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家”
今天是2021年2月3日,今天立春,明天是北方人的小年,今年买了很多零食,父亲给了两千块大洋,让我操持办一些年货,早上给外婆打了电话,她才起床,昨晚打电话,她哭了,至于原因,大概是因为那几个讨人厌的舅舅。外婆今年85岁了。
一直以来都想写一篇我背后的那个大家庭,这个让我悲愤的家庭。
姥姥家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也就是我的母亲。一大家子生活在甘肃南部的一个小县城,在我12岁之前,没有离开过那里,很多儿时美好的记忆都是在那里度过的,突然发现,我已经离开那个小县城15年了。也就是之后的这15年间,我逐渐意识到其实这个我小时候误以为的团结的大家庭,不过是一个一碰就碎,充满诟病的蚁穴。
先从姥爷说起,姥爷在我上高三的那个五月去世了,得了胃癌,从查出病因到去世也不过三个月。关于姥爷的记忆,大概是以下这些事,记忆中,姥爷总是会远远的望着我,小学放寒暑假的那天,我要去领通知书,姥爷会远远的站在操场的那棵大槐树下,远远的看着我,等着我拿到成绩,然后接我回家,我大概率会回到姥爷家,然后开启追剧吃零食的日子,直至妈妈下班去接我。这么想起来,姥爷好像从来没有问过我考了多少分。妈妈上夜班,偶尔也会让我去姥爷家住,这时候,姥爷一定会在那个路口,那个能老远望见孩子回家的那条路。我放学都是走路回家,不愿意让家长接我,但是期末放假,姥爷一般都会陪我去。姥爷会起个大早帮我煮泡面,喊我起床,天黑的时候,也会送我一程,大概率会送到遇到同学的时候就回去了。后来上了高中,因为是同省,每逢国庆七天假,我也都会回姥爷家,姥爷会在路口等待大巴车路过,然后接我回家,走的时候也会远远望着我,从车窗外招手。记得有一次,国庆回去带的东西太多了,那时候没有小拉杆箱,大概就是背了书包,又提着袋子,当时着急赶车,姥爷想让我把东西都装在一起背着,这样就不会丢了,但是我很想提着,最后他很生气地说了句:“你真不如你妈利索”。他最常的服饰就是蓝褂子,一顶小帽子,一个拐棍,脸上有些许红血丝,牙齿很好,眼睛很好,八十多岁还可以穿针引线。但是姥爷再也没有机会看到我已经读了研,找了工作。
接下来想说大舅这一家,现在关于他们一家,真的可以用悲愤来形容了,大舅其实不是一个坏人,但是是一个无脑人士,一个不知孰轻孰重,不知远近亲疏的人,大舅膝下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儿子今年38了,女儿也31了,大舅曾今在计划生育局工作,通过他孩子的年龄可以计算出,那时候是我们国家最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年岁,但是他作为一位公职人员,却公然让别人从老家 抱养了一个女儿,大家可能要说,抱养是干好事啊,但是这是一种助纣为虐的行为,明天继续写。