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文学偏好在少年时代已经固定
给自己买了一套鲁迅全集,当当在搞活动,半价,虽然是一个没有注释的版本。但我可耻地心动了。
张爱玲的散文、小说也是少年时代的睡前读物。零零散散读了几个选本,似乎也没有什么公认的全集版本。不知道北京十月出版社的版本如何?
研究了一段时间的汪曾祺虽然也是心中喜爱作家,但依然还是难忘鲁迅的深刻与尖锐,张爱玲的冷酷与苍凉。
剩下的半年时间,希望自己重访少年时代所喜爱的作家,鲁迅、张爱玲、莫泊桑、欧亨利、笛福、卡夫卡等人以及各种古希腊神话、古罗马神话,还有那些汉族、白族、满族等各族鬼怪故事。
突然发现自己以前看了很多外国文学方向的书。到现在为止,除了研究所需,喜爱的书目范围也并未有所扩充。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