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终总结
查看话题 >留给2021:自由宽阔,清醒热烈。马不停蹄,狂欢到底。
听着罗胖的跨年演讲,写着2020这一年的回顾。翻出年初写的目标清单,无力逐个去校验。虽不至于满盘皆输,回头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但对命运翻云覆雨的喜怒无常感到疲惫。
身体被放置在了第一位,就算读了很多身体社会理论的书,还是逃脱不了被社会评价体系束缚的无奈。从年初就开始抵抗暴食症,在生活渐渐脱离我掌控,连下一周要做的事情都无法预料的状况下,藏在身体内的饕餮倒是消停了不少。体重的增加确实是不争的事实,但也在年底的时候抢回了一点主动权,重新开始关注身体的感受,决定不再设置具体的数字指标去逼迫自己。健身必须要再次提上议程,新年的第一天去爬南山,真切地感受到对一路上气喘吁吁的自己我厌恶。睡眠的事情也不可再逃避了,好几次凌晨四点躺下的时候,对明显的心悸感到恐慌。
金钱这一项上,连续三年都可以说是完满达标。记账的习惯倒是不容易再丢掉了,但也要警惕彻底进入社会后不要被遮蔽了双眼,重要的必要的物件,并没有那么多。年初遭遇疫情被困在家的时候,发现每天穿同样的衣服在家里晃悠,也没有那么让人难以忍受;再到回成都之后和朋友蜗居在30平的房间中,购买任何一件小物都要担心找不到放的地儿;又飞到北京度过了颠沛流离的六个月,搬了四次家,逐渐发现有的东西即使舍弃也没有丝毫不舍,甚至不会想起它的存在。物理实在虽不至于完全影响到心理实在,但被迫背负过多冗余的滋味也不好受,像蜗牛没办法跑得很快。也许新的一年需要更多地尝试开源,特别是在输入毫无进展的当下。关注FIRE这么久,不行动也是无用。
学习是远超预期的,列出了论文和产品两个小分支。一是没有想到我竟然完全没有心思搞学术了,导致曾经胜券在握的预答辩也荒唐落败,找不到胡编乱造的意义时,我的逃避都充满借口。二是没有想到我对产品的爱竟然如此的深,也正是这份连带着恐惧的爱,驱动着我进步了很多,稍微多了一些底气说自己不再是大脑空空。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不足,但并未被打垮,反而斗志昂扬,想要大干一场。6月听少楠和刘飞聊产品经理能力地图时,还觉得云里雾里。转眼12月重新听的时候,已经可以吸纳进自己的能力体系了。对认知和实践两个层面的划分已经大体清晰,也借由俞军老师对产品经理工作职责的定义进行了细化。在需求、生产、销售和协调四个方面跃跃欲试。甚至在思及未来几十年都可以在这条道路上风驰电掣地成长时,快活地像红鼻子的小矮人在雪地转圈。学习这一块还需要下探更多的可能性,接下来要把读书观影全都收拢进去,这些都是我宝贵的输入。
感情依旧令人感到无力。对亲人和朋友的关心依旧苍白,屡屡缺席,一边苦恼着,一边又充当着鸵鸟,安慰自己还早。在北京忙忙碌碌的那段日子,让我无暇感知他人,过分的独立又让我在自得其乐中不自知这种无暇的危害。爱情更是一片混乱,在三个人身上都没有习得爱人的能力,就这样空耗着。想要仔细阅读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但得知爱的前提是成为自己时,更是信心全无。我就是太过于关注自身了,别人喜欢我的时候,我总是想从别人身上抓住点什么我没有的东西,一旦发现我也生长出这样的藤蔓时,就瞬感索然无味。
输出。如果说这一篇年度总结是首次输出,未免太过羞恼。踉跄着写了一整年的五年日记,也在不断地反省自己的来路,每每看到别人的长篇大论时都羡慕不已。表达欲足够强,但总是怀抱着一步登天的贪念,地基还没踏实就想着装饰金字塔的顶尖。我必须动身。事不迟疑。
也有那么几个大彻大悟的重要节点,雯雯说的“像我这样精力充沛的人,都要感叹一句生活不易,找到你真正的热爱”、梁宁说的“把自己的价值打包成一个产品向世界交付”、吴伯凡说的“你现在的状态只不过是接下来一连串事件当中的一个而已”......听了300多小时的播客,学了100多小时的课程,写了10w字的日记。即使这样,仍然会在每次呼吸的间隔中感到执行和认知上的残缺。
于是,留给2021的寄语,和2020基本无差,依旧是那几个词。这是件好事。
自由宽阔,清醒热烈。马不停蹄,狂欢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