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自己生活或心理秩序的小习惯
查看话题 >如何维持内心日常的平静?
想表达的实在太多,因此不知从何说起。 就像现在,心里突然堵得慌,便翻开笔电,打开豆瓣,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话题书写一番。
01
这个话题,或许可以换成:如何维持内心日常的平静?

看看手机,离上班还有半个多小时。喝了一口茶,便有了以下的回答。
02
思考片刻,维持平静的方式便跃然纸上。
阅读、写作、喝茶、中文播客、轻音乐、switch健身环
其中,阅读、听中文播客,算是输入层;听轻音乐、喝茶算是中间层;写作与玩健身环算是输出层。
就像此时此刻,或许是周五的原因,早晨一起床便感到些许焦躁,通勤路上也没有缓下来。
看着朝阳,思考片刻后,综合考虑一下,便打开了笔电。
于是,有了这篇话题日记。
03
当我们内心感到空荡荡的时候,我想,这是我们的心灵在告诉我们:自己应该看点书了。
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起身走到书橱前,翻开玻璃窗,寻找能填满干涸心灵之池的那份机缘。
佛家也好、道家也罢,冥冥之中修的都是那份机缘。
而阅读,从玄学的角度来讲,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天气,生活中的形形色色都会影响着当前阅读的感悟。
但更多的,或许是看到它那一刻的眼缘。
看到了,觉得合适,便翻开品味一番。
如不适合,便再次寻找机缘。
毕竟,我要的还是那份从焦躁归于平淡的那份平静。
或许你会说电子书也会有同样的效果。
不可否认。我每天使用电子书的时间大大超过了纸质书。
毕竟,通勤路上,单位里,你总不能抱起一本大部头畅游其中吧。
但,说起安慰心灵的方式,我想纸质书的地位,终究无法被撼动。

当我们捧起这一本三四百页厚的作品时,抚摸着封面磨砂般的粗糙时,内心的焦躁早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被抚平。
倘若再翻开几页细细咀嚼一番的话,之前的焦躁感早已不知所踪。
带来的,反而是沉睡在内心深处的另一种情愫。
逐渐苏醒,生根发芽,露出水面。
04
当然,读书也需要一些主动性,才能有力气翻开那一页。
但,如果连翻书的勇气也没有的话,搞如何是好?
半年前,我或许没有答案。但当自己踏入2021年的大门后,我便找到了另一种“缓兵之策”。
嗯,听中文独立播客。
这份和播客的机缘,算是豆瓣的网友无意之间推荐的吧。
2020年10月,算是如何小宇宙为代表的中文独立播客的坑。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商业观察、职场生活、人生趣谈等等。
前一段时间,听恶心了。有好几天都没有再碰播客。
但马上又投入了播客的怀抱。
戴上耳机,沉入其中,犹如和几位未曾见面的朋友坐在一起,托着腮,听着他们的侃侃而谈。
虽然插不上什么话,但是光听,便已经足够。
相比的主动的阅读,听播客一开始不需要你去思考内容的前后关系与脉络,不需要你翻前翻后的去思考知识架构。
只需要你安静片刻,静静地听上几分钟,内心的焦躁便会在主播的闲谈中,随风而去。
等到一个电话把你拖回到现实时,你才发现,不知不觉间已经过了几十分钟了。
如果又懒又焦躁,那就听一听播客吧。

对了,去年12月份,和网友发布了一档播客,叫《星空漫谈STARRYTALK》。
有时间,可以听听。
05
既然说了一通播客,那么再聊聊轻音乐吧。
最近几年,自己听的音乐,99%都是轻音乐。并且是没有任何欢乐旋律的轻音乐。
看书的时候听、收拾家务的时候听、写材料的时候听、等车的时候听、脑子没有头绪的时候听。
和降噪耳机配合起来,简直能 “十秒进入冥想状态!”
其实,单纯通过听轻音乐,很少能让自己平静下来。
它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催化剂。

走在大街上,听着轻音乐,看着车水马龙,观察的人间烟火。
生在这人世间,便不得不融入其中,哪怕伤痕累累。
还有,不得不提的降噪耳机。
从2017年开始入坑,如今已经四年时光。
一年365天,有至少300天,是和降噪耳机渡过的。
对我来说,它就像一位武功高强的丫鬟,每当遇到噪音的骚扰时,便会抱起我,用强悍的身躯,阻挡着外界的纷纷扰扰。
大丫鬟是bose qc30。可惜由于自己的暴力操作,不到一年变英年早逝。哪怕自己买了电烙铁一番操作,也无济于事。
二丫鬟是sony 1000xm2,降噪效果确实不错。可惜由于块头太大,夏天是在不适合。

如今,自己基本和三丫鬟sony 1000x,渡过每一天的时光。和大丫鬟类似,虽然没有二丫鬟的实力,但一年四季都可以常伴左右。
此时此刻,二丫鬟就陪在我身边。
06
喝茶,自己每天雷打不动都在进行着。
下班回家后,收拾一番,泡上一壶崂山绿茶,坐在电脑前,开始了睡前的阅读生活。
犹记得一年前的自己还在咖啡的世界里翻滚。
或许是咖啡对胃的刺激已经到达了制高点,亦或是冥冥之中感受到了清茶的净化,于是在2020年初,便弃咖入茶。
喝茶的时候,除了能感受到茶气的芬芳之外,更多的,是一种茶水从口腔进入食道,汇入胃袋,不断地冲洗的污浊的五脏六腑,净化着不净之躯。
尤其是在烦躁之际。

泡上一壶茶,坐在餐桌前,看着袅袅白气从茶杯中翻滚、升起,同时扩散出一道道香气。
还未入口,心情已经平静大半。
倘若再吹吹气,品上一口,呼~~ 几分钟前的七烦六恼,已经随着那一口口浊气,排除体外。
07
关于NS的健身环,曾在2020年的疫情期间一票难求。
就在元旦前夜,自己入手了这件种草已久的“疫情好伴侣”。
如今,基本是在周末的上午,打扫完卫生之后,倘若身体还是没有伸展开的话,便会来上几局。
美名其曰:打开一下身体。

有时候,不喜欢各种输入型的方法来抚平心情的时候,运动便会是一种佷有效的放松与解压方式。
其实,相比健身环,户外跑步更是一种愉快且有效的方法。
如有可能,请保证每周跑个2-3次。
这个周在读冯唐的新书《冯唐成事心法》。
文章内容的质量暂且不论,第一眼吸引我的便是其中的两条内容:每周运动与保持体重。
这其实算一件事吧。
或许是步入三十岁的缘故,新陈代谢越来越慢。
再加上平日几乎不锻炼,隔三差五,肩胛骨便酸痛难忍。
睡觉的时候,双手必须放在脑袋两边,就是“举起手来!”的姿势。
因此,每当顶着酸爽的肩膀回家之际,便会第一时间拿起健身环,舞动起来。
08
终于,谈起了写作。
想表达的实在太多,因此不知从何说起。
就像现在,心里突然堵得慌,便翻开笔电,打开豆瓣,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话题书写一番。
就这样,写着写着,便进入了所谓的“心流”状态。

当然,也不是每次只有到烦躁的时候才开始书写。
哪怕没有波澜起伏的预兆,自己隔几天便会在某个夜晚,泡上一壶茶,开始敲击键盘。
或许这种行为,称得上是提前预防。
因此在不知不觉之间,反而察觉不到烦躁时刻的到来。
除了静心之外,写作也是一种纪念。
纪念自己活着的所思所感,记录自己人生的足迹。
再说了,万一哪一天出现意外,家人或许也能顺藤摸瓜看到一二。
毕竟,平时的自己还是羞于表达。
因为写作,入手了几款机械键盘。
啪啪啪的茶轴,令自己沉浸在自己的文字世界中,不断旋转。
随着手指与键帽的分分合合,一股股精气神从指尖灌入键盘中,然后通过线缆进入笔电,最后呈现在屏幕上。
随后,文字的灵气被瞳孔吸入其中,再次循环,永生不止。
09
心情平静不少。
因此,也需要搁笔了。
那么,这个周末,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