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周边游团建,还没有去这里就白瞎了,湖田山景区欢迎你
湖田山焙兜顶东侧这块大平地,水美土肥,最早有庙宇僧侣存在,民国时期,有了人家,徐家坞村民组组长吕观果的外祖父潘顺茂,从浙江淳安迁居到此。直到改革开放,山上仍有6户人家居住。 人民公社时期,徐家坞的社员在这片海拔1200米的高山上反复尝试,成功种植了40亩水稻,汪灶伙家中至今还保存有一百多斤,他把这种耐高寒的稻谷叫红花稻,米色深红。 包产到户后,湖田山上的田地分给大家,村民们先是种玉米。封山育林,野猪猖獗,大家又改种燕竹。
海拔一千米的徐家坞村,与大峡谷沿线的西家坑、燕窠、黄坛、郑家溪一样,出产茶叶、燕笋、山核桃。气候寒冷,山上的茶叶姗姗来迟,每逢茶季,山外名优茶生产接近尾声,徐家坞才进入盛产期,茶农延续着数百年的古朴民风,身怀绝技,徒手炒制被称作扁茶鼻祖的大方茶。因为气候寒冷,加上白砂型土质,山民无法种植油菜,食用油全靠购买。近十年间,乡村公路陆续打通,大峡谷沿途这几个小村,人口都在200上下,学校都已撤并,家长只有下山租房陪读。风光旖旎的燕窠村,民风淳厚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