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影评】学院的影评应该怎么写?
一开始,院长其实想开一个新栏目叫【院长荐书】。因为院长爱看书,以前也经常在朋友圈发布看过书的点评。但是后来想想还是不妥,因为院长看书很杂,其中的内容稂莠不齐,即便是一本书里面,有写得好的,也有忽悠的成分。所赖院长有师门“道心诀”打底,见多识广,能勉强不被带偏。但是广大的同学们,就不一定了。之前也曾出现了不少朋友看过院长给推荐的书之后,跑偏了道路的情况。所以院长后来就很少在朋友圈推荐自己看的书了。以后院长有空,打算写一篇文章讨论下看书多到底好不好,嗯,先立个flag再说。
之所以萌生写影评的想法,源自于前段时间的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院长跟随先生学神霄玉枢符法的时候,先生偶然提到,说最近出了一部电影叫《晴雅集》,里面对于道门法术的理解还不错,他让他所有的徒弟都去看了,而且每个人还得写一篇观后感心得出来。之前院长也一直关注这部电影,因为它改编自日本梦枕貘的小说《阴阳师》,院长很喜欢这部小说,由小说改编过来,只要编剧导演不做大死,应该还是可看的。结果网上的评论几乎一边倒说烂片,豆瓣评分5.1分。在院长打算去看的时候,由于郭导演的抄袭事件,导致影片全国强制下架了,没看成。只好等以后下载高清版再看看了。
第二件事,是院长的一个法师朋友,忽然跑来给院长推荐了一部老电影《双瞳》。说这是台湾拍的一部好电影,拍的很牛逼,讲道教成仙的,讲的很好,让院长一定要去看看。院长表示恐怖片从来不看,院长害怕胆小心脏不好容易受刺激。朋友说不恐怖,剧情悬疑片。于是院长满怀期待的充了会员,看完了整部片子,怎么讲呢,如鲠在喉,第一篇影评,肯定就是写《双瞳》了。豆瓣评分7.6分。
如今网络上有个习惯,但凡有电影出来,大家一定都会上豆瓣去搜评分,根据豆瓣评分的高低,来讨论这个电影是否佳作或者烂片。本来大众打分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但是豆瓣上的用户,大部分都是文青或者觉得自己是文青或者想要给自己贴上文青的标签,就意味着总要展露出一些文艺的范儿才行,这便容易走入了一个很狭隘的路子,那就是电影必须要触动人心,一定要震撼情绪,非要揭露些什么社会潜规则,定是要分析出正能量传达某种情感才是好的影片。院长就想起来,当年还在读书的时候,语文老师就爱让大家分析每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非要在里面讲点东西出来不可。学习的时候,固然可以这样练习,来提升自己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写作水平,从而考试作文提高点分数。但是影评还要这么写,除了炫耀自己的思维深度装个逼,其实便没有太大的作用了,对于很多电影而言,更是一种不公平。
在院长看来,不敢说这样的方法对不对,但是学院的影评,却不能按照这个模式来打分,而应该按照导演编剧给自己的电影分类来打分。比如说《叶问4》,定位就是动作片,那只要它打的够精彩,动作够帅气,至少就应该有7分的成绩,如果故事没有大的逻辑问题,讲的还通顺,能说服观众,那么7.5到8分就跑不掉了。如果演员的演技不拉胯,演技在线,不敷衍那么8.0到8.9是没有问题的。然后在分析镜头感色彩感或者所谓的内涵表述,综合加个1分左右,这个点评才算是合理。非要用文艺片的角度去给动作片打分,那就是标准就搞错了。
商业片爆米花片,只要看得爽就该得高分;喜剧片只要看得你笑出了声,甚至于哈哈大笑就该得高分,至于这个笑点低俗不低俗,总之你笑了,你要说他低俗你也跟着低俗就对了;悲剧片,让你哭出来就对了,哭得稀里哗啦那就该拿高分;如果导演说了我拍的就是烂片,那只要他的片子够烂,那就该高分,如果拍好了,反而该给个低分。
这大抵上,就是学院的影评打分标准了吧。
也欢迎各位同学写影评发表在学院上哟~(然而并没有稿费,哈哈哈哈哈哈)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