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可自愈&精神疾病不可修仙
——没什么,进入二十一世纪,慢性病成为人类疾病的主流形态。慢性病又称为【身心综合症】,心理上的不和谐明显加重身体上的不舒适,是它的重要特征。 ——我还是很荣幸,住院十多次,还没有造成【人格退化】,形成【精神残疾】。精神医学发展和经济发展为敝人的基本康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一辈子吃药的人在中国恐怕就不低于三亿甚至五亿,主要是中老年人,以高血压、糖尿病、失眠症……等为主要人群。 ——精神药物,能迅速缓解病征。给病患当事人一个反省完善自我的心理基础。事实上精神疾病是多维连续谱,焦虑、抑郁、躁狂、精神分裂,并没有明确的病征分界线。典型的抑郁明显不同于躁狂,但是所有的抑郁都会有焦虑体验,而精神分裂更是把前三者的症状都能覆盖了,虽然不是同时覆盖。 ——XX症,都是根据病患的表现来判断,也就是【治标不治本】。——深层的心理上的问题,比如自卑敏感,偏执固执……还需要当事人自己领悟。 ——如果你初诊时,医生没有建议你住院观察一下。那就说明你确实病的不重,给你开的药如果你不吃。——有很多人都是这样,去看医生,也抓药,但是就是不吃,或者吃两次,就把剩下的药扔了。——这是典型的意识与行为的不统一,具有精神分裂的发病趋势。 ——如果医生有没建议你住院观察,你只需要当这是感冒,按照医生开的药,认真服用一段时间并复诊一下即可。——更多情况是医生建议住院观察,病人和家属不愿意住院,主要是担心自己的名誉损失。医生也会开点药,让病人回去吃着试试。但是医生为了病人的名誉考虑就是明显的【精神分裂】也诊断成【焦虑症#抑郁症】……这样轻描淡写,是为了照顾病人的人格尊严。
——在我们国家,精神分裂是最典型的精神科重症,一般病人和家属都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于是,找人跳大神等等逃避精神专科的诊治,也是常见的自欺欺人式策略。——这,最终增加了精神残疾的发生率。这样严重的人格退化型病患,只能送到精神科长期住院,才能减轻家人的料理负担。于是,这,同时增加了社会对精神专科医院的误会,说:精神专科就是疯人院。 ——而事实上,尤其是某这样没住过精神专科医院的,新发病人,治愈率是超过85%,相信医生认真服药的几乎都能治愈。 ——但是,不论是哪种精神科疾病,病患普遍拒绝长期服药。而且病人的家属也不支持病人长期服药。——这可以造成本来是急性的心理问题,变成慢性的终身携带的精神疾病。 ——我的父母【为了我早日娶媳妇,】通过给我断药的方式,造成我四次复发,损失数万元的治疗费后,才不直接控制我怎么吃药的问题。 ——被送到医院的时候,门诊医生就说,他一直服药吗?一直服药。那怎么会复发?我们让他少吃点,也就过了三天,他就又不正常了。你们真会胡闹。 ——你学习成绩差,老师让你看着她。她出了问题,你也可以因此被同学和她的家长误会,最后老师建议你回家休学。——这样班级里有两个差生走了,毕业率优秀率还能提升两个百分点。 ——我建议你对她采取的措施,譬如报警和告知她的家人,您顾虑自己的名誉而无力操作,我就不多说了。对您的建议是,定期主动门诊,按时足量服药。 ——【心理问题】一旦达到了疾病的程度,是不可能像电视剧里那样,遇到什么感动人心的事情,就 突然痊愈了。——主流的模式,就像赌博,输多 了几次,就会赢一两次,然后再多输。交叉随机的慢慢恶化。一旦人格退化,形成精神残疾,那就几乎绝对不可逆。 ——你可以找《精神病学》《精神病理学》《精神科护理学》《变态心理学》看看,了解一下精神医学的基本情况。 ——什么时候医生会说某的病情比较轻呢?譬如某自杀昏迷被抢救回来,刚刚清醒的时候。——是的,在抢救的过程中,急诊医生已经把你的生理状态调整到最佳,这时候你如果树立了积极治疗的决心,后面的治疗效果就会很好。——反之,如果还三天吃药两天修仙自愈,那就是准备走向精神残疾了。
——为了初诊病人的名誉和就业前途考虑,医生也会把病人的病情,在诊断书上尽量淡化一些。这还有利于提高病患的治疗信心。 ——我就不继续胡扯的。我对您的精神医学的科普就此告一段落。我来知乎是想通过【付费咨询】服务,挣钱购书吃药的。 ——江湖传说,各自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