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写在前面
考研上岸之后,一直打算写一篇帖子来记录曾经走过的时光,因为随着时间流转,记忆终将模糊,唯有写下来,才能在以后的岁月里有所回味。同时,也特别理解或许还在迷茫的师弟师妹,因此想借寥寥数千字跟大家谈谈,希望能够有一点点帮助。
关于本人的情况,法大民商经济法学院本科生,大学成绩平平,仅获得过一次三等学业奖学金,真正开始思考未来何去何从是从大三开始,当时的想法其实挺简单的,法学这门专业,首先法考是从事工作的敲门砖,其次如果能够读研,在未来就业时候选择或许能够更多一些。在专业的选择和法考考研是否同时进行上,也没有纠结过多,因为自从大三接触经济法之后便基本确定了方向,而自己的性格也是做不到说放弃其中一个,因此法考和考研便都准备了,因此,我的时间进度安排或许也更适合两手准备的同学。
院校专业介绍
关于为什么选择考我校的经济法,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复习方便,希望更大。在备考之前,自己计算了不同情况下能够备考的时间(法考通过or未通过客观题或主观题),发现从期末考试结束算起,留给考研的时间也不超过百天,在这样的时间内,若以清北人等为目标院校,在复习资料收集和复习进度上将面临较大的困难,风险较高。而选择本校,首先认可度还是很不错的,其次在资料搜集上较为轻松,可以快速进入复习状态,因此对我自己来说是一个性价比较高的选择。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我记得当时法考主观题考完之后还有两个月零二天,我花了一上午就在学校附近的书店把考研需要的资料都准备好了,当然也离不开前期的计划。
经济法是我校的热门专业,且近几年复试分数线呈上升的趋势:2016年为345,2017和2018年为365,2019年为370,今年不知道会是怎样的情况,希望考研的朋友们都能够好运,拿得高分。
时间安排
我的期末考试在6月下旬结束,这中间穿插安排了初级会计资格考试和国创答辩,因此在六月份之前,我所能抽出的时间基本上是在为法考做准备,留给考研的时间基本上是用来逛逛考研论坛,搜集相关经验等。七月初,开始正式进入法考复习,但是晚上我会抽出两个小时看朱伟的恋恋有词视频,偶尔上午会做1-2篇的阅读真题。到了八月中旬,我开始全身心投入法考复习中,考研便暂时搁置了。10月20号,法考主观题结束,下午晚上出门放松了一下,第二天上午到学校附近的书店买全了考研所需要的资料,下午便开始投入复习了。在这六十三天里,我记得是到昌平区医院看过一次病,和室友一起出门吃过两次饭,在学校看了一个明星专场活动,其他时间就一直辗转在教室,食堂和宿舍之间了。关于每天具体的时间安排,这个每个人的情况不一,但是唯一原则就是高效率。比如我是下午和晚上的效率特别高,上午总会有些晕乎,因此我上午都会多睡会儿,并且把任务重的部分都留到下午晚上,一天有效的学习时间至少保证在十个小时。
关于初试
英语
英语并不是我的强项,甚至可以说是我很担心的一门,本身自己基础就差(六级飘过的水平),再加上听前辈们说北京地区英语政治都会压分,一度十分担心自己过不了线。但事实证明,考研英语是一门只要你肯付出,用点心,它就不会辜负你,结果还算比较稳的科目。如前所说,在尚未进入真正考研复习时,我仅有的时间都是分配给了英语,最后拿了77分,个人感觉还挺满意的嘿嘿。资料方面,我用的是朱伟的恋恋有词(搭配视频享用),张剑的黄皮书真题,王江涛的作文。何凯文的长难句也买了,但是没来得及看,个人认为把真题阅读中的句子吃透了,这本书可看可不看。恋恋有词对于打基础太好用了,我把视频刷了一遍,书背了两遍,考研词汇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还不够。在考研英语中,真题为王,一是因为通过真题,我们能快速掌握做题技巧;二是因为我们的词汇量在真题中才能得到最终的提升。因此在中后期,我的英语复习都集中在刷真题上,一共做了两遍,因为时间实在有限,建议时间充沛的同学可以刷三遍甚至四遍。但是真题不是盲目机械地做,首先要留2-3套最近几年的真题不要做,作为最后几天的模拟;其次要注意技巧,第一遍应该是精读,丰富词汇量的过程,第二遍就要有意识地提高速度,检测词汇量的过程。我记得黄皮书后面还附了作者整理的单词,觉得很有用,最后一周我都是按照那个背单词的。留的2-3套真题建议放在最后一周做,我是留了3套,考前一周每隔一天刷一套,时间完全按照考试的安排。做第一套的时候,作文写得乱七八糟,但还是掐着时间,做完对答案总结一下,后来一套比一套有进步。事实证明这个方法确实很管用,考场上英语时间还挺紧的,然而经过了三次全真模拟,算是有条不紊地完成了。
说这么多就是想让大家明白,考研英语它一定是一门付出与回报呈正比的科目,不管基础好坏,只要肯用心付出,再加上一定技巧,就能取得不错的分数。
政治
面对政治,文科生理科生可能有不同的心态,但事实上影响不会很大,因为说到底它就是一门理解和背诵的科目,我身边的理科生也没说存在理解不了记忆不行的情况,所以各位无需担心这个问题。个人认为政治和英语差异较大,英语可以说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政治却是一门适合“打短期仗”的科目,但这是我考完了才深有体会。我的政治资料依靠的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练,1000模拟题,八套卷和四套卷,以及徐涛的小黄书。精讲精练那么厚我居然把它看完了,但说实在话,没什么太大必要,因为太厚太细了,虽然知识点覆盖的非常全面,但根本记不住呀,对我来说它唯一的用处应该就是晚饭后看它一个半小时觉得很有趣和放松,以至于我考完研还去图书馆借了一本《邓小平时代》看了看。1000模拟题我做了两遍,小黄书背了一遍,实际上政治选择题的知识点依靠这两本书就够了,前提是得吃透,精讲精练真的记不住。肖四和肖八一定要背得烂熟,注意是都要背!有的同学只背了肖四,但不说别的,就我们那年,我记得很清楚有一道肖八上的原题。而且据说今年反押题趋势比较明显,大家还是把肖八肖四都背了比较有保障,这样即使碰不到原题,至少存储的也有知识点可以写。我的政治最终考了74,一般水平吧,我认为跟复习没安排好有很大关系,引以为戒。
法学综合
法学综合是我准备的最省事但也是考得最差的一门。当时开始复习考研之后,准备了法考的优点就显示出来了,那就是法学综合不用再去看书了,直接背笔记即可,这是我个人的方法,也是无奈之举。法学综合包括民法/刑法/民诉/宪法/法理五门,如果把每一门的专业课书都再复习一遍,时间肯定来不及,因为复习了法考,所以这几门的底子还在,直接复习笔记也不存在理解的问题。因此我只买了魔方的法学综合笔记,刚开始打算先看一遍,但是发现看了也记不住,便直接开始背了,简单粗暴地前后背了三遍,其实这三遍真正背下来花费的时间也很多的,我基本上把下午的时间都给了法学综合。但可惜的是,我的法综成绩却很不好,108,原因应该在于自己,首先魔方的笔记真得很全,考场上每个题目都被覆盖了,但是我很多东西都记得不够牢固,答得就不全面,再加上法学综合题量很大,自己没有安排好时间,名词解释当成简答题回答,简答题当成论述题回答,最后论述题只能当成名词解释来回答了……所以最想跟大家提醒的就是,首先笔记背熟,其次分配好时间,别发挥太多。就这两点做好了,法综成绩应该不会差的。
经济法专业卷
如果说英语/政治/法综都有迹可循 目的明确的话,当时复习专业课真的是让我摸不着头脑。本科期间我仅仅修过经济法总论/消费者法/证券法/财税法这四门,然而经济法整个体系却是包罗万象,涵盖多个小法。但是当身处其中时觉得艰难,回过头看发现还是有规律的。虽说经济法体系比较庞杂,但大的可以分为总论和分论。总论部分强烈推荐薛克鹏/张钦昱老师合著的《经济法学》,薛老师是我校的经济法总论代表性人物,他书中的理论也基本是我们考研理论的通说。当然也有很多推荐薛老师的《经济法基本范畴研究》,但我手头刚好有一本前者,估计两本都差不多,因此就看了一本。但我同时也看了李东方老师和李曙光老师的书, 对他们的总论部分也有了了解,然后重点又把这两本书的分论部分看了看,以及刘少军老师的《金融法》。我还用了小月河的笔记,也编写地非常好,印象中笔记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背诵,一部分是真题和模拟题,个人觉得这两部分都很有用,都要掌握,该笔记还在我复试中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在专业课的时间安排上,我是第一个月专心读专著打基础,第二个月集中精力背笔记看真题。犹记得考前一周多的时候,很多真题的答案怎么都说不上来,笔记也是背了忘忘了背,心里特别着急,但是等上考场的时候,却感觉有好多好多的东西要写,所以其实很多东西就在我们反复间掌握于无形了。专业卷最后得了124分,比自己预估的要高,我想是因为虽然有几道题不会,但都尽力去答了吧。
关于复试
法大的复试包括专业课笔试/专业课面试/英语听力/英语面试这四部分,我也将从以上这几个方面来谈。
专业课笔试
专业课笔试跟初试还是挺像的,题型稍有变化,印象中是简答和论述(忘了有没有案例),难易程度略高于初试,在答题的时候尽量体现对该问题的深度思考。这就要求平时多看一些老师的论文,多提升自己论述问题的能力。我对该部分的准备一是仍背诵小月河的笔记和真题,二是看我校经济法各个领域老师们的论文,前后大概看了有二十多篇。个人认为看论文不仅是正好撞到原题或是用到某位老师的观点,更多的是培养自己论述问题的能力,以便在答题时更好的发挥。
专业课面试
这部分的形式是,每位考生被安排到面试教室里,在一堆考题中抽一道进行回答,有一次换题的机会。题目大多为法条分析吧,自己可以说上个两三分钟,然后几位老师进行追问。这部分考察的除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外,还主要考察经济法思维,比如法条背后反映的经济法“实质正义”“社会本位”的理念。这部分准备和笔试同时进行即可,不过也有一定的机缘巧合在,有的同学抽到的比较中规中矩,有的同学抽到的可能会是比较偏的,不过也无需太紧张,一是有一次换题的机会,二是老师也会进行追问引导。
英语听力
听力的形式为选择和填空,难度低于六级,和研究生英语统考难度相当,平时可抽些时间训练一下听力,这部分大家的差距都不大。
英语面试
英语面试以小组的方式随机分配,抽题进行。题目一般是看图引发一个话题,大家进行讨论,各自发言,面试官根据每个人的发挥进行打分。这部分大家的差距也都不会太大,平时可以搜集一些社会热点,写一下模版,或者和其他同学组成小组练习也可以,克服一下紧张。
写在后面
用了一下午写完了这寥寥几千字,完成了对整个考研阶段的回顾。时间过去将近一年了,很多细节不甚清晰,但那种感觉却记忆犹新。这次经历带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努力的感觉真得很踏实。写下这篇帖子,一是为了纪念,二是分享一些经验,但经验都是别人的,不宜照搬照抄,付出才是自己的,有耕耘才能有收获。几个月的时间,不过是无涯人生里的一瞬,成功或是失败回过头再看,都不会使你永远辗转反侧,但每一步都走得坚定且不后悔,才成就了你身后的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