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珉:前生,今世,来期(21)
21.
从修行立场来看,梦的作用与回向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梦是自动、自觉的回向,更值得珍惜、回味。回向效果的产生,须取决于主动回向者念经修行的功力,而做梦则是任何人都会遇到的,因此梦境回向是一种天赐福报,是不修行而获得了修行的巨大利益。梦的回向作用必须以慈悲修行为前提,因为有些噩梦不具有回向效果。如果一个人在梦中,能够布施前述《华严经》要求的这些回向,他就是佛菩萨了,他在梦中也自在了,他一睡大觉,就成佛了。
从梦境当中看前世、来世,是不需要时间的。事实证明一个很长的梦,仅用很短时间就可以做完,人的大脑就像一台精密的计算机,一刹那就可以运算成千上万上亿次,这即是瞬间可以引发很长梦境的原因。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写有著名的临川四梦,均说明瞬间梦境引发的长时过程。
其中《南柯梦》写道——主人公淳于棼在睡梦中,被接到槐安国,与该国公主结婚成亲,治理南柯郡有功,之后入朝拜相,但却荒淫宫廷,最后被遣返回家。此时淳于棼猛然惊醒,才知道刚才若干年的经历,原来是一场梦,不禁冷汗淋漓,万念俱灰,顿觉人生无趣,遂出家做了和尚。成语南柯一梦,就是从这个典故中来的。
《邯郸梦》写道——吕洞宾在邯郸的一个小饭店里,与卢生相遇。吕洞宾为了点醒卢生,给他送去一个瓷枕,卢生枕着它就昏睡过去,并做了一个梦。在梦中,卢生经历了结婚、应试、治河、征西、蒙冤、贬谪、拜相、封公、病亡等一生宦海波澜,共五十年的人生是非,而一梦醒来,店中的黄粱米饭还未煮熟呢!
这都是从今生的无时间,即做梦的无时间,看前世、来世的长时间。我们习惯的时间,是我们所在星系运动的结果,因此时间与运动密不可分,习惯时间的正确性必需一个前提——运动速度低于光速。科学家说,如果让一对双胞胎的弟弟乘坐一艘飞船,以超过光速两倍的速度飞向宇宙,那么等他花一小时在宇宙中转一圈回来,他的哥哥已经死去八十万年了!
这个超光速时间的魔法效应,我们在梦中和定中就能实现,在无时间和短时间的梦中或定中,可以经历长时间乃至无限长时间的光景。运动速度超过光速,时间就不正确了;在无时间中走进过去和未来的长时间,时间也不正确了,所以真实的时间是一簇立体之网。
关于梦境中的时间放大效应,我们来看看西方著作家的同类意见。在世界名著《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说——朱丝娜·托博沃尔斯卡,为了她关于梦的长短所做的论文而收集的梦中,我认为最有价值的,是由马卡里奥所提供的剧作家邦茹的梦。在一个傍晚,邦茹想去观看他的一个剧本的第一次演出,由于他很疲倦以致在戏幕拉起的时候,就开始打瞌睡。他在睡梦中看完了全部五幕演出,以及各幕上演时观众们的情绪表现,在戏演完后,他听到激烈的鼓掌,并且高叫他的名字。他突然醒了,但他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或耳朵,因为戏不过刚上演第一幕的头几句话,他睡着的时间不会超过两分钟。我们如此想是不会太过草率的,梦者看完五幕戏,并且对每一幕观众的反应态度之事,可从已经存在的幻想重现出来,而并不需要在睡梦中由任何新鲜的材料制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