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无说无示、无闻无得?
“唯,大目连!法相如是,岂可说乎?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譬如幻士,为幻人说法。当建是意,而为说法。当了众生根有利钝,善于知见无所挂碍,以大悲心赞于大乘,念报佛恩,不断三宝,然后说法。”维摩诘说是法时,八百居士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无此辩,是故不任诣彼问疾。
云何无说、无示耶?以开示者,依圆觉而成说言、开示,而自内心与言说之相、之意,全无沾染,如六祖云“不染不杂”也。心凝于圆觉不动,言不入语名为无言,示不入相名为无示。故言说者,无说、无示也。
云何无闻、无得耶?以听法者,依自圆觉而知声起、知法传,而自内心与起声、传法之相,全无沾染,如六祖云“不染不杂”也。心凝于圆觉而不动,闻不入声名为无闻,得不入法名为无得。故听法者,无闻、无得也。
故六祖云:“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不染不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惠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若人以为,无说无示,是不说话、不开示;无闻无得,是关上耳朵,不听法义;又或于此之上,更思议玄妙,则逾旋逾远,意驰心外,是心外求法也。
故此当知,能守于圆觉而闻法者,当知自己觉知之中,何谓“相”“念”,然后方才能离之。倘若不知“相”“念”之为何物,云何能做到“于相离相、于念离念”耶?岂非梦人说饱?而欲知“相”“念”为何物者,若自知见中,不能得知楞严“觉非所明”之大义,云何能知之也?!故云法者,真实义也,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如实知之如理思维,而后方可得之。经云:“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外离于相名禅,内心不乱名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离相名慧,是为惺惺,不乱名定,是为寂寂。惺惺寂寂,寂寂惺惺,是为定慧等持,默照圆觉。故云,楞严“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之义,是名大佛顶首楞严义。
井观驴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读书:解读“唯是一心” (1人喜欢)
- 读书:读大乘法之一
- 读书:唯识指意 (2人喜欢)
- 读书:《圆觉经》之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 (1人喜欢)
- 读书:唯是一心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