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旧上海风云人物》
小时候有本书叫《十万个为什么》,那时候很羡慕别的小孩子家里有一套。虽然明知道不可能读完的,还是希望哪次生日的时候能出现这么一个生日礼物。可惜直到我开始自己挣钱,我依然未能如愿。
为什么这么想要这么一本书呢?因为我觉得如果我能知道这么多为什么,其他小朋友肯定会对我刮目相看的。到时候随便就捏出一个原理,解释一个现象,要多NB有多NB。
现在想想,这本书真无聊。与其让孩子们知道这么多无用的为什么,不如早点让他们知道他们每天活着是为了什么。把这个世界的样子用孩子们看得懂的方式告诉他们。我们希望世界和谐,但是,我们不能用我们的迷梦去扼杀孩子了解真相的权利。
不过,这也就是说说而已。有谁知道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即使百岁老人,也不过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百年,与我何关?所以,我想起来读传记,想看看不同人的不同人生,希望拼凑出一个完整的“人生”。
我接触到的第一本人物传记是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不过只是在别的作品里面接触到,并没有看过。无独有偶,最近翻看了日本历史作家山冈庄八的《伊达政宗》,作者在前言里边说他写这么多战国人物,只是为了弄清楚人生存的价值。就凭这句话,我要看一下他的代表作。
我开始看人物传记了,是一本我在文庙淘来的旧书,叫《旧上海风云人物》。顾名思义,讲的就是曾经在解放前上海在各个领域叱诧风云的人物的一生。当然,这本1989年出版的书,免不了留下时代的价值观。但,只要内容基本属实,我觉得就有必要看。更何况市面上对于这方面的书太少。即使有传记,也不过就是集中在几个人身上,少了很多精彩。
读完这本书,我真长了不少见识,与君分享。
史沫特莱。我知道这是个关心中国的美国人,曾经为朱德写过传记。不知道她为了别国人民的幸福穷尽一生;不知道她为了写自己热爱的中国,晚年被自己的祖国嫉恨、迫害;不知道一个美国人的逝世可以让他的敌国领导为其默哀、撰文、追悼。这就是美国人,这就是美国。我才知道,为了自己活着,可以活得这么伟大。
认识了第一次从清政府手里解放上海的陈其美。
知道了有大位没有大为的郁闷也可以逼死一个人。
知道了情报人员就是斗争的祭品。你看,被牛肉饼毒死的极司菲尔路76号主人李士群;座机坠毁的中统头目戴笠,就是最好的注脚。
知道拒守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其后在公共租界被软禁了四年,无可作为,每天八百壮士只能对着空气升国旗行军礼意淫。更扼腕的是,谢于1941年被其手下四个被买通的兵活活打死。很多时候,为什么故事只说一半呢?
还有,上海滩不可一世的麻皮黄金荣,因为一巴掌扇了袁世凯公子而负荆请罪,仍不免渐渐退出江湖。如果你觉得有黄金荣更NB,那你就继续NB吧。如果没有,就收敛一点,像杜月笙一样好好做人。
还有,日占时期,终于得志的张啸林,被一颗爱国的子弹从嘴巴射入穿透脑袋,结束了其辛苦经营的一生。
还有,《申报》主编史量才说的“不被封的报社不是好报社,不被关的编辑不是好编辑”。故事的最后,镜头停在一辆停在公路上的豪华汽车,汽车里面躺着三具尸体,那是史量才的一家,车的目的地是他们的家--上海。照这个理论,现在市面上可就没有一本合格的杂志,没有一个合格的编辑了。
还有,就故事的背景而言。你可知这些大风大浪的舞台在哪儿吗?就在静谧的上海西区。谁知它的宁静曾掀起多少吞没中国的巨浪?
上海,是多少绝望的起点,多少人生的顶点,多少生命的断点。
为什么这么想要这么一本书呢?因为我觉得如果我能知道这么多为什么,其他小朋友肯定会对我刮目相看的。到时候随便就捏出一个原理,解释一个现象,要多NB有多NB。
现在想想,这本书真无聊。与其让孩子们知道这么多无用的为什么,不如早点让他们知道他们每天活着是为了什么。把这个世界的样子用孩子们看得懂的方式告诉他们。我们希望世界和谐,但是,我们不能用我们的迷梦去扼杀孩子了解真相的权利。
不过,这也就是说说而已。有谁知道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即使百岁老人,也不过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百年,与我何关?所以,我想起来读传记,想看看不同人的不同人生,希望拼凑出一个完整的“人生”。
我接触到的第一本人物传记是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不过只是在别的作品里面接触到,并没有看过。无独有偶,最近翻看了日本历史作家山冈庄八的《伊达政宗》,作者在前言里边说他写这么多战国人物,只是为了弄清楚人生存的价值。就凭这句话,我要看一下他的代表作。
我开始看人物传记了,是一本我在文庙淘来的旧书,叫《旧上海风云人物》。顾名思义,讲的就是曾经在解放前上海在各个领域叱诧风云的人物的一生。当然,这本1989年出版的书,免不了留下时代的价值观。但,只要内容基本属实,我觉得就有必要看。更何况市面上对于这方面的书太少。即使有传记,也不过就是集中在几个人身上,少了很多精彩。
读完这本书,我真长了不少见识,与君分享。
史沫特莱。我知道这是个关心中国的美国人,曾经为朱德写过传记。不知道她为了别国人民的幸福穷尽一生;不知道她为了写自己热爱的中国,晚年被自己的祖国嫉恨、迫害;不知道一个美国人的逝世可以让他的敌国领导为其默哀、撰文、追悼。这就是美国人,这就是美国。我才知道,为了自己活着,可以活得这么伟大。
认识了第一次从清政府手里解放上海的陈其美。
知道了有大位没有大为的郁闷也可以逼死一个人。
知道了情报人员就是斗争的祭品。你看,被牛肉饼毒死的极司菲尔路76号主人李士群;座机坠毁的中统头目戴笠,就是最好的注脚。
知道拒守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其后在公共租界被软禁了四年,无可作为,每天八百壮士只能对着空气升国旗行军礼意淫。更扼腕的是,谢于1941年被其手下四个被买通的兵活活打死。很多时候,为什么故事只说一半呢?
还有,上海滩不可一世的麻皮黄金荣,因为一巴掌扇了袁世凯公子而负荆请罪,仍不免渐渐退出江湖。如果你觉得有黄金荣更NB,那你就继续NB吧。如果没有,就收敛一点,像杜月笙一样好好做人。
还有,日占时期,终于得志的张啸林,被一颗爱国的子弹从嘴巴射入穿透脑袋,结束了其辛苦经营的一生。
还有,《申报》主编史量才说的“不被封的报社不是好报社,不被关的编辑不是好编辑”。故事的最后,镜头停在一辆停在公路上的豪华汽车,汽车里面躺着三具尸体,那是史量才的一家,车的目的地是他们的家--上海。照这个理论,现在市面上可就没有一本合格的杂志,没有一个合格的编辑了。
还有,就故事的背景而言。你可知这些大风大浪的舞台在哪儿吗?就在静谧的上海西区。谁知它的宁静曾掀起多少吞没中国的巨浪?
上海,是多少绝望的起点,多少人生的顶点,多少生命的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