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2021.1.15
失眠症是最可怕之处不在于让人毫无倦意不能入睡,而是不可逆转地恶化到更严重的境地:遗忘。也就是说,患者慢慢习惯了无眠的状态,就开始淡忘童年的记忆,继之以事物的名称和概念,最后是各人的身份,以至失去自我,沦为没有过往的白痴。
——《百年孤独》
2021.1.19
享受雨声淅沥带来的私密感
是暴雨给了他安静沉思的机会。
——《百年孤独》
2021.5.11
《烟草与魔鬼》:当人自以为战胜了诱惑的时候,说不定已经进了圈套呢。
《鼻子》:人们的心里有两种互相矛盾的感情。当然,没有人对旁人的不幸不寄予同情的。但是当那个人设法摆脱了不幸之后,这方面却又不知怎的觉得若有所失了。说得夸大一些,甚至想让那个人再度陷入以往的不幸。于是,虽说态度是消极的,却在不知不觉之间对那个人怀起敌意来了。
《戏作三昧》:就马琴的经验而言,听人家贬低自己的作品,不但使他不愉快,而且也感到有很大的危险。但这并不是由于承认人家贬得对,因而感到沮丧,而是由于认为人家贬得不对,因而以后的创作动机不纯了。由于动机不纯,屡屡可能写出畸形的作品。仅仅以迎合潮流为目的的作家又作别论,多少有气魄的作家,反倒容易陷入这样的危险。
——《罗生门》
2021/5/12
《戏作三昧》:这时,映现在他那帝王般的眼里的,既不是利害得失,也不是爱憎之情。他的情绪再也不会为褒贬所左右了,这里只有不可思议的喜悦。要么就是令人陶醉的悲壮的激情。不懂得这种激情的人,又怎么能体会戏作三昧的心境呢?又怎么能理解戏作家庄严的灵魂呢?看哪,“人生”涤荡了它的全部残渣,宛如一款崭新的矿石,不是璀璨地闪烁在作者眼前吗?
——《罗生门》
2021/5/18
1.人类的天性之一就是喜欢制造神话,特别是针对那些佼佼者。假如在他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令人诧异或大惑不解的事情,人们会迫不及待地抓住不放,然后编造出各种神话,并疯狂地相信一切就是真的。
2.记不清谁曾经说过:为了使灵魂得到宁静,每天都要做两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说这句话的人一定是个睿智的人,我就一直在严格按照这句话去做:我每天清晨都要起床,每天晚上也都要上床睡觉。
3.“为什么讨人喜欢的女人总会嫁给这种愚蠢的男人?”“因为有脑子的男人肯定不会娶讨人喜欢的女人”(ps:逆否命题有哈哈哈哈哈哈)
——《月亮和六便士》
2021/5/19
1.那时我还不了解人性的矛盾。我不知道,做作会隐藏在真挚中,卑鄙会埋伏于高尚间;即使邪恶里,没准儿也会发现美德。
2.这些人无论原本多么有钱有势,经过一番锲而不舍的艰辛追逐,终将臣服于天意,抛掉凡尘中的一切,心甘情愿地投身修道院,去过那种凄苦冷清的生活。皈依有很多不同的形态,实现的途径也有很多。一些人是通过激变的方式,像愤怒的激流瞬间击碎石块;另一些人则是日积月累的质变,就像水滴永不停止,迟早会把硬石穿透。
3.或许当一个人想要感受到生活带给他的浪漫情调的时候,就需要具有某种程度的表演天赋,跳脱到自身之外,对自己的行动抱着一种既可置身事外又可沉浸于其中的兴趣
——《月亮和六便士》
2021/5/22
而且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没有比免费更便宜的东西了。
——《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2021/5/26
1.这是我们社会最典型和最具破坏性的发展趋势——人越来越工具化,越来越根据自己的利益和位置来改变事实。只要经过大多数人的认可就是真理,口号在“几百万人怎么可能犯错”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人怎么可能正确”。
——《一九八四》
2021/5/31
1.深入人心的是英雄的神话,从来不是真实的英雄。
2.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一九八四》
2021/6/10
1.对艰苦生活和克己奉公的极力鼓吹只是为了掩盖罪恶的假象而已。
2.“听着,你有过的男人越多,我就越爱你。你明白我的话吗?”
“明白,完全明白。”
“我恨纯洁无瑕,我恨品质优良!我不想看到任何地方存在任何德行,我想看到人们都堕落到了骨头里。”
3.“你做爱时,耗尽了全部力气,然后你感到愉快,对一切都无所谓。他们不能忍受你有这种感受,他们想要你时时保持精力充沛。所有那些来来去去的操练、欢呼、挥舞旗帜,都无非是另外的性发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