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最好的理财方式是什么?
查看话题 >基金经理排名 | 最新基金经理排行榜 前三十名
30位“神级”基金经理基金公司的“造神”计划,成就了一位位“神级”的基金经理。
最快找到【30位“神级”基金经理】的方法: 豆瓣 @数据即服务 文章 或 在公主号【数据即服务】 -> 底部“投资”菜单 -> “30位“神级”基金经理”, 首发会在这里。名单更新也在这里哦,豆瓣没法做通知提醒...更新了很多人收不到
“神级”基金经理
自古以来“基金经理排行榜”便类似封神榜一样的存在,被“封神”的基金经理可以吸引众多“信徒”,享受超多人间烟火。
有排行自然就有竞争,但是各家基金公司的资源也不是无限的,想要“造神”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资源)。于是几家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开始了他们的“造神”计划。
基金公司集中投研团队的资源,做好基金的净值;集中公司的营销资源,开始为“造神”的基金经理造势。经过一番运作,基金净值节节高、基金经理也成功“神化”,于是“神”诞生了。
基民们见“神”现世皆闻风而来,“神”则展示了祂的威能,成功折服了众基民。
祂的“信徒”四处宣扬“神”的教义,虹吸效应吸引了更多的基民成为了祂的“信徒”,这就是“造神”。
“封神榜”
前面说了这么多,大概意思就是所谓的明星基金经理,都是由基金公司打造、包装而成。
- 集中基金公司的投研力量,找到好股票。不然单靠基金经理一个人,要玩几百亿的盘子,也实在难为人;
- 好股票自然要分配给“主推”的基金经理(公司其他基金产品也能用),这位基金经理所管理基金的净值就非常好;
- 给基金经理做包装营销,学历、业绩、获奖、经历都能成为宣传点;
- 基金净值越来越高,基金经理形象越来越好,明星基金经理就产生了。
不管基金公司如何操作,我们投资者能得到实际利益就行,所以我整理了一下我认为比较优秀的基金经理,跟大家分享一下:

规模效应
* 以下所提到的基金均不包括货币基金。公募基金,有29位基金经理管理的规模超过500亿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基金经理能亲自管理的基金也就3、5只,其余的都是给小弟练手。
从业10年以上的基金经理,带的小弟是从业4~5年;从业6、7年的基金经理,带的小弟一般是从业1~3年的。
基金规模的问题,一直有句“规模是业绩的敌人”这话,规模越大,基金操作难度越高,可选择性也越小。
所以你看机构抱团股,为啥要抱团,百亿以上的资金,在A股市场已经不能随便买了。
A股现在4000+个股,总市值在500亿以上的也就270个。这就限制了基金只能重仓权重股,买点成长股还不能买多,买的少对收益提升又不大。死循环。
千亿以上规模的基金都是货基为主了。余额宝是目前唯一一个万亿级别的货币基金。 相比起来规模小的基金灵活性更高,同样的操作规模小的基金收益高于规模大的基金。后面会分享一个小规模基金的操作策略(严格来说是俩),也是在豆瓣同名的公主号更新~。
但是你要真细看一下基金的规模趋势,你会发现投资者真是用钱投票:

(基金规模走势图,点击查看大图)
在第一个高峰下跌处,是2007年,当时的大盘是这样的:

从最高的6124跌到4856,跌了1200多点,所以当时的基金规模也从256亿跌到152亿,一次跌了40%的规模。
然后就是2015年,又一次股灾,基金规模又没了40%。后来就一直到今天,基金规模才回到07年的水平。
在这也对比一下基金和股票的区别,如果当时在6000点买的股票,一直持有不割肉,能不能回本还另说,垃圾票就没有翻身的时候了。 但是基金的话,从2007年一直持有到今天,会有850%的收益率,折合年化是18%。即使是使用基金定投,从2007年开始,每月定投一次,到今天也有240%的收益了。
规模是业绩的敌人却是时间的朋友。
业绩对比
* 基金规模大于100亿;* 任职时间是基金经理管理该基金的时间;* 收益率大于100%,即任职期间取得两倍及以上收益的。

“一年赚三倍者众,三年赚一倍者寡。十年跑赢大盘的,更是寥寥。”
所以大家看基金经理的业绩时,不要只看短期涨了多少。业绩能持续稳定跑赢大盘的基金都不多,更别谈超额收益了。
上面那个表格,是从长期业绩看的,已经很能说明基金经理的能力了。如果要兼顾短中长期的基金,可以看另一篇《20强基金名单》。
公认的大神:张坤、萧楠、谢治宇、董承非、朱少醒等都在此列。
细心一点你会发现,基金经理的任职年限跟基金的成立年限基本上一致。 也就是说这些长期稳定跑赢大盘的基金,都是他们一手带起来的。从基金开始建仓到十年如一日的稳定收益,从未把基金假手于人。投资中最值钱的就是确定性了。
基金经理的风格
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大概分为几个类型:1. 成长型2. 价值型3. 平衡型4. 主题型5. 指数型只从风格来说,一般只分价值型、成长型和平衡型,主题型和指数型属于基金经理的能力圈。
首先要有个概念,投资风格(或者说持仓风格)并不是一直不变的。基金经理换仓就是投资风格的转变,一般我们可以通过基金每季度的报告来看。
比如这样:

只要基金有较大的持仓变化,基金的投资风格就会跟着变。基金经理重仓成长股就偏成长。
成长型:成长型的基金中,持仓的股票大多处于上升期,相对于行业龙头、权重股浮动空间更大,当然浮动是向上和向下双向的。

所以这类基金的涨跌起伏都比较大,选择这类基金一定要选历史业绩优秀的、头部的几只。
价值型:价值型所投资的上市公司一般基本面较好、有稳定的盈利能力、估值偏低。

成长型和价值型之间没有很硬性的分界线,很多时候成长型也可以看成价值型,不过这并不影响判断基金是否值得买入。
平衡型:平衡型兼顾收益和回撤,配置的股票也更分散,追求稳健成长。

主题型:行业专注度比较高,比如白酒主题,就重仓白酒龙头股,前十重仓能达到90%左右。如果看好一个行业,例如军工、新能源、医疗等,可以看一眼主题型基金。

指数型:指数型是基金经理按照指数成分买入的,比如沪深300指数基金,买的都是沪深300成分股。

结语
不迷信,不搞个人崇拜,一切拿业绩说话。
知名的基金经理都有一个特征:志向远大、目向远方,才能做到十年一日的稳定成长。
买这种基金呢,就是跟时间做朋友(也没有很长时间),耐得住寂寞,咱是来赚钱的,不是频繁交易找参与感的。
把时间拉长到1年、3年,再回头看,99%的股民都在身后。
推荐阅读:20强基金名单
我呢,一跟你们没有金钱交易,二跟你们没有利益冲突,就希望写的有人看,看了有人赞,就很满足~ 上班是发不了财了,打工人攒点钱找门路吧。投资理财相比干实业算是成本低、投入少、可持续、不累人的行当了。——前提是你懂或者会抄,进了杀猪盘那亏的可比直接扔钱还快。 每年15%~20%的投资本金收入,积累几年比绝大部分小老板都强。就酱。
-
橡皮擦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4-16 00:49:22
-
Qing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3-09 10:24:38
-
数据即服务 转发了这篇日记
不好意思大家,豆瓣上回复的比较慢,因为参与的平台比较多,很难所有的都兼顾到,大家需要互动的话可以去公主号【数据即服务】每天的推文下留言,就在豆瓣也可以,就是回复会有点慢,大家见谅。
2021-03-05 10:09:59 -
晴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28 14:43:17
-
Tsing river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27 09:33:58
-
嗷呜呜~(>_<)~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27 00:51:38
-
丑八怪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25 20:17:30
-
周小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23 10:35:57
-
葱油拌面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23 08:10:31
-
江海寸心过澄潭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22 19:19:58
-
豆友190218616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22 09:30:24
-
木木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21 20:14:15
-
谁都不追了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21 18:33:31
-
艺术家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21 17:50:08
-
momo(西瓜版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21 00:46:10
-
木木木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20 15:06:40
-
木木木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20 15:04:34
-
小雨特别衰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20 04:22:55
-
乔治牙hous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20 02:57:29
-
十丿丨丨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19 23:24:20
-
陈同学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19 22:24:26
-
空空如也z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19 22: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