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灭亡于士族集团腐朽而非梁武帝废嫡立庶
梁武帝用法“急于黎庶,缓于权贵“。梁朝太平五十余年,强盛一时。但确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剥开表面的盛世景象,可以发现梁朝注定败亡。
士族贪婪残暴 ,整个社会处于以奢靡为务。梁武帝标榜节俭,但是在佛事上却大肆铺张。南朝的商业发达,经济活动频繁,这就需要货币,货币一般为铜铸造,但梁朝的货币为铁币,导致物价上涨,民众穷困。这都是因为梁武帝佞佛,将铜钱拿去造铜佛像。
梁朝的五十余年呈现出太平盛世的景象,是魏晋以来没有过的。而这时支撑其统治的士族却已经腐朽 ,楚子集团到这时已经彻底腐坏,文官不能治国,武将不能带兵。
在侯景之乱时,梁朝士族的腐败无能彻底展现。士族“出则车舆,入则扶持……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梁朝内部无可用将才,不得已启用新降的北人如羊侃等。在侯景之乱中,这些娇生惯养的士族来不及逃跑,大多死于动乱之中。支撑梁朝统治的建业集团和江陵集团纷纷败亡,前者亡于侯景之乱,后者亡于西魏。
梁武帝废嫡立庶也是梁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但不是主要的。当时北朝重宗法,而南朝并不重视嫡庶关系。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