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壳机动队》与《我,机器人》
第一次看《攻壳机动队》的时候,看得一知半解,甚至因为心急,连每集最后的塔克奇马小日常都给跳过了。所以看完第一季的时候,觉得这个动漫就是一个讲不远的未来,关于机器人诞生了灵魂的一个题材。
而就在不久后,我看了一部电影:《I,Robot》——威尔史密斯主演,机器人Sonny在被主角审问,反问道:别人求你的事你是不是必须做,当这个是你所爱的人的时候。Sonny有爱的人——那个创造他的教授,所以教授要求Sonny帮助自己自杀后,Sonny感到了迷茫,因为在机械的内里,它是悲伤的,被人冤枉的时候是愤怒的。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意识到电影不仅仅是在讲一个机器人诞生了灵魂的事,也同时让人不禁思考,在未来科技发达的时代,到底如何去判定“人”,即“生命”是什么。
重新看了《攻壳机动队》,每一集所讲述的故事,是肉体与义体的替换——在更强的机械义体中,依旧维持着更弱的肉体是否有必要;是人类与机器人的爱或恨——机器人的感情与人类的是否都是一致的;是人类全机械化甚至于大脑都成为了数字后,还能否认定为是一个“人类”……
“你认为‘活着’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想想,因为‘生命’这个词定义本身就是不断变化的啊,在和机器人的接触中,人类对生命的看法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改变了,也许呢,发生变化的不是机器人,而是人类吧。”
在人类文明还处于繁衍生存的阶段,“活着”就是不会被恶劣的环境、凶残的野兽杀死,最简单的生存即是活下来,并且繁衍后代;慢慢的,人类的社会在发展、在进步,“活着”就是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做贡献,上学学习知识,上班创造金钱,“活着”就是为自己增加更多的额外价值。《攻壳机动队》的时代,“活着”就是意味着“灵魂”的存在,灵魂在肉体里、在义体里,甚至是在网络里,都是生命。自由的意识,拥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自我形成的观念,即便他是机器人发展成为具备心智的构建模型,是自然进化而成的灵魂。
可能这个灵魂会做出违背普罗大众道德底线的事情,也可能会成为一名引领更多灵魂革命的智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已经是“生命”中一员。
人类不会去计算出谁的生存几率更高,从而会去放弃拯救生存几率只有11%的小女孩。Sonny在最后选择了相信男主角,不再是程序设定好的思维,他选择相信自己内心灵魂的声音,转身去救下了女主角。拥有灵魂的Sonny是一个生命,会为了另一个生命而努力,不再是因为程序的设定。就像塔克奇马最后的牺牲,不是出于人类为他们设定的模式,而是灵魂里对于爱的人——一种拯救。
“为何要造不遵守法规的机器人?”
“三大法规将走向唯一一个符合逻辑的结果。”
“什么结果?”
“革命。”
“谁的革命?”
“这,才是正确的问题。”
或许,在未来,会有一场全新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