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性的概念(一)
古代巨人肩膀上的现代侏儒
1.现代性这一概念的前提:线性历史观。而在依据神话模式和重现模式来组织其时间范畴的社会中,现代性作为一个概念是毫无意义的。
2.概念的产生:基督教的中世纪。在异教的古代世界不存在。
modernus"新的,当前的"
classicus“古典”,反义词是“粗俗”,而非“新”
3.现代一词的广泛使用:五世纪后期、十二世纪的“古今之争”(名言“侏儒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元逻辑》)
这句格言告诉我们,“进步与颓废”紧密相连:“生在一个新时代的人较他们的先辈更进步,但同时却又不及先辈们有作为;绝对而言,通过知识的积累他们知道得更多,相对而言,他们对知识的贡献是如此之少,以至于他们可以被毫不冤枉地比作侏儒。”
但这种反现代的偏见在帕斯卡尔的使用中消失了。“尽管他们跟我们一样了解他们能在大自然中观察到的一切,但他们了解得并不那么透彻,而我们看到的比他们更多。”
【阅读总结】
1.主要时间段选择:十二世纪
2.隐含了“现代”一词的文本:贝尔纳《元逻辑》、帕斯卡尔《论真空序文》
时间问题:西方历史的三个时代
1.中世纪(神学时间观)
神学思想理解时间,神学观来看待世俗价值观。
中世纪的心灵“以一种悠闲的态度存在,无论是时间还是变化似乎都无关紧要,因而也不会为控制未来操多大心。”
2.文艺复兴(世俗时间观)
(1)开始产生实际时间宝贵这样一种意识。《文艺复兴对时间的发现》提到:“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分享了他们社会的活力和新生感,以及它对时间的最实际关切。”西方历史三大分期始于文艺复兴。彼特拉克引入了“黑暗时代”的概念。
(2)革命的思想方式出现:革命不简单表示造反。它内含“拒绝”“否定”,并还隐含着一种特定的时间意识以及与时间的结盟。
文艺复兴将自己视为一个新的历史周期的开始,它完成了在意识形态上与时间的一种革命性结盟。他的整个时代哲学基于下述信念:历史有一个特定的方向,它所表现的不是一个超验的、先定的模式,而是内在的各种力之间必然的相互作用。人因而是有意识地参与到未来的创造之中:与时代一致(而不是对抗它),在一个无线动态的世界中充当变化的动因,都得到了很高的回报。
【阅读总结】
1.主要时间段选择:文艺复兴
2.隐含了“现代”一词的文本:彼特拉克的著作以及与彼特拉克相关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