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忘怀的那一片热土——遵化
无法忘怀的那一片热土——遵化
树上微出版
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
便是一颗懂得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如玉石一般晶莹
如阳光一般温暖
如金子一般闪闪发光
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感恩生命里,每一次美好的遇见
感恩岁月里,每一份温暖的记忆
书单推荐

本书已由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爱群,原名刘爱群,1954年生于北京,1971年参加工作,从事铁路工作38年,酷爱旅游,游历了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写下了大量的游记,拍摄数千幅旅游照片。
本书《故乡的云》是一部传记,真实地记录了家族的过往今昔。

序
《故乡的云》这部传记于去年四月动笔,又几经修改补充,前后大约用了一年的时间得以完成。
生长在北京的笔者在京城生活了大半辈子,用现在时尚叫法可以称作50后吧。
时光在不经意中悄悄地流逝,已过花甲之年的我深感岁月不饶人,感觉好像刚刚要成熟却已然老去,日月如梭,弹指之间。
闲暇时光常会翻看那几本记录了人生旅途几十年的尘封日记,字里行间充满了情景交融的世态炎凉和喜怒哀乐,让人回味,让人难忘。曾经的记忆依然,只是多了几分沧桑感。
虽然生长在京城,但是家乡的情怀随着岁月的增长却越发浓郁。距北京正东200公里的河北遵化就是我的老家,那真是一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那里的山山水水每时每刻都在吸引着我,改革开放以来,遵化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早就进入了国家百强县行列。
起笔之初笔者只是想将故乡的风土人情通过这本书推荐给亲爱的读者,让人们知道在遵化这块热土上曾经发生的过往今昔,但在后来的创作中感觉要写的东西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充实,脑海里的人物越来越鲜活起来,这些人物整天就在你的眼前晃来晃去,让你难以割舍。何以?因为这些事情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或是由我的父辈口述而来,真没有半点杜撰成分在里面,且书中的语言简洁直白,就是以一个普通百姓的视角将此书一气呵成。
爱群
2018年3月2日农历正月十五于北京
内容节选
畿东第一城遵化

遵化,河北省的一个县级市,一颗镶嵌在冀东大地上的璀璨明珠,它素有冀东第一城的美誉。那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北依古长城,西顾北京城,南临天津唐山,东临辽沈。自然资源多达三十多个品种,主要矿藏包括黄金、铁矿石、锰、白云石、石英石等。它位于河北省的东部,境内横卧三条山脉与两条平川。这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土地肥沃,河流众多。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为这里的百姓发展山林种植业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这里除了盛产享誉中外的遵化板栗、薄皮核桃、磨盘柿、香白梨、苹果和独具特色的酸梨外,还是华北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香菇生产基地。
从古至今,遵化就以它那无可辩驳的魅力和极高的历史积淀向世人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卷,这里的人们民风淳朴,这里的人民古道热肠。由于这里百姓受清朝文化影响较深,许多风俗习惯一直延续至今,长盛不衰。初来遵化的人们总是对这里的饮食文化赞不绝口,啧啧称奇。

一直以来,国人们总是在说,吃在广州,吃在北京,可我在这里要说的是:如果各位要是来我们遵化走上一遭,玩一玩,再住上几晚,那绝对会颠覆你们心中固有的观念。真要是有那么一天的话,您一定会亲自对您的亲朋好友介绍说:想“过口福”吗?去遵化吧!想品尝正宗的宫廷菜肴吗?去遵化吧!想喝羊汤吗?来遵化吧!在这里尤其是对那些吃遍天下美食的吃货而言,遵化还真就不怕您的味蕾足够刁钻,真不怕你食不厌精百般挑剔到何种程度。只要你们来到遵化,再给您摆上一桌丰盛的遵宴,您一定会目瞪口呆,更别说能叫上名字了。
作为千年古县的遵化,它的饮食文化底蕴十分丰厚,独特的风味真真是叫人流连忘返。它不仅传承了满汉旗人的饮食特点,还吸收了汉族经典菜肴之精华。主要是满汉文化的交融与通婚使得宫廷御宴与地方饮食风味有机地融为一体,才有了赫赫有名的“遵宴”。到了清末年间,更是将已有的饮食文化发挥到了极致。
更多故事,请关注【树上微出版】
▼

如果您有出书的梦想,如果您不知道如何出书,如果您感觉孤军奋战,需要专业的团队支持,那么您并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