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0年度音乐报告
查看话题 >曲终无异听,响极有馀情:2020年十佳华语专辑

2020年十佳华语专辑
生祥乐队《野莲出庄》
林生祥和乐队是一面镜子,他们的痴心专注、精耕细作、见微知著,值得很多音乐人学习。每一次出专辑都那么贴心入味,不懂客家方言也不妨碍仔细端详歌词里的世界,乡土,批判,流连,审视,驻守,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所以唱得真。

万能青年旅店《冀西南林路行》
这次他们不再是引领者,他们只是纷纭众生里的逃难人,他们是神经官能症漫游者,他们唱不合适宜的歌,起一个古怪的调子就一头栽下去,我们也就做一个缄默的聆听者,去听和感受就行了。

海朋森《成长小说》
在复古合成器、EDM、嘻哈满天飞的时候,没想到在90后乐队里还能听到这么深沉与激愤的音乐,让人吃惊的是海朋森越来越洗练,陈思江越来越敏锐,词曲粘合收放自若,值得刮目相看。

苏慧伦《面面》
很高兴少年时代的偶像还在像少女一样的唱歌,风和日丽的天气,温煦明亮的情绪,个人台风、气场里看不出半点疲倦的意味,听了一整年都不腻。

假假条《法利胜神经》
听惯舒适的东西,有时候要听点不那么舒适的东西,喜欢了舒服的姿势,有时候不舒服的姿势才是健康的,假假条的严肃和情绪化、矛盾与和谐互相寄生,容易勾魂。

羽果《怒马》
羽果乐队是早就该走红的乐队,他们没去北上扎堆,接近更大的市场,一直坚守上海;他们也没扩大粉丝阵营,一直只为喜欢他们的那一批人唱歌,十多年来心无旁骛,这么好听,内敛低调。

李泉《十日弹》
李泉的《天才与尘埃》《再见忧伤》,以及新专辑《十日弹》可以视为“自省三部曲”,在这个不上不下的年纪,李泉没有坐吃山空,没有油腻庸俗,继续挣扎着用音乐思考,也是难得了。

八十八颗芭乐籽《我的心正为你这个中年翘臀燃烧着!》
八十八颗芭乐籽的专辑甚少让我失望,这一张依然老拳凌厉,混沌饱满,中年朋克的叛逆,厌世自弃,混乱空茫,好像是地底的黑暗火焰,越烧越冷,却永远燃烧不尽。

寸铁《近人可读》
不可避免,会拿寸铁和腰乐队做比较,要忘记过去很难,可能换个作曲、编曲才能耳目一新,但这些都不是寸铁在乎的,他们只是在自言自语,对冷空气唱歌,管你爱听不听。

塑料《新世界》
老朋克消失的年代,新朋克诞生了,塑料是靠直觉和情绪唱歌的,技术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所以喜欢和不喜欢都是咎由自取,只是没想到昆明会出现这样一支活力十足的乐队。

2019年十佳华语专辑
左小祖咒《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是四张专辑的统一名称,左小祖咒一向高产这是事实,《四大名著》粗糙与精致刚刚好,可能是他这两年系列作品里劲道最足,可以认真聆听的四张专辑。

蒋明《磨石集》
这个年代做这样深情的民谣专辑,肯定是不流行、不能被很多人听到、唱到的,但意义非凡,事关私人情感和记忆,它是留在心底的遗忘之诗,湮没在烟尘里的平民历史。

木推瓜《孔雀》
木推瓜把“土摇”这个词变成了坚固的褒义词,专辑硬朗诡谲,娴熟沉稳,如此奔放自由,遗忘了风格、左右接驳,无关实验,压轴曲《孔雀东南飞》12多分钟,几乎一气呵成。

声音碎片《没有鸟鸣,关上窗吧》
2019年最好的摇滚专辑之一,歌词、情绪都非常丰满,代表了这一阶段马玉龙的心境,在旋律上不再是纯英伦取向,有些地方偏向于民谣,但内在心绪和生活写照更加纯粹了。

百合花《烧金蕉》
这张专辑让人服气,闽南语、民乐、戏曲、歌仔戏、童谣、古调,以及摇滚、电子、实验居然可以和谐共处,有机融合,熟到迷醉,一曲歌罢,韶华胜极,有凛凛后劲。

魏如萱《藏着并不等于遗忘》
魏如萱的音乐里经常带着神经质的歌剧、嬉闹色彩,不至于歇斯底里却也隐忍着一股气,这张专辑做得不古怪,甚至比较流行、平衡,却恰到好处地衬托了魏如萱各方面优势。

丁世光《实况电影》
《神经志》《实况电影》两张专辑,把丁世光从幕后推到了台前,少有国内音乐人把R&B玩得轻松自在,能听得入神,摆脱了单纯模仿的土气和制作不到位的尴尬,专辑的概念设置也颇具匠心。

原子邦妮《在名为未来的波浪里》
从2016年以来,一年一张专辑的速度,原子邦妮很勤奋也很精进,光从好听这方面说,基本无话可说,很多时候爬山、赶路听他们对音乐,能带来安心踏实的激励。

邱比《至繁》
邱比把电子乐玩成了一种个人的“行为艺术”,这种行为和他的生活方式、审美趣味息息相关,以至于他的每一张专辑,就像一次音乐动态、审美思想汇报。

周华健《少年》
如果每一个60+的华语音乐人,都像周华健这样思考,这样做音乐,世界会丰饶和有趣很多,这些年他一直在证明,自己不是明星,是一个创作人。

内陆飞鱼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4年个人聆听华语音乐20佳专辑 (13人喜欢)
- 2024年个人阅片20部最佳影片 (3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