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0_2021《解密 Instagram》
哈哈,这本阅读过程有点当头部应用间的竞争八卦来看,蛮好玩的。也感受到了不同应用的不同定位,以及当时环境,造就了一些功能的出现。跳出狭隘的用户视角,能更全面的去了解应用的发展。不过互联网届,有用户有钱就有话语权,觉得受威胁要么挤掉要么收购。
有一些好玩的点:
比如:原来扎克伯格还是很专制的,越是清楚自己路线的产品越执拗和专制,他的目的更多是打造商业帝国。斯特罗姆是致力于做一款好的用户产品。Snapchat完全是野路子,所以抓到用户痛点是产品初期成败的最关键,后面才是产品数据运营的方法论。
比如:Facebook灰度的逻辑是先1%,再5%;Instagram比较狠,Stories的功能是直接全量上线的。
比如:一个公司还是得一个CEO,这样在最终决策权后不会因为有分歧而打架。反观到业务,可以有多种声音,但最好是有一个绝对话语权,当然,这样的风险在于,绝对话语权者的决策有时候对业务发展就有致命影响。
国内互联网也是相似的,大厂,头部应用间的打架,抢占用户,抢占用户的使用时常,更关注数据还是用户自主本身的定位,各业务定位导致的最终产品形态。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