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那些阶段性的思考
查看话题 >活已至今,终于长大成人
年龄越长越大,思想越来越干净。我喜欢的,我想要的,我统统都知道。
离家多年,我已很难再产生枝繁叶茂的感觉。能否结婚,是否会有孩子,我已没有强烈欲望。如果有幸能遇到这个人,是上天眷顾;如若遇不到,也是命运。
父亲和母亲的婚姻并不幸福,尽管在他们看来,这样的相处模式是正常的。因为周遭的人大都这样,哪个夫妻不吵架,几个夫妻不动手。父母着急我的婚姻,他们希望能有一人陪伴我,照顾我,和我携手走完剩余人生路。他们觉得是前任耽误了我几年,如果不是和前任一直耗着,我应该早已遇到那个他。人生有些路总是要走的,只不过是早走晚走的区别。我谈恋爱晚,遇到一个人以为就是一辈子。所以面对一段已经枯萎的爱情,也舍不得放手。手握最后一丝碎片,还在安慰自己有余温。小王子里面说,你喜欢玫瑰,是因为你在玫瑰身上倾注了时间。所以谈恋爱一定要趁早,遇的人多了,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少数幸运派不在样本范围内。
在婚姻中,会收获什么?我不知道。或许是老公的宠爱,也或许是丧偶式育儿,或许是一地鸡毛,也可能是中年女人内心的强大?我的母亲和大多数中国母亲一样,为孩子倾注了太多。倾注心血与时间越多,越焦虑。她和父亲很难有情感共鸣,内心也不与我交谈。遇到子女和夫妻问题时,常常委屈。我的母亲是一个很喜欢哭的人,她常常落泪。而我又恰好完美的遗传了这一点。有时候,也很讨厌爱哭的自己。可是,我控制不了,真的控制不了。
我的父亲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粗心的中国式父亲,他非常爱我,但是常常用我不喜欢的方式甚至错误的方式爱我。他觉得孩子吃饱穿暖就够了,精神什么不精神的不重要。女孩子家家就是麻烦,打不得骂不得。我上大学了也不允许谈恋爱,却希望我毕业几年内火速找到另一半,能够偕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所以父亲对于我的爱,经常是夏天的棉袄。
在继承父母性格优点的同时,原生家庭带给我很多性格缺点,我想反抗,但是反抗到头往往发现自己成为了父亲或者母亲,成为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关于伴侣,理想状态有很多,可是真正相处起来,还是两个人聊得来最重要。性格相处舒服,才会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尊重,各自独立又互相依恋。两个人在一起,是目标共同体,是利益共同体,未来要双方奔赴。我不知道伴侣的英文最准确的英文翻译是什么,在我看来partner最合适。结婚就像合开公司,在解决公司生存问题后,如何盈利,持续盈利和扩大盈利,是两个人需要解决的问题。盈利在我看来可以简单的分为精神收入,物质收入和身体收入。无论是哪方面的收入,最终双方精神和身体满足,物质富裕才有继续下去的动机。
关于选择爱情还是选择面包,这个问题哪有那么绝对。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没有选择绝对的爱情,也没有选择绝对的面包。只是综合各种因素后,选了一个有点爱情的面包而已。精神独立,经济独立,自己才拥有更大的选择权。如果你选择面包多一点,日后请给对方持续输出情感需求;如果你选择爱情多一点,那你就必须具有产出面包的能力。
Comme moi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妈妈确诊癌症第30天,我拾起了她的头发 (1人喜欢)
- 2024,经历了裁员,创业闹掰,妈妈确诊癌症 (2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