我说如果不想做无创,直接做穿刺怎么样,大夫立马就变脸说我们这做不了穿刺,你去一附院三附院或者省医吧。当我想进一步咨询绒毛穿刺和羊水穿刺的区别时,大夫就十分不耐烦了,你去哪做就去问哪里的大夫吧。
考虑了一下我选择了一附院。有个发小当年是在一附院的产前诊断中心读的研,想着实在有啥可以让她帮忙打个招呼,后来证明并不需要,一附院还是比较正规的。一附院大夫重新开了一份NT检查,结果显示完全在正常范围内;后来我不放心又做了羊水穿刺,也一切正常。后来我在一附院建档,孕检和分娩过程都比较顺利。
生完小孩去了爱人的老家做月子,十分不幸罹患哺乳期乳腺炎。去当地县医院治疗,在围保科,专门负责乳腺炎治疗的护士长说我的情况比较严重,先开个彩超看看吧。做完彩超拿着单子去找护士长,她竟然说看不懂,建议我还是去郑州看吧。
出了月子回郑州,需要做产后复查。当时想省事儿,就去了家附近一个二级医院。我说我想查下子宫恢复情况和盆底肌腹直肌受损情况,大夫直接给我开了2400块钱的盆底肌+腹直肌修复。我说难道不是先评估一下再说修复的事儿吗,大夫说先交费再评估。我说如果评估完我没有受损,我的钱会退吗,大夫说不可能没受损。后面我坚持不交钱,大夫把我带到产康室,查了下腹直肌果然没有受损,大夫黑着脸就走了。
孩子三个月的时候可以在社区免费体检。之前一附院的大夫告诉我,像我孕期贫血,可能小孩体内储存的铁也不多,最好在三个月的时候查个血红蛋白,如果贫血就早一点加辅食,四个月就可以加了。三个月去社区,大夫上来就开了个180块的是否缺钙的检查,我说我不想查钙,反正缺不缺都得补,大夫脸色就很难看。查了血红蛋白98,大夫给我们一通吓唬,说这已经不是生理性贫血的范畴了,属于中度贫血,给开了补铁药。回去喂了三天,小孩哭得太厉害,我就查了下丁香园,发现婴儿血红蛋白的正常值是100-120,98怎么也不能算中度吧。长舒一口气,总算是把药停了。(这里解释下,像百度查到的都是成年男女的正常值,但是查了知网、丁香园就知道,新生儿、婴儿、儿童的正常值都不一样。)
许多人吐槽医患关系恶化,说患者宁愿相信网上随便查到的信息也不愿相信经历了5年本科+3年硕士+3年博士+3年规范化培训+主治考试+论文基金的正规大夫。但事实上基层的医疗水平一言难尽,非三甲医院几乎不可能留住博士,三甲医院的大夫学历和业务能力高一些,但是工作时间做到专心负责,在利益面前(例如第三方检测、保健品、康复治疗等高提成项目)又能守住底线的,能有50%吗,而患者对自己的负责可是100%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