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自己,世界会供养你
月底了,刚好周末,总结下读书观影心得。
这个月最大的心得就是对偏见的理解更向前迈出了一小步。我们无法抛离偏见,但是可以保持更清醒。我们的成功或者存在都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运气,完美星球的适者生存也好,史记故事的王侯将相也罢,成功中运气的成分是很大的,太史公说“究天人之际”,天就是天运的因素,人就是人的因素,我们不要太高看自己,把所有的成功归与自己的努力,很大部分都是运气。这不是消极,而是对自己偏见和虚妄的警惕。一定要谦虚的,平和的接受生命的安排,做自己,在很长的人生道路上抓住一些不可错过的机会,投资自己,就是长期的学习和努力,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同时学会限制自己的好奇心,在一条道上走远一点。时刻警醒、经常反省,内观我们的决定和判断是否理性。我们唯有在时间这个维度上是公平的,做一个长期主义者,用漫长的时间培养自己良好的价值观和储备知识。
不怕少,少就是多,不怕慢,慢就是快。
一、读书
1.《穷查理宝典》 彼得·考夫曼
这本书在早几年读完巴菲特传,富兰克林传后找来读过,kindle有段时间被我不知道放在哪里了,读了前面几章就没读了,这次用微信读书把书啃完了, 查理有点啰嗦,读的乐趣不大,但是有两点比较吸引我,一是李录的序言写的不错,李录称查理是孔子的粉丝,是“商才士魂”,有一种中国士大夫的魅力,我第二本书就是找了李录的书来看,二是关于偏见的观察很深刻。”在锤子的眼里,所有东西都是钉子”,老头还不厌其烦的找来了很多关于心理学的概念,苦口婆心。
耐心是一种美德,持续持有,滚大雪球,投资自己,不偏见,不患得患失,不沉迷于交易的快感
2.《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李录
上篇关于文明、现代化的观点不新颖,大概就是类似《枪炮、病菌与钢铁》《西方将主宰多久:从历史的发展模式看世界的未来》等书的观点合集,研究生论文的感觉。
下篇关于价值投资和中国的观点,很朴素,尤其是对能力圈,安全边际,对知识的诚实,对理性的追求,对复利的阐释,对资本主义和现代科技的理解,对市场自由主义的拥抱,对中西文明的对比和对人性复杂的洞察都挺有意思,让我想起上学的时候,打算考注会的那会,学习了炒股,也看了邱国鹭 《投资中最简单的事》,还跟风看巴菲特年会,现在回头看自己,很多人性的弱点暴露得很彻底。这两本书后面附的书单都不错。
让自己的兴趣引导自己,有颗平常心,坦然的生活,节制生活,有所专宗,打十口井,不如专心打一口深井,取之不竭,所以今年书要少读点,把书读透,读薄,再读厚,如曾国藩所讲的,读书不二,用志不纷,乃凝于神。
3.《思考,快与慢》 丹尼尔·卡尼曼
这是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写的一本关于行为经济学的书,用现代科学的实验方法,证明了人是一个多么不理性的存在,很多偏见的发生是根本不在我们的意识范围内的,该书举例说明了我们大脑有两个系统,系统1是感性的直觉,系统2是理性的思考,一个快思考,一个慢思考,然后用很多小故事小实验讲了几十种系统1的理性偏差,比如启发性偏见,可得性偏见,锚定效应,光环效应,规划谬误、还有很了不起的前见理论,损失厌恶,禀赋效应,心理账户,框架效应,这些概念的学习真的可以帮助我们克服一些偏见,至少第一步让我们意识到了我们偏见产生的原因。
还有关于两个自我的描述: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我们回忆一段岁月总是记得峰值和结束,我们都非常善于过程忽视。
这是一本值得重复阅读的书,可以出一本简化版的,大概可以用五分之一的厚度就可以讲完了。
4.《史记》第四五六卷 司马迁
这个月继续啃史记,读完了第四卷的《书》和第五、六卷的《世家》。第四卷太难读,需要很多古代传统文化常识,计划买些参考书辅助看看。
《世家》很好看,很黄很暴力,就是国产的权力的游戏,冰与火之歌,搞基的有,乱伦的有,杀亲弑父的也有,仁义道德,礼崩乐坏,历史戏剧张力很强,第一遍我就当连续剧看了。下次看完全十册了再回头好好梳理。
5.重读《公正》迈克尔·桑德尔
因为zs狗血的八卦新闻,公众号上到处都是讲代孕的,我觉得都不如我当初看《公正》这本书的阐述更令我信服,于是就又找出书重新快速复习了一下。
公正不是简单的一个维度的窄框架思考,而是一个多维度的宽框架判断,这三个维度是, 最大化福利,尊重个体自由,追求美好品德。
比如代孕,第一层面,对整个社会可以说是没坏处的,想生孩子的父母得到了宝宝,代孕的女人得到了金钱,就是没有什么人有损失,符合边沁讲的社会福利是好的;第二层面看似双方都是自由的,但是对这个自由就不是真正意义的自由,是出于生活的压迫,我们不能说妓女是完全自由出卖自己的身体的,康德说的我们不能把自己的身体作为工具,不能是快乐的工具,也不能是赚钱的工具;第三这种行为提倡了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违反了公序良俗,这个和中国的伦理道德文化又是不相符的,所以才会受到网民的私行。
这本书我之前看了两遍了,但是还不是很透彻,主要是我的哲学功底和训练太差了,需要买些基础的哲学入门书好好起步。
二、观影
1.《十三邀》许知远 综艺访谈
对话的形式是我很喜欢的一种思考方式,比如孔子、苏格拉底、尼采。但是我们日常被很多无聊的对话、会议所消磨。
看了项飚、陈嘉映、许倬云、罗翔、金宇澄这些人的谈话。图书购物车又多了几本书。
2.美国电影《无依之地》赵婷
还不如看贾樟柯带劲!
3.BBC纪录片《完美星球》
配音完美,BGM完美,画面完美!
4.法国电影《局外人》
每个人内心都有不可抑制的魔鬼!小心!
5.丹麦电影《狩猎》
最后开的那一枪,把我惊出汗来。
6.韩国电影《手机》
恐怖科幻,很nice的德善
三、碎片阅读
1.谢德庆的行为艺术!一年只干一件事。好震撼。想象一下我们坚持每一个小时发一个朋友圈,每天24小时,发一年。
2.韩美林的人生故事还有精彩的画作、雕塑。去买断他的故事,写个传记可以拍一个很精彩的电影。
3.华为的内部演讲,还有朋友分享的毕业演讲。都令人受益匪浅。
这个月做了30多篇的读书摘抄,需要温故而知新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