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托马斯主义者究竟是什么?|Nigel Cundy
量子托马斯主义者究竟是什么?
Nigel Cundy
量子物理学可以说是人类最精确、最广泛的智力成果(只有广义相对论可以挑战它)。顾名思义,它是一种物理学理论,也就是说,它是关于物质如何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物质宇宙的状态如何随时间变化,以及物质的可观测属性如何与基本结构相关的理论。它与其他物理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
它有不同的前提。
它有不同的形式结构。
它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它与实验有更好的一致性。
量子物理学的发展是分四个阶段进行的:
量子力学,它从20世纪初发展起来, 是一种结合量子世界观的一些原则与伽利略的空间和时间概念来回应实验的尝试。它是一种自洽的理论,但最终是不正确的。不过,它很有用,建立了量子物理学的许多原理和方法,并引出了更好的东西。
相对论量子力学,它发展于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是第一次将量子力学与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中使用的双曲几何学结合起来的尝试。它并不是自洽的,因为它它仍然建立在经典物理哲学的某些方面,而未能完全接受量子世界观。
量子场论,它是将量子原理与狭义相对论结合起来的正确方法。它是从20世纪3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在50年代到70年代达到成熟。它完全接受了量子思想的原理,具有自洽性,被用以描述几乎每一种物质的相互作用,而引力的地位还没有得到解决。
量子引力,它将量子场论和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广义相对论)结合起来。目前还不知道这个理论是什么,但我们知道它必须具备的许多特性。
量子托马斯主义者的 "量子"部分表明,这个人的哲学部分受到量子场论的启发,并且至少与目前可行的一种量子引力模型一致。
托马斯·阿奎那是十三世纪的哲学家,以其清晰的思想、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评论和贡献,以及其哲学化的神学著作著称。他从有关变化的本质和可能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发展了一个自洽的哲学体系,对宗教哲学、伦理学、形而上学和自然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自然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提供了每个科学家在开始研究、进行任何测量或发展任何理论之前应该预设的那些关于自然的假设。
以阿奎那的著作为基础的哲学家和神学家被称为托马斯主义者。虽然目前在人数上远超托马斯主义者的是现代哲学家,他们遵循笛卡尔、洛克、休谟、康德、维特根斯坦等思想家所规定的原则,但阿奎那仍然保持着一小批忠实的追随者,他们认为阿奎那所接受的前提是(大部分)正确的,他的对手们犯了许多错误,而阿奎那避免了这些错误。
量子托马斯主义者是指对量子场论和托马斯哲学都很了解的人,他认为托马斯主义的某种变体为可行的量子物理哲学提供了最好的可能性。
十三世纪的迷信与现代物理学有什么关系?
托马斯·阿奎那的思想不是迷信。它是一种逻辑严谨的哲学。也就是说,它从各种前提出发,并从中推理出各种结论。其中一些结论被用来支持罗马天主教教条的各个方面,他的著作也被纳入罗马天主教神学的精华。但重点是,他的这些工作结果是从物质的本质,以及物质能够改变意味着什么为前提而精心得出的结论。
那么我们应该问的问题是:这些前提和结论是否符合现代科学?
大多数人对此本能地回答 "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认为中世纪哲学已经被现代科学推翻了。他们声称,文艺复兴和现代早期的学者彻底驳倒了古典哲学,他们的论点被现代物理学的出现所证实。伽利略和牛顿等物理学家受到一套哲学原理的启发,而这些原理与亚里士多德的前提相矛盾,但引出了与实验相一致的物理理论,而亚里士多德从自己的哲学原理中得出的物理学却与实验相矛盾。因此,显而易见的结论是,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的机械哲学和经验哲学的一个(也许是发展之后的)变体是正确的,而旧的古典哲学是错误的。
因此,大多数现代哲学家对古典哲学一扫而过,阅读并接受了文艺复兴和现代早期对它的批评,然后就将注意力转到了其他事情上。大多数不是哲学家的人甚至不看古典哲学,只是吸收老师的观点。
乍一看,这种理解很肤浅。但它是错误的。
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也包括他们在启蒙运动中的继承者,对中世纪哲学的精华只有非常肤浅的理解。他们歪曲了它,他们对其的论点的反驳由此也是失败的。他们唯一好的论据是,当时的实验与机械论物理学的一致性支持了机械哲学。
中世纪的物理学是以中世纪的自然哲学和一些附加假设为基础的。正是这些附加的假设,而不是哲学,导致了被实验所推翻的预测。
伽利略和牛顿的物理学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么,如果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在他的物理学失败时被抛弃,为什么启蒙哲学在其物理学失败时没有被抛弃呢?
机械哲学背后几乎所有的前提都直接与量子场论的发现相矛盾。
中世纪哲学几乎所有的前提都与量子场论一致。物理学中用来挑战中世纪哲学的部分,正是那些被量子革命推翻的方面。
我们不再生活在十九世纪。十九世纪哲学的基础已经被推翻了。既然现代哲学家的思想基础已经被彻底破坏,为什么人们还迷信地崇敬他们呢?
这与宗教有什么关系?
机械哲学自然而然地推出一个关于宇宙的观念,在这个宇宙中,天主要么不存在,要么没有什么用。
机械哲学的前提之一是,物理定律独立于天主而运行。
这自然导致了自然神论或无神论。
无神论是指相信天主创造了支配宇宙的法则,然后坐视它们的运行。
无神论包含的信念是物理定律不需要神圣的解释。
如果物理定律是独立于天主而运行的,那么随着我们对它们的认识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实在被证明在它们的管辖范围内,天主在宇宙中的作用就会越来越小。
天主仅存的可能的作用是构造定律和设定宇宙的运动。
如果物理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特征,宇宙没有开始,那么天主就没有作用,这样的话,还不如不存在。
然而,旧哲学直接暗示了天主的存在。
必须有一个第一原理,它启动了因果关系链,确立了作为物质的一部分的抽象结构,并引导物质满足某些倾向。
这个第一原理不可能是物质宇宙(或物质宇宙整体)的一部分,并表现出心灵的所有属性。因此,它是一种非物质的、不可被造成的理智,我们称之为天主。
古典哲学的一个后果是,天主活跃在宇宙的每一个方面。
物理定律是对天主如何维持宇宙(在没有任何特殊情况下)的描述。
因此,物理定律从天主那里继承了其普遍性、恒定性、简单性、不确定性、适用于一切物质,以及存在于物质世界之外的属性。
这就描述了(一元)有神论。
如果机械哲学与科学一致,而且是真实的,则天主是不存在的,无神论在哲学上是(忽略天主的观察证据)合理的,有神论是不合理的。
如果古典哲学符合科学和实在,天主是永远存在的,无神论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理的。
如果两种哲学都不正确呢?那怎么办呢?
这和伦理学有什么关系?
伦理学是研究善,及其实际应用的。
善的最好定义是适合于目的,或者说没有任何内部障碍阻止一个人的自然倾向的实现。
机械哲学的前提之一是,物质中不存在内在的目的或倾向。在这种观点中,善是无法定义的。不存在客观道德这回事。
古典哲学的结论之一是,不同种类的存在是由其固有的倾向性所决定的。因此,在这种哲学中,存在着一种客观的善,以及一种可以通过理性发现的客观道德。
问题是,我们的价值观是否符合客观的道德事实?
我们在反抗自己本性的同时,能不能得到幸福?
这与 "我 "有什么关系?
对于很多人来说,哲学的争论似乎是枯燥的、无聊的、抽象的、思辨的,完全脱离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是关于知识体系细节的无休止的争论,而这些细节完全无法被证明是真的。这写看法似乎是有原因的:大多数哲学都是枯燥的、无聊的、抽象的、思辨的、精细的。但这并非无关紧要。
我们不自觉地从文化中吸收我们的观点和价值观。
在19世纪之前,西欧的大多数人都不自觉地采用了当时的主流哲学--基督教有神论。并且(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据此(在一定程度上)过着自己的生活。
在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机械哲学开始在大学中占据主导地位。
它从哲学系蔓延到所有其他研究领域,每个领域都试图采用 "科学"的观点。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机械哲学及其后裔主导了学术文化。
正当物理学家开始破坏已经建立起来的基础的时候,下一代的教师、政治家和记者吸收了这种哲学。
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开始,这些观点开始渗透,然后主导了普通民众。
由于这些观点被普遍教授,而且深入的哲学研究被认为是枯燥无味的,所以人们吸收了三代以前的哲学家的观点,而没有仔细思考。
我们今天文化中的主流信念,我们关于道德、政治、经济、宗教、教育和科学本质的思想基础,反映了三六十年前的哲学时尚。
如果这种学术时尚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在许多深深影响我们的事情上也错了。而我们和我们的社会,将因此而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