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社交
辞旧迎新的日子,总有那么几场饭局等着你赴宴,不知道是太久没聚的缘故,还是说“变”是永恒的话题,总有那么一种“速食面”的感觉。
饭局一:许久未见的某A突然在微信发起邀约,说是多年未见想念大家,想线下组个局聚会,然而接下来的一番操作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某A:你几时有空?
我:你打算约几时?
某A:周一和周二晚我有安排,周三家里有事,周四开始休年假打算带父母外出旅游。
我:......
饭局二:朋友圈异常活跃、事无巨细都发表一番的某B,突然在微信里发起邀约,说是三天后约了某C聚餐,邀请我一起参加。印象中某B是个生活中带些迷糊个性的人,某C呢,是一位文艺青年,生活安排得妥妥当当。某B避免某C抢着买单,于是乎团购了一张餐券,且看基本符合三个人的口味。
聚餐当天发送了定位和时间,但是没有告知是否需要提前取位。结果我第一个去到现场,发现人山人海,等待时间需要2小时,于是果断换餐厅。当坐下后,点菜完毕,某B开始讲述工作上遇到的各自奇葩事情,某C劝导不要把情绪过多投入到这种事情上。从其描述和聚餐前的安排来看,不难发现,某B工作上的问题与其生活上的沟通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细节决定成败。而某C则是很注重细节,自称喜欢咬文嚼字较真以及偏执。一时间我夹在当中,变成了一个看似没原则的人,需要融入2种风格当中,这顿饭吃的着实有点尴尬。
饭局三:偶有联系的某D,突然致电约饭,说是谢谢之前的帮忙,而且各种时间段都可以配合你那种。饭桌上你甚至能感受到“浓浓的谢意”,各种的客气,以及还有付费交流的意味。原本知识付费的思维并没有错,但是错位的地方在于,多少有种花了钱就要得到更多的意思,这饭局多少有点变味了。
。。。。。。
作为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人,只希望简单的人际关系,以及舒服的相处氛围,但近期的饭局真是让人觉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