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健身上官:最冷“三九天”来了,这样做才是养生

通过合理膳食 达到御寒目的
寒冷的冬季里,“驱寒”和“进补”一直是养生的主题,《素问·脉药精微论》说:“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也就是说在冬至数九开始,一直到“五九”,饮食、起居有据,做到这个也就做到了养生的“关节”上。
张仲龙表示,三九天特别寒冷,寒邪易侵入人体,此时御寒成为了最为关键的事情。可以通过合理膳食,以达到御寒的目的。在日常饮食中不妨适当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同时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羊肉、牛肉等肉类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有益肾壮阳、温中暖下、补气活血的功效,吃这些食物可增强内分泌功能,从而达到御寒作用。
一说到进补,有些人立刻想到的是人参、鹿茸、冬虫夏草这些名贵的药材,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最普通的食物,同时也是最好的药物。如生姜,因为姜味辛辣,可以在体内产生热气,祛除冬季的寒气。所以受冻的病人,就可以常喝姜汤来驱寒,预防感冒等常见疾病。同时,张仲龙还提醒说,虽然很多肉类有进补的功效,但从健康的角度讲,素食要比肉食更有利于健康。冬季补肾,可以多吃一些有补肾功效的素食,比如栗子,味甘性温,有养胃健脾、补肾益气等功效,在养生食疗中常用来补肾。
轻松平缓 运动量不宜过大
洗髓养御寒暖身功
取卧式,仰卧床上,上盖棉被,棉被最好是质地软、重量轻、御寒好的蚕丝被或鸭绒被。平卧,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放在身体两侧,距离身体一拳,五指自然伸直,手心向下。枕头宜高10厘米左右。 双目微闭,两唇轻合,舌尖轻抵上腭。排除杂念,意守丹田。采用腹式呼吸,鼻吸气;口呼气,呼吸宜匀细深长,在静心息虑中呼吸吐纳。同时,由头到足趾自上而下逐一放松,反复放松3~5遍。放松后,意守丹田 30分钟,然后慢慢收功,起床活动或安然入睡。 练习本功法,其要点全在放松入静,意守腹部丹田,意念丹田暖流温煦全身。练功过程中,口中生津,当猛力咽下,意念这津液深达腹部丹田,水火相济,生化无穷。
据有关气功文献记载及气功临床报道,凡练功较有成就者,三五分钟内即有明显的手、足、腹部热烘烘的感觉。采用本功法锻炼,如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者,还可配合屏息法,耐寒暖身效果更佳。具体方法为:在完全放松后,采用深呼吸数息,即吸气时腹部尽量鼓起,至不能再吸时用力屏息,默数数字,一直数至不能再坚持为止;略停数秒,缓缓吸气,同时鼓腹、屏息、默数至不能屏气为止;略停数秒,再呼气、放松,如此反复做3~5次。 应该指出,屏息法对血液循环系统造成的影响较大,耐寒暖身作用较好。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三九天适当的锻炼,能够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还能够锻炼人们不惧严寒的坚强意志。三九天里,怎样做才最健康?
三九天锻炼身体要注意运动量,只能微微有汗,不能大汗淋漓,否则就成为耗气了。如果出现了大汗淋漓的情况要及时调整运动量,并在休息时立即擦去身上的汗水,换穿干衣服。剧动骤停、汗出当风、湿衣久着是锻炼的大忌,因此三九天练功无论室内外都要注意防寒保暖。
冬季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如洗髓gong,滑雪、慢跑、徒步、自行车等户外运动,以及高温瑜伽、游泳、普拉提等室内项目。适当减少登山、球类运动,以防止运动量过大使免疫力降低,诱发感冒、肺炎等疾病。
调节情绪 积极参加群体活动
冬季气候干燥,温度降低,很容易使人产生焦虑情绪。其实,许多疾病(尤其是情志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恶化,都与人的心态息息相关。
冬季抑郁就是季节性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如果出现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等不良心态时,要学会及时进行自我调整。平日要注意保持乐观情绪,而当遇到不顺心之事要注意保持冷静,不要轻易生气、发怒,以避免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老年人平时也要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力所能及的群体性活动,把自己融入其中,使生活更充实、更富有乐趣,远离烦恼。
有专家指出,舒展四肢也可以平复烦躁的心情。如,洗髓功仰望式,站起身来,抬头仰望天花板,伸直胳膊,五指分开。这个简单的动作会促进体内血液循环,传送氧气,并使人体细胞内充满能量。当你伸展胳膊的时候,保持微笑,这样能激发大脑中让你感觉良好的化合物的释放。
希望分享的小妙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