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英美文学专业保研经验分享
个人情况
本科院校:北京语言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排名:1/86
GPA: 3.9/4.0
获奖情况:国家励志奖学金两次、校级综合一等奖学金一次、校级三好学生、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校级优秀共青团员各一次
科研:2017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验收优秀
夏令营:中国人民大学
预推免:清华大学
最终去向:清华大学英美文学专业
保研之前——脚踏实地 厚积薄发
我本科就读于北京语言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尽管北语属于双非院校,但是它在语言方面的实力大家都有目共睹。我非常热爱我的母校,也非常感激我的母校给予我的独特的北语印记和北语胸怀——德行言语、敦睦天下的校训也深深地影响了我的处世态度和风格。
本科校园小而精致,招生人数也非常有限,学校的学习氛围总体而言非常浓厚。从本科入校开始我便专注于学业,基本每门专业课成绩都保持在90+,而优异的专业成绩也是保研的敲门砖。
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我本科期间所修课程包括英语专业的听说读写基本课程:英语精读、泛读、听力、口语、写作、语法、演讲与辩论、英语国家概况等;以及大三开始开设的进阶课程:即文学、语言学和翻译三个方向的专业课程,包括英美文学史、英美文学选读、西方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与实践、语言学导论、词汇学、英汉汉英翻译、英汉翻译策略对比、英语口译等。
北语的课程设置非常合理,大一大二主攻基础强化,大三开始细化专业课程。学生可以在大三学年较为全面地接触英语专业下设的三个方向:文学、语言学和翻译。我当时是修完文学系列课程之后对其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而这也奠定了我后来保研选择英美文学专业的基础。
因此,我给大家的建议是本科前两年认真学习专业课,尽量为自己争取一个较高的绩点,毕竟专业能力才是一切的基础。打好基础之后,你需要尽快确定自己的兴趣所在,即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那么针对英语专业而言,我认为大三学年就是这样的一个关键阶段,如果可能的话,希望大家尽可能多地涉猎自己专业下设的不同方向,比如参加一些相关课程或讲座、选读一些相关方向的理论名篇等等。千万不要望文生义,对研究方向产生误解,大家一定要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相当程度的了解。
学习之余,我还是英语学院演讲辩论队的成员,辩论队每周五会组织一场集训,老师会给出相关话题,然后大家一起头脑风暴,最后自由发言和评论。这个经历极大地锻炼了我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即兴演讲能力,并且帮助我建立起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而一口流利的英语对于英语专业保研面试而言可以说是第一把利刃。大家可能会有个思维定式,那就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口语都很好,其实不然。普遍来讲,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每个班可能也就不到一半的发音纯正、表达流畅的学生。因此,英语专业想要保研的同学切记: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口音,并且苦练发音和语音语调,这样在面试的时候你就很有记忆点,面试老师跟你交流起来会觉得非常愉快,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也迅速建立起来。当然回答的内容质量最为重要,但一口纯正的英语发音会让你的面试锦上添花,希望大家可以重视这个问题。
与理工科专业不同,英语专业作为人文学科极少有机会获得大量的科研产出。我很幸运能跟演讲辩论队的两位成员一起参与了2017年度的国家级大创项目并且验收优秀。对于英语专业的同学而言,本科发表论文的难度不小,那么我建议大家可以多多参与此类的大创项目,即使没有发表论文,学术研究经历也不至于为零。
保研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要求很高,同时也很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这些可以通过学生所获的各类荣誉得以证明。我本科期间积极参加院级学生会组织以及各类校内外志愿活动,因此也获得了各项荣誉称号。希望大家在学习之余也不要忽视学生活动,毕竟这些活动对自身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保研复习——夯实基础 有的放矢
由于我大三学年之初就明确了自己的专业选择,所以我大三所修课程基本都是与英美文学相关的。在这种有利条件之下,我只需上课认真听讲,课下花一点时间自己整理一遍英美文学史,着重选读名篇名作,对主题和写作特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即可。
我复习的时候手头的材料有陈世丹主编的《21世纪新编美国文学选读》、刘炳善编著的《英国文学简史》、常耀信主编的《美国文学简史》以及罗经国编著的《新编英国文学选读》。这几本书有的是介绍文学史,有的是给出了具体篇目的选段以供研读,对于英美文学方向的同学而言是很好的复习材料。我建议大家采取“把书读薄”的办法,即大概读完英美文学史之后,自己再认真梳理一遍英美文学的发展脉络,可以有自己的分类规则。比如说,你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来进行梳理,也可以按照不同的文学流派来分类,总之要做到基本框架烂熟于心,当然,细枝末节的东西可以适当忽略。
说完专业课的复习,接下来就是二外的准备了。我大三选修的二外是法语,所以到保研考试的时候已经学习了两个学期。因为我们学校的二外课程也统一开设在大三学年,所以我基本也都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一起上课,课下就用《简明法语教程》来进行练习和复习。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大家不必过于担心二外的问题,只要你掌握了基本的词汇发音和阅读能力,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
保研考试——保持心态 从容应对
保研基本分为两个阶段,即前期的资料投递和正式的保研复试。我从五六月份就开始密切关注各大高校的保研通知,最后在八月份看到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夏令营通知,然后我就紧锣密鼓地准备好了两封专家推荐信、成绩单、排名证明、自我陈述以及各类获奖证书复印件等资料并且寄了过去。
人大文学院的夏令营不在暑假而在九月初,当时是举行了为期两天的夏令营,其实就是笔试、面试和宣讲会。笔试是文学、语言学和翻译都用的同一套卷子,里面包括了热词翻译、文学选段分析和语言学论述题三大部分。考生需要完成整张卷子,而不是选做自己研究方向的题。人大的笔试给我的整体印象就是很灵活,除了第一部分要求翻译英文缩写之外,其他的题全部都是主观题,非常考验学生的思考和论证能力,它并不要求你死记硬背,也并不考察死板的文学概念,所以大家在复习的时候可以多多思考文学与生活的联系,如何用文学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如何将虚无缥缈的文学与实际生活连接起来。
接下来就是面试环节,当时应该是有五个老师参与面试,主问是陈世丹老师。你一进去先进行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然后老师们会根据你的自我介绍向你发问。我记得我当时提到了我的研究兴趣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小说和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学,然后老师们就顺着我的介绍提问,先是让我分别举例,并且简要阐述这两种文学的特点以及我喜欢它们的原因。我提到了《德伯家的苔丝》,老师就进一步问我这部小说的主题思想和写作风格,我对于女主人公命运的看法以及我对于该作家的态度等等。面试过程大概持续了二十分钟,全程英文,老师们也都很温和,我当时面试结束时内心很平静。
第二天上午我参加了二外考试,每个人五分钟,进去之前从十张法语材料中随机抽一张,然后进去可以现场阅读1-2分钟。考官是一位中国老师,一位法国老师。要求是自己先把材料朗读一遍,然后老师会用法语根据材料内容对你进行提问,大概是两到三个问题。我当时读的那篇大概是关于大熊猫的材料,然后老师根据文中的内容,提问了一些相关地点和数字,最后两分钟又用法语跟我聊了聊家乡和家庭。二外考试也不算难,首先心态要好,这样才能尽可能多地听懂老师的问题并且做出尽可能正确的回答。
最后通过两天的笔试和面试,我顺利成为了人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优秀营员。
清华大学的预推免通知出得很晚,我大概是九月上旬参加完人大夏令营才开始准备清华的预推免申请材料,材料跟人大大同小异,也是成绩单、排名证明、专家推荐信和获奖证书复印件等等。正式的预推免复试是在九月中下旬,当时我已经拿到人大的录取了,所以来清华复试也没抱太大的希望。
清华预推免没有笔试,也没有二外考试,只有一个二十到三十分钟的专业面试。当时通知的是下午一点半开始,通过抽签决定面试顺序,我抽到了第一个。面试现场是文南楼二层的一个大会议室,大约十多位老师依次坐开,陈永国老师是主问。首先也是我进行一个三分钟的自我介绍,然后老师们根据我的介绍进行提问。陈永国老师问了我对于美国文学的了解,并让我举例阐释美国文学的特征。别的老师问了本科阶段印象最深刻的一门课是什么,并说明原因。还有一个搞语言学的老师问我硕士阶段的研究计划是什么等等,整个面试过程也是持续了二十分钟左右就结束了。
大概两三天之后清华大学研究生教务处就打来电话问我是否还报考了其他学校,如果都录了去哪个学校,我最后选择了清华大学英美文学专业,并在9.28顺利填报保研录取系统成功录取。
保研的过程很艰辛也很漫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认清自己的实力,尽量去够一够、冲一冲,只要平时付出了足够的努力,那么幸运之神就会眷顾你。最后祝愿大家都能保研顺利,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