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缺烦恼
这一篇是写王菲和一些衍生的感觉。豆瓣日记电脑端编辑真的很方便。
现在我有一个王菲的个人红心歌单: http://music.163.com/playlist/5398344301/532249353/?userid=532249353,是期末季和放假以后在图书馆摸鱼的时候收集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觉得听王菲唱歌和以往的听歌体验有很大不同。她的唱功、唱商都太好了,以至于以前的我会忽略其中的某一方面。这个期末季在图书馆,突发奇想返回去听唱游演唱会的时候,我感到一种震悚。因为突然发现了她嗓音里的游转、拉长、急促、低回好像都恰到好处,和前年秋天在sc的树下面听变了一种感觉。以前我觉得不太有意思的《暗涌》,也一下子变成现在最喜欢的歌。也是第一次发现林夕很会写词。有些句子我愿意反复地咀嚼,即使意义可以大致明了,用粤语念出的发音也会更多了一种婉转、破碎、圆润和隐晦。
王菲的普通话、粤语和英文唱歌都很好(确实英文也真的很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气质,她的英文咬字让我觉得很洋气)。在这中间我最喜欢她唱普通话,会觉得只有这时候是真的她,洒脱、高傲又细腻。粤语有些歌的确更有情感波折,比如《容易受伤的女人》。在她唱的时候,因为演绎得出色,可以让听者进入“容易受伤”的氛围,但是也会清楚地意识到她自己并不是这样子:她是坚韧、透彻而天才的,《流浪的红舞鞋》才是她。
上海去年最冷的那一天我在自习室里赶pa。可能因为天气+ddl很紧张,状态不是太对,反倒不太想赶工,于是我就开始搜索和王菲有关的消息。那个时刻我产生了一种和她的连接感:这种体验很难说得清楚,你知道这并非爱情的浪漫,但是又很特别,大概是有了更多倾慕的单向友情。而且在我了解到她的恋爱故事后,好像我自己在这方面也有了通透和解脱感。栾树、窦唯、高原……这些名字一个个到来,她的宽容和勇敢让我觉得,好像自己也有足够机能,也能这样一点不沾衣带水地处理好自己的感情;并且对于恋爱中的可能性,哪怕是令人心碎的,也可以更放松和漂亮地挥手。
现在我蛮相信,很难有能让我难过一周以上的情感经历,也不会有能让我过了一周还忘不了的人,即使相对的时候是多么欢欣,离开又有多少舍不得,不知道这样好不好。好像大多数时候都是把当下的burst存起来,本来觉得以后会再来处理,结果渐渐就会遗忘。有些在年轻的早些时候很重大的感情,尽管可能并非良性或者长久,会很深地影响我之后应对分别的方式。但是现在的我,如果再回到过去做抉择,不会那么绝情或执著。
现在我慢慢重视和朋友的联系,也在努力剥除相处中的依赖,努力感知其中的敏感。友情的点亮是宝贵的,不论用什么方式点亮,不论这情感是投契还是差别,不论用什么燃料支持着它未曾熄灭。其中敏感的美妙像是观望在水里倒映着的柳树,或许什么时候风就会去扰乱,怀着这种对变化的准备,可以更细腻地察觉每一刻的印象。
Bravo~
-
千玺在逃女友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23 23:4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